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2份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2份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8 08:04:32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
1 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
方 法 一
你们都知道哪些科技比赛?
你们知道机器人大赛吗?
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是一项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孩子们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观察、积累,去寻求自己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如果想了解近几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可以怎样做?
调查
统计
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怎样做?
制作成统计图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时间 / 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 / 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怎样做?
制作成统计图
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
这是关于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图。
横轴指的是年份。
纵轴指每一年的参赛队伍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在2009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里,参赛的队伍数量是不断增加的。你同意吗?
“分析增减的变化情况”和“直条的完整度”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只想分析变化情况,就可以用到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方 法 二
李康同学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 时 3 6 9 12 15 18 21 24
体温/ 摄氏度 36.6 36.8 36.9 37.0 37.4 37.3 37.0 36.8
时间/时
李康同学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李康同学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时间 / 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 / 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例1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制作了条形统计图。
390
0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10
5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横轴上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纵轴上需要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描点、连线,要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在纵轴上平分后再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标注数据时,要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1)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晰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逐年增加,2007年和2009年略有减少。说明科技知识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以及青少年对这项活动的热爱。
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据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又能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
2017年的参赛队伍会更多。
折线统计图能让我们更好地预测将来的变化情况。
如果让你预测一下2017年的参赛队伍会是多少,你有什么感想
巩固练习
下面是我国农村居民2005~2011年每年人均纯收入情况统计图。
(1)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上升趋势
巩固练习
下面是我国农村居民2005~2011年每年人均纯收入情况统计图。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例:预测2012年人均纯收入是多少。
巩固练习
下面是我国农村居民2005~2011年每年人均纯收入情况统计图。
约7500,因为年人均纯收入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所以会比2011年的多。
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年龄
身高/
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0—1岁时长得最快,长了24厘米。
(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50
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
2
3
4
5
6
7
年龄
身高/cm
8
9
10
11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2)收集、整理你自己的身高数据,利用方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身高/cm
年龄/岁
我发现自己一直在平稳地长高。
完成相关习题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预测以后事情的发展情况,画图的时候要注意描点、连线、标注数据。
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有哪些优点
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2,3题。
完成《课时练习》相关习题。(共23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
2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
方 法 一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出生人口数和死
亡人口数是怎么
变化的呢?
我们得做一些
调查,然后分
析一下数据。
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方 法 二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统计图的知识,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预测以后事情的发展情况。画图的时候要注意描点、连线、标注数据。
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有哪些优点
5.5
0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
人口数/万人
2008
2009
2010
11.0
6.20
5.73
8.09
8.25
8.12
10.08
9.67
9.23
5.76
10.02
9.67
10.07
9.65
10.23
9.80
10.22
10.70
10.67
9.34
10.87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从上一题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上海的出生人口数 2001-2010年的各个年份有升有降,但是整体呈上升趋势,相应的也能看出死亡人口数也呈上升趋势。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从上一题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每年的死亡人口数比出生人口数多,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增长数,说明上海人口数呈现负增长的现象。
(3)结合全国 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观察全国 2001-2010 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可以发现: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死亡人口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都大于死亡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数越来越小,所以上海和全国人口情况的共同规律是死亡人口数呈上升趋势。
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纵轴:需要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描点、连线:要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在纵轴上平分后再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标注数据:要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制表日期和单位最好标注上。
巩固练习
2015 年龙潭湖庙会和地坛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均为21日
巩固练习
2015 年龙潭湖庙会和地坛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2)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龙潭湖庙会
巩固练习
2015 年龙潭湖庙会和地坛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3)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23日
巩固练习
2015 年龙潭湖庙会和地坛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4)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例:地坛庙会大多数时间比龙潭湖庙会游览人数少。
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6题。
6.记录你自己零用钱的收入、支出情况,并将你的统计结果分别用统计表、折线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你对自己有什么建议?
完成相关习题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预测以后事情的发展情况。画图的时候要注意描点、连线、标注数据。
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有哪些优点
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5题。
完成《课时练习》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