1.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课后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课后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8 11: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一、选择题(共15题)
1.以下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2 ℃时水已经结为冰,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
C.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一定质量的乙醚液体全部蒸发,变为同温度的乙醚气体,在这一过程中( )
A.分子引力减小,分子斥力减小 B.分子势能减小
C.乙醚的内能不变 D.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3.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r0(r0为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间距,其值为10-10m)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大
4.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D.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可以间接地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5.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以及具有分子势能.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引力一定增大
B.分子间斥力一定减小
C.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增大
6.分子具有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的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一定减少
B.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定减少
C.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加
D.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加
7.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到的引力与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减小
B.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一直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减小
D.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增大
8.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无关
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为了计算的方便,可以取1毫升的油酸酒精混合溶液滴入水槽
B.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压缩气体时,体积越小,越难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1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个物体加速运动时,其内能一定增加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先减小后增大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小颗粒受到各个方向液体分子的冲击力就越不平衡,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无关
11.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12.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为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时,分子间的引力小于分子斥力
B.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分子斥力
C.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最小
D.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定为零
13.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不变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当物体的体积增大时,内能一定增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内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引起的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和物体的内能一定都增大
D.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密度和摩尔质量,可以估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15.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像如图(a)所示,图中r0为分子斥力和引力平衡时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规定两分子间距离为无限远时分子势能为0。结合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0
B.r2=r0
C.在图(b)中r>r2的范围内,r=r3处图像切线的斜率最大
D.分子间距离从无限远减小到r0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且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E.分子间距离从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为斥力,分子势能增大
二、填空题
16.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物理过程,从能的转化观点来看,_______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______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内能的转移。
17.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只在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沿x轴方向靠近甲分子,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当乙分子运动到P点处时,乙分子所受的分子力____________(填“为零”或“最大”),乙分子从P点向Q点运动的过程,乙分子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_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加速度方向沿x轴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方向
18.如图所示,压紧的铅块甲和乙“粘”在一起,接触面铅分子间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分子势能E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能总体上反映接触面铅块分子Ep的是图中__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
19.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里所有分子的______和______的总和。一定质量物体的内能大小跟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三、综合题
20.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若规定无限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
(1)乙分子在何处的势能最小?是正值还是负值?
(2)乙分子的运动范围多大?
(3)在乙分子运动的哪个范围内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距离的减小都增加?
21.在研究物理学问题时,为了更好地揭示和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我们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定的概括和抽象,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构物理模型。谐振子模型是物理学中在研究振动问题时所涉及的一个重要模型。
(1) 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两个物块A与B由弹簧连接(弹簧与A、B不分开)构成一个谐振子。初始时弹簧被压缩,同时释放A、B,此后A的v-t图像如图2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已知mA=0.1kg,mB=0.2kg,弹簧质量不计。
a. 在图2中画出B物块的v-t图像;
b. 求初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双原子分子中两原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时,这一系统可近似看作谐振子,其运动规律与(1)的情境相似。已知,两原子之间的势能EP随距离r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在r=r0点附近EP随r变化的规律可近似写作,式中和k均为常量。假设原子A固定不动,原子B振动的范围为,其中a远小于r0,请画出原子B在上述区间振动过程中受力随距离r变化的图线,并求出振动过程中这个双原子系统的动能的最大值。
22.有人说:“在高速列车的速度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列车上所有物体的动能都在增大,组成这些物体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在增大。既然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列车上物体的温度是在升高的,只是升高得并不大,我们感觉不到而已。”你说对吗?为什么?
23.如图1所示,a、b为某种物质的两个分子,以a为原点,沿两分子连线建立r轴。如果选取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时的势能为零,则作出的两个分子之间的势能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假设分子a固定不动,分子b只在ab间分子力的作用下运动(在x轴上)。当两分子间距离为时,b分子的动能为()。
(1)求a、b分子间的最大势能;
(2)并利用图2,结合画图说明分子b在x轴上的运动范围;
(3)若某固体由大量这种分子组成,当温度升高时,物体体积膨胀。试结合图2所示的关系图线,分析说明这种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
B、-2℃时水已经结为冰,虽然水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降低,但不会停止热运动,故B错误;
C、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当r<r0),先减小,(当r>r0)后增大,故C正确;
D、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D正确.
点睛: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分子间距离变化过程中,伴随分子力做正或负功,分子势能会减小或增大.
2.A
【详解】
A. 乙醚液体蒸发过程,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会减小,故A正确;
B. 蒸发过程中乙醚分子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加,故B错误;
C. 一定质量的乙醚液体全部蒸发,变为同温度的乙醚气体过程中,要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温度不变,故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蒸发过程中乙醚分子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加,故内能增加,故C错误;
D. 由于乙醚液体蒸发过程,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从0开始,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
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在平衡距离以内表现为斥力,在平衡距离以外表现为引力,在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A正确;
BC.设分子平衡距离为r0,分子距离为r,当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r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小,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物质的量等多种因素有关,故A错误;
B.外界对物体做功,若物体同时放热,则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故B错误;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加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作用力不一定一直减小,故C错误;
D.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可以间接地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
试题分析: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关系是相同的,均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A正确,B错误;由于不知开始时分子之间距离与r0的关系,因此不能确定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与分子力的变化情况,故C、D错误.
