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B卷---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B卷---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10:4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B卷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将少量的面粉、植物油、白糖、牛奶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植物油 C.白糖 D.牛奶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掉试管内壁上的食盐
B.用洗涤剂清洗带油污的餐具
C.用汽油清洗油污
D.用酒精清除工作服上的碘
4、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
A.食盐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石灰石
5、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象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6、下列方法中,不能使一定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的是(  )
A.降低温度 B.蒸发水分
C.加入硝酸钾固体 D.倒出一部分溶液
7、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8、不同温度时,NaCl固体溶解度如表所示。20℃时,将50g NaCl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6.0 36.6 37.3 38.4 39.8
A.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50g
B.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g
D.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5%
9、KNO3、NaNO3、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时NaNO3的溶解度为73
B.将80℃的KNO3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C.20℃时等质量的KNO3、NaCl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D.40℃时,Na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6:51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验证铁钉锈蚀与氧气有关 B.验证CO2可溶于水
C.探究溶剂种类对溶解的影响 D.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1、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12、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溶点-59℃,沸点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 ClO2。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 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ClO2的名称是 ,标出该物质中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84消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 C.氯气 D.过氧乙酸(C2H4O3)
(3)ClO2的化学性质有 (写出两点即可)。
(4)ClO2遇热水生成次氯酸(HClO)、氯气和氧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下列有关ClO2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0℃时,ClO2为黄绿色气体
B.常温下,100g水中大约能溶解0.29g ClO2
C.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D.ClO2溶液浓度越小杀菌效果越差
14、实验室按如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用规格为 (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 mL蒸馏水溶解氯化钠。(水的密度约为1g/cm3)
③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15、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物质,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大致过程以及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溶解度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氯化钙 59.5 65.0 74.5 100 116
(1)海水属于 (填物质类别)。
(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粗盐经过溶解、过滤、 、可除去泥沙制得精盐,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洗精盐,可除去其中的少量氯化钙,其原因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蒸发池中,溶质质量逐渐增加
C.结晶池中,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6、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mL 氯化铵 15
实验2 50mL 氯化钙 28
实验3 X 氯化钠 21
实验4 50mL 无 22
【数据分析】
(1)表中X为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评价】
(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填选项,可多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17、小红同学将未知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34g,加入盛有0.5g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待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33.7g。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C 2、B 3、B 4、C 5、D 6、D 7、C 8、A 9、D 10、D
11、A 12、B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答案:
(2)BC;
(3)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合理即可);
(4)8ClO2+2H2O=4HClO+2Cl2↑+7O2↑;
(5)BC。
14、答案:①CBDEA;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②15;100;85;
③D。
15、答案:(1)混合物;
(2)35.8g;小于;
(3)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再溶解氯化钠,能溶解氯化钙;
(4)AD。
16、答案:【数据分析】
(1):50。
(2)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3)NH4Cl。
【反思提升】
(4)A、B。
17、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质量为34g+0.5g-33.7g=0.8g
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2H2O22H2O+O2↑
68 32
34gx 0.8g
x=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