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
——《淮南子·齐俗训》
太公和周公实质上在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一、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初创期的
官员选拔(秦汉至魏晋)
一、先秦时期的选官:从尊尊亲亲到求贤尚功
1、西周时期的官员如何产生?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诗经》
途径:世官制
“选拔”标准:血缘
一、先秦时期的选官:从尊尊亲亲到求贤尚功
2、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相比西周发生什么变化?
对统治者来说,在这种时代中应如何选拔官员?
途径:荐举、军功
选拔标准:才能、军功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 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秦孝公)求贤国中。”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二、秦汉时期的选官
1、秦朝的选官制度
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苏轼《论养士》
秦朝为何确立这种选官制度?
这种制度有何问题?
“燔诗书而明法令”
——《韩非子·和氏》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秦汉时期的选官
2、汉朝的选官制度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墓壁画中的举孝廉图
途径:察举制
选拔标准:品德、才能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
——《汉书·文帝纪》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光六年》
(1)察举制和之前的荐举有何不同?
(2)为何汉武帝要求地方重视察举?
(3)察举的对象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4)察举制有何利弊?
二、秦汉时期的选官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晋·葛洪《抱朴子》
“四世五公”
察举之流弊
东汉坞堡
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通典·选举典》
“品”:共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状”:书面鉴定,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之类。
“簿世”:即家世情况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
家世、道德、才能 品级
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西晋官员段灼对九品中正制度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九品中正制实行后期产生了什么问题?
二、中央集权官僚制度成熟期的
官员选拔(隋唐至两宋)
一、科举制度的初创——隋唐
当时官分清浊:优闲而不负实际责任的为清官,繁剧而处理庶务的为浊官,凡清官多为门阀士族所占,浊官则由庶族寒人担当。结果实际工作多由寒人来办,权力自然转入寒人之手。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要使更多出身寒门的有才之士进入官僚体系,采取怎样的制度会更好?
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
——《通典选举》
制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一、科举制度的初创——隋唐
常科
秀才
明经
进士
明法
明书
明算
最受重视
每年举行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
当时的高官多出身于进士科,非进士出身者,即便位极人臣,也难享时人美誉。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
一、科举制度的初创——隋唐
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礼部侍郎裴坦主考,进士科考生一千余人,有三十人及第,其中皆衣冠士子,是岁:郑义则,故户部尚书瀚之孙;裴弘,故相休之子;魏当,故相魏扶之子;令狐湻,故相令狐綯之子。余不能遍举,皆以门阀取之。惟陈河一人孤平,负艺第于榜末。
——《册府元龟·贡举部·谬滥》
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
……
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唐代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两宋
锁院就是在贡举考官被任命之后,立即被送入贡院或其他考试场所,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拟题、引试、考校试卷、确定等第,放榜之后,才能解禁出院,以防止请托之弊。此制自太宗淳化三年创立之后,一直沿用。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
“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誊书今故密。”
——王安石《送陈谔》
宋代科举有何优点?结合唐宋时代变化,思考为何如此?
三、科举制与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之关系
思考讨论: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选官制度,体现在哪里?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完善,对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的成熟有何作用?
“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隋书·刘炫传》
三、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稳定期的
官员选拔(元明清)
一、元朝之选官
元代……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最早的一次是窝阔台汗(1237年)因耶律楚材的力请而举行的……此后过了77年,直到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才又开科取士。元朝总共才举行科举17 次……而且进士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无论乡试、会试,蒙古、色目人都比汉人、南人要少而简单。蒙古、色目人为一榜,汉人、南人为一榜。考试程式,汉人三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在四书朱熹章句或理学家注疏的五经内出题;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第三场策。蒙古、色目人仅有第一场经问、第三场策……“唯蒙古生得为状元,尊国人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元代科举有何特点?
二、明清科举
明清读书人的“学校——科举之路”
进士牌坊
府学宫
“科举与学校出身者几乎垄断了上至朝廷公卿,下至府州县正官的所有职位……科举和学校之外,”非是途也,虽孔、孟无由而进。”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二、明清科举
明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
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今世科场之文,万喙相因,词可獵可取,貌可拟而肖,坊间刻本,如山如海。四书文祿士,五百年矣;士祿于四书文,数万辈矣,既穷既极。
——龚自珍《拟厘正五事书》
二、明清科举
“科举与学校出身者几乎垄断了上至朝廷公卿,下至府州县正官的所有职位……科举和学校之外,”非是途也,虽孔、孟无由而进。”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明清科举有何弊端?结合晚清时代背景,思考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回到课程开始的问题,如何保障官员的素质?完善官员的选拔制度可以起到较大作用,但是如何保障选拔出来的官员能够恪尽职守呢?
