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业优化训练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业优化训练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7 20: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作业优化训练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

1
)
一、典例精析
1.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当地球对它的吸引力
突然消失的瞬间,不计阻力,它将( )
A.继续作圆周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竖直向下运动 D.静止在空中
【分析过程】此题考查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解此类题可分两步走:一是看所研究的物体是不是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对象“不受力”(我们常把物体受到平衡力时也等效成“不受力”);二是看它原来的运动状态,如果它原来在运动,那么不管它原来做什么形式的运动,不受力时它就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它原来静止,则不受力时它就一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题意知,这个物体原来在运动,物体受的力同时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过程】B
2.如图2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站立的人突然向前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2
)A.人向前倾说明人不具有惯性
B.人向前倾说明车具有惯性
C.车突然加速
D.车突然减速
【分析过程】此题考查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力等无关。车上的人开始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或减速时,人的下部与车一起停止,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向前倾。
【解答过程】D
二、变式训练
1.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改变运动方向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物体运动需要靠力来维持
C.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速度改变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即始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如图3所示,与汽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3
)A.汽车速度变大时惯性会增大
B.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C.汽车只有在刹车时才具有惯性
D.汽车在各种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4.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关于汽车交通安全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
A. 保持车距 B .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 .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D .禁止逆行
三、达标检测
1.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2.如图4所示,设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曲线由A向B运动,当到B点时突然撤去力F,那么此后物体的运动路线(  )
(

5
) (

4
)
A.是a B.是b C.是c D.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4.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 )
A.炸弹有向前的冲力 B. 炸弹受到向前惯力的作用
C. 炸弹具有惯性 D. 炸弹受到重力的作用
5.如图5所示,用钢尺快速击打下面的一颗棋子,可以发现这颗棋子被击飞而上面的那些棋子仍然留在原处落在正下方,上面的那些棋子没有飞出是因为这些棋子具有 而保持静止状态,在   力的作用下落在桌子上。下面的那颗棋子被击后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6.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6所示。
(

6
)
(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  。
四、能力提升
1.小吴、小王和小杨在一艘速度为v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海轮上玩抛球游戏。小吴以速度v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v将球竖直下抛,小杨以速度v将球平行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若球落地时,落地点均在船上,且不计任何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吴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B.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C. 他们三个抛出的球落地点均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D.只有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2.今年五一假期,小江一家开车到开化钱江源游玩。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上山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山越来越慢
D.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3.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 )
A.应该前轮先着地 B.应该后轮先着地
C.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

7
)4.如图7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
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
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
5.如图8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
(

8
)
(1)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的说法是( )
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少得越慢
B.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D.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2)在本实验中,每次实验都用同一个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地点静止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用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表面是为________________。
6.在研究真空能否传声的时候,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种方法称为“理想化实验”。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抛出速度越大,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当速度越来越大时,物体将如何运动呢?当时他无法使物体达到很大的速度,但他通过科学的推测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1)请你根据以上提示及牛顿当年所绘制的草图(如图9所示)推测出这个结论: ;现代科技领域中应用这个结论制成了 。
(
图9
)(2)伽利略等人利用相似推理方法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牛顿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著名
的 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答案
二、变式训练
1.C 2.C 3.D 4.D
三、达标检测
1.C 2.B 3.D 4.C 5.惯性;重力;运动状态
6.(1)远;小;慢
(2)匀速直线运动
四、能力提升
1.B 2.D 3.B 4.B
5.C;保证小车滑下斜坡时的初始速度一致;比较阻力的大小
6.(1)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它将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人造地球卫星或宇宙飞船 (2)牛顿第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