6.B
【详解】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的动能增加,分子的势能减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少,分子势能增加,A错误,B正确;在平衡位置以内,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减少,C错误;在平衡位置以外,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减少,D错误.故选B.
7.D
【详解】
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减小,分子力增大.故A错误;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从无穷大开始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减小到r0继续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在r0处有最小势能.在r>r0时,r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在r<r0时,r越大,分子势能越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8.B
【详解】
A.由图知,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所以A错误;
B.由分子热运动理论知,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B正确;
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有关,故C错误;
D.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
A.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先稀释后用累积法测量出n滴的油酸酒精混合溶液,然后取一滴,滴入水槽,不可以取1毫升的油酸酒精混合溶液滴入水槽,因为那样子体积太大,在水面形成的油膜不是单分子油膜,所以A错误;
B.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B正确;
C.压缩气体时,体积越小,越难压缩,是由于气体的压强增大,所以C错误;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所以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A.物体宏观的动能和微观的内能没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宏观的动能增加,内能的变化不能确定。所以A错误;
B.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所以B错误;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对颗粒冲力的平均效果互相不平衡,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所以C正确;
D.根据麦克斯韦统计规律可知,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AB.从a到c分子间的作用力都表现为引力,所以从a运动到c分子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故A错误,B正确;
C.从a到b分子间引力做正功,所以分子势能减小,故C错误;
D.从b到c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从c到d分子间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
A.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快,当分子间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引力大于分子斥力,选项A错误;
B.当分子间距离相反,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小于分子斥力,选项B错误;
C.当分子间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减小时,分子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越小时,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当分子间距离等于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最小,选项C正确;
D.因为分子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的选取有关,所以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选项D错误。
故选C。
13.BC
【详解】
AD.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宏观上与物体的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有关,故AD错误;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C正确。
故选BC。
14.BD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液体内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A错误;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B正确;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而内能还跟分子势能有关,故内能不一定增大,C错误;
D.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NA、气体的密度和摩尔质量M,由
可求得摩尔体积V,则每个分子所占据的空间体积
把每个分子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看成立方体,可知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故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密度和摩尔质量,可以估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正确。
故选BD。
15.BCE
【详解】
AB.由于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大,所以A错误;B正确;
C.根据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像图像的斜率表示分子力,由(a)图可知在r=r3处分子力最大,则在图(b)中r>r2的范围内,r=r3处图像切线的斜率最大,所以C正确;
D.分子间距离从无限远减小到r0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且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直减小,所以D错误;
E.分子间距离从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为斥力,分子势能增大,所以E正确;
故选BCE。
16. 做功 热传递
【详解】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内能的转移。
17. 为零 增大 正
【详解】
由图象可知,乙分子在点()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乙分子在点()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引力小与分子斥力,合力表现为斥力,乙分子从点向点运动的过程,分子作用力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乙分子的加速度大小增大,加速度方向沿轴正方向。
18. 引力 C
【详解】
铅块之所以可以黏在一起,是因为铅块表面分子间达到了引力范围,合力变现为引力,所以图中应为C位置,大于平衡位置。
19. 动能 势能 温度 体积
【详解】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一定质量物体的内能大小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20.(1)c点,为负值;(2)运动范围在ad之间;(3)cd范围内
【详解】
(1)由于乙分子由静止开始,在ac间一直受到甲分子的引力而做加速运动,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直在减小,到达c点时所受分子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分子势能最小(为负值)。
(2)由于惯性,到达c点后乙分子继续向甲分子靠近,由于分子力为斥力,故乙分子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设到达d点后返回,故乙分子运动范围在ad之间。
(3)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的那一段cd上,随分子间距的减小,乙分子克服斥力做功,分子力、分子势能随间距的减小一直增加。
21.(1)a;b. ;(2);
【详解】
(1)a. 如答图2所示
b. 由图像可知,当时弹簧恢复到原长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可得,此时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2)原子B振动过程中受力随距离变化的图线如答图3所示
由题意可知,原子B处于r1=r0处时,系统的动能为最大值,设为Ek1,系统的势能为最小值,为
原子B处于r2=r0-a处时,系统的动能为0,系统的势能为最大值,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22.这种说法不对;见解析。
【详解】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高速列车的速度由小变大的过程,物体的动能增大,是宏观物理量,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平均动能是微观物理量,所以列车的速度大但列车的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会增大,它们没有必然联系。如果列车由于空气摩擦力的做功,使内能增大而发热时,列车的平均动能才会增大。
23.(1);(2);(3)见解析
【详解】
(1)当b分子速度为零时,此时两分子间势能最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有
(2)由图像可知,当两分子间势能为时,b分子对应和两个位置坐标,b分子的活动范围为
如图所示
(3)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在时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活动范围将增大,由可以看出,曲线两边不对称,当时曲线较陡,当时曲线较缓,导致分子的活动范围主要向方向偏移,从宏观来看物体的体积膨胀。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