四、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下的官员管理(从秦至清)
西汉《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木牍
1993年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6号墓出土
1993年,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出土木牍24方,简133枚,以及其他各类文物,系西汉后期成帝时遗物。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约葬于王莽时期。
《集簿》是木牍中的一种,用草体书于木牍的正反面,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
一、官员考核
记录详细的地方各方面情况有何目的?
秦 汉 魏晋 隋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上计制
一、官员考核
考核大多
流于形式
吏部
考课
磨磡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考核制度渐趋严密
历代官员考核制度(秦至清)
结合教材,梳理中国古代从秦至清官员考核制度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如何保证官员考核的行之有效?
二、监察制度
秦 汉 魏晋 隋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上计制
考核大多
流于形式
吏部
考课
磨磡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考核制度渐趋严密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台谏合一
御史台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
十三道巡按御史
各省提刑按察司
总督、巡抚
刺史制度
奏折制度
奏折制度
“皇帝之耳目” 位卑权重 组织独立 机构制衡
结合教材,总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央集权官僚制度
选官制度
考核监察制度
官僚
选拔
管理
从推荐到考试
制度逐渐完善
制度愈发完善
考核渐趋严密
君主专制
执行考察事务的按察官员,其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察的结果。有些按察使者,观望朝廷意旨,以决定个人动向,或“矫察”或“苟且”。北宋元祐时,御史中丞刘挚就曾经指出:对于地方官员的课绩,经常出现严重的偏颇:朝廷强调“考察名实”,多途综核,就容易出现刻急浅迫的行为;强调“施行教化”,行宽厚之政,必定会出现舒缓苟简的倾向。有些按察官员为要求一己“强干”之名,搜抉他人细过,搞得地方上纷纷扰扰;而另外一些,出于私人关系,或过誉、或捃拾,或者邀贿乞觅,……由类似原因造成的考察不实也处处存在。
——邓小南《“祖宗之法”与官僚政治制度——宋》
拓展资料
嘉靖初年大礼议,廷臣反对浪潮汹涌,嘉靖三年(1524)世宗杖臣134人,死17人……通计嘉靖一朝,受杖者不下数百人……
群臣冒死诤谏,场面虽然看起来慷慨悲壮,但实际作用却是十分有限。皇帝对滥施廷杖的后果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如果皇帝坚执己意,仍然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嘉靖帝在大礼议中最终获胜就是对那些死于杖下的大臣的巨大嘲讽。
——何朝辉《分化与重组——明》
拓展资料
“在权力问题上不要奢谈对人的信任,而是要用宪法的锁链约束住掌权者不做坏事。”
——托马斯·杰斐逊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内容简析】
本课为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一课,课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本课在编排上依照阶段顺序,依次设为三目: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和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在内容上,本课概述了中国古代三个阶段的选官制度和考核、监察制度,其中以选官制度为学习聚焦点。因此,本课在教学上也应以选官制度的沿革作为教学的侧重点,对于考核与监察,以学生自行阅读梳理教材并总结特点的方式进行,并辅以一定的指示拓展。
总而言之,制度史须结合时代背景和具体人事,方能帮助学生理解其源流、发展,否则会陷入空泛,脱离历史真貌。讲述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同样须注意这一点。
【教学立意】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分封宗法制度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也由世官制向举荐制和军功制转变。秦汉至魏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的初创期,为适应官僚制度需要,先后出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隋唐至两宋时期,中央集权官僚制度进入成熟期,作为更完善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也从初创走向成熟。元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官僚制度进入固化稳定阶段,科举制也随之演变。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王朝都采取相应的官员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保障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与专制皇权的稳定。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历代选官相关原始文献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释读认识、了解古代选官制度的产生背景与阶段特征。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梳理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制度,落实到时间轴上,并学会总结归纳制度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更迭过程与不同特征。
难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其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为中国古代选官和管理制度,若纯从制度史的角度进行制度的陈述、罗列,容易陷入空泛,失去历史的血肉。因此本课在讲述制度时,还是应结合具体时代和人事。因此,我将本课设计为四个部分,前三部分分别为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初创期、成熟期、稳定期的选官制度,最后一部分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员管理。其中选官制度为本课侧重点,通过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辨析不同阶段选官制度的特点与利弊。官员管理部分的教学,则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梳理教材文本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归纳并总结制度特征。最后提供一些拓展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官员管理制度的问题与局限,从而对何为现代政治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淮南子·齐俗训》
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
过渡:该故事出自西汉时期文献,大概是后人附会之作。但其背后蕴含的信息却很丰富。太公和周公实质上在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一、官员应如何产生。二、官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第一部分: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初创期的官员选拔
环节一 先秦时期的选官:从尊尊亲亲到求贤尚功
1、西周时期的官员如何产生?
出示材料:“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经》
出示分封地图和等级结构图
引导学生了解西周时代的世官制:担任王室和诸侯国官职者,皆是各级贵族,以血缘宗法为纽带,世代沿袭。
2、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相比西周发生什么变化?对统治者来说,在这种时代中应如何选拔官员?
出示材料:
“(秦孝公)求贤国中。”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 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结合具体人物:毛遂、商鞅、孙斌、李斯等,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出现举荐和军功两种途径,其标准为才能和军功。
过渡:以举荐和军功获得贤能之人为官,使秦国强大。但这种做法终究只是临时的,举荐零散,不为制度。军功只适应战争,且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因此随着秦朝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的正式确立,势必需要新的选官制度。
环节二 秦汉时期的选官
1、秦朝的选官制度
出示材料:
“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苏轼《论养士》
结合材料,说明秦朝选官是通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方式,要求官员守法听话。 这体现了秦朝自商鞅以来依法治国、严刑峻法、严密控制思想的治国方略。这种制度的问题显而易见,过于严苛的刑罚和思想控制,激起六国贵族和百姓的不满。
过渡:随着秦朝的覆亡,专以法家思想为指导进行选官显然不合时宜了。
2、汉朝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出示汉墓壁画《举孝廉图》,出示材料“课前导语”。出示材料: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
——《汉书·文帝纪》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光六年》
简述察举制度的运作过程和评判标准,指出察举制主要是一种推荐制度,包含一定的考核流程。
引导学生思考:
(1)察举制和之前的荐举有何不同?(形成了常规制度,可持续发挥选官职能)
(2)为何汉武帝要求地方重视察举?与其时代背景有何关联?(加强并巩固中央集权)
(3)察举制中举孝廉、贤良方正等内容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涵?与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思想有何关联?(重德、重伦理,体现儒家思想)
(4)察举制有何弊端?
过渡:察举制究其本质,是一种推荐制度,虽有具体标准,但其标准是否能够推行,还与举荐人是否作为有关。因此这种制度也留下了一些隐患。
出示袁绍家族图片,概述其“四世五公”的情况。
出示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晋·葛洪《抱朴子》
引导学生思考察举制在东汉末年的情况。一方面助长地方豪强大族势力,以察举控制政治权力。另一方面难以保证察举官员素质,出现材料所示现象。
3、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出示材料
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通典·选举典》
简述东汉末至魏晋的社会背景,概述九品中正制的运作、评判标准,说明其设置之初的目的。
出示课本史料阅读: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
带领学生阅读并认识西晋官员段灼对九品中正制度的批评。
出示材料: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引导学生回顾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豪族和门阀世家相关背景,认识九品中正制后期的问题。
第二部分:中央集权官僚制度成熟期的官员选拔
1、科举制度的初创——隋唐
出示材料:
当时官分清浊:优闲而不负实际责任的为清官,繁剧而处理庶务的为浊官,凡清官多为门阀士族所占,浊官则由庶族寒人担当。结果实际工作多由寒人来办,权力自然转入寒人之手。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讲述南北朝末期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要使更多出身寒门的有才之士进入官僚体系,采取怎样的制度会更好?
出示材料
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
——《通典选举》
以结构图方式出示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各项内容。
出示材料: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当时的高官多出身于进士科,非进士出身者,即便位极人臣,也难享时人美誉。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结合材料引导学生认识隋唐科举制具体内容和其选拔标准。
出示材料:
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礼部侍郎裴坦主考,进士科考生一千余人,有三十人及第,其中皆衣冠士子,是岁:郑义则,故户部尚书瀚之孙;裴弘,故相休之子;魏当,故相魏扶之子;令狐湻,故相令狐綯之子。余不能遍举,皆以门阀取之。惟陈河一人孤平,负艺第于榜末。
——《册府元龟·贡举部·谬滥》
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
……
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引导学生认识唐代科举制出现的问题。以及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
2、科举制度的完善——两宋
出示两宋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具体做法,如锁院、糊名、誊录等做法,出示相关材料。
设问:相比唐代,宋代科举有何优点?结合唐宋时代变化,思考为何如此?
3、科举制与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之关系
出示教材“学思之窗”材料
“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隋书·刘炫传》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选官制度,体现在哪里?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完善,对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的成熟有何作用?
扩大了政权的用人范围,消除了官僚制度中的“贵族”因素,大大增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政权的稳定。
过渡:科举制度产生于唐,完善于两宋,到元明清时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第三部分: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稳定期的官员选拔
1、元朝
出示材料,简述元朝时期的选官情况,指出这一时期在制度层面出现了部分倒退,贵族政治有所回归。后期重开科举,但局限较大。
2、明清科举——具体内容
出示明清时期读书人学堂科举之路结构示意图,出示图片《进士牌坊》、《府学宫》
讲述明清学堂和科举相关内容。
3、明清科举背后的社会经济问题
出示教材“历史纵横”,概述朱元璋时期“南北榜案”,引导学生思考科举制度背后的社会经济问题。
4、明清科举之弊
出示材料:
“科举与学校出身者几乎垄断了上至朝廷公卿,下至府州县正官的所有职位……科举和学校之外,”非是途也,虽孔、孟无由而进。”——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今世科场之文,万喙相因,词可獵可取,貌可拟而肖,坊间刻本,如山如海。四书文祿士,五百年矣;士祿于四书文,数万辈矣,既穷既极。
——龚自珍《拟厘正五事书》
思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存在什么弊端?
过渡:回到课程开始的问题,如何保障官员的素质?完善官员的选拔制度可以起到较大作用,但是如何保障选拔出来的官员能够恪尽职守呢?
第四部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下的官员管理
1、官员考核
出示材料:汉墓木牍《集簿》,介绍其内容。设问:记录地方户口、垦田、钱谷的目的是什么?
引出秦汉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自秦至清的官员考核制度内容,总结归纳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特点。
出示材料: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设问:张居正如何看待官员考核问题?(考核必须有制度,制度必须要落实)
2、监察制度
从张居正对考核的认识引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引导学生阅读、梳理教材,以时间轴的形式,补充从秦汉到明清时期的监察体系。
结合教材文本,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中国古代监察体系的特点。
课外拓展思考:
出示材料:
执行考察事务的按察官员,其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察的结果。有些按察使者,观望朝廷意旨,以决定个人动向,或“矫察”或“苟且”。北宋元祐时,御史中丞刘挚就曾经指出:对于地方官员的课绩,经常出现严重的偏颇:朝廷强调“考察名实”,多途综核,就容易出现刻急浅迫的行为;强调“施行教化”,行宽厚之政,必定会出现舒缓苟简的倾向。有些按察官员为要求一己“强干”之名,搜抉他人细过,搞得地方上纷纷扰扰;而另外一些,出于私人关系,或过誉、或捃拾,或者邀贿乞觅,……由类似原因造成的考察不实也处处存在。
——邓小南《“祖宗之法”与官僚政治制度——宋》
嘉靖初年大礼议,廷臣反对浪潮汹涌,嘉靖三年(1524)世宗杖臣134人,死17人……通计嘉靖一朝,受杖者不下数百人……
群臣冒死诤谏,场面虽然看起来慷慨悲壮,但实际作用却是十分有限。皇帝对滥施廷杖的后果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如果皇帝坚执己意,仍然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嘉靖帝在大礼议中最终获胜就是对那些死于杖下的大臣的巨大嘲讽。
——何朝辉《分化与重组——明》
“在权力问题上不要奢谈对人的信任,而是要用宪法的锁链约束住掌权者不做坏事。”
——托马斯·杰斐逊
【结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