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之下古代的中国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知道不同阶段官员选拔与管理的特点。
2.通过分析选官制度的变迁,模仿从制度沿革或变迁与社会环境变化需要的角度考察制度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选官、考核和监察等制度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不同作用,习得用辩证的、发展的视角看待政治制度的演变。
3.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之间、社会治理和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4.感受中国政治制度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东方特色,认同有效政治制度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核心素养】
从时空观念素养角度把握官员选拔、考核和监察制度演变的历程,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
养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监察的阶段特征,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其作用。
一、自主预习
(一)官员的选官制度
1、先秦——魏晋时期
角度 西周至春秋 春秋战国至秦朝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特 点
隋唐——明清
(1)你怎样看待材料四中的“南北榜争”及其最终结果?
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
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 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 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10%和 35%。
材料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2)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有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三: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二)官员的考核制度
1.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但曹魏、西晋、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2.隋唐:⑴考核部门:隋唐官员考核归吏部;
⑵隋朝(每年定期考核):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终要到中央汇报工作;
⑶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作为考核标准,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黜陟
3.宋:两院三级考课制度(审官院——京官,考课院——地方官)
4.明:⑴考核有考满和考察;
⑵考满:分“初考”、“再考”、“通考”,以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作为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⑶考察:包括“外察”和“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5.清: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三)官员的监察制度
1.秦汉时期
(1)(中央监察)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监察)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六条”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2.隋唐时期
⑴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⑵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3.两宋时期
⑴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⑵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以往只负责言谏的谏官与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了监察的权力
4.明清: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
【能力检测】
1.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 )
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 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
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
3.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这一做法( )
A.保证了科举制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B.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
C.推动了明代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尚学风气形成
4.唐朝御史台除了纠察百官、弹劾不法的职能外,还开始确立了对六部尚书的监察。这一变化说明( )
A.官员任命方式相对混乱 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D.监察与行政职能分立
5.下表为明朝永乐九年考满赏罚补充规定,由此表可知,明朝
A.考核结果是官员黜陟的唯一依据 B.对官员管理实行奖惩一体
C.建立了完善成熟的官员考核体系 D.力图掌握官吏的真实情况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第 1 页 共2页 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第2页 共2页(共28张PPT)
第五课
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官员
的选拔与管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巩固统治
强化专制皇权
贤臣对国家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第五课
制作:德才高中 郭莹
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官员
的选拔与管理
考核+监察
官员的选拔制度
01
02
官员的考核制度
03
官员的监察制度
目录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之下古代的中国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知道不同阶段官员选拔与管理的特点。
2.通过分析选官制度的变迁,模仿从制度沿革或变迁与社会环境变化需要的角度考察制度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选官、考核和监察等制度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不同作用,习得用辩证的、发展的视角看待政治制度的演变。
3.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之间,社会治理和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4.感受中国政治制度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东方特色,认同有效政治制度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官 员 选 拔
官员选拔——选之公
大唐名相张九龄说“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吏治”的首要任务就是用什么人。“治吏”的实质是怎么用人。“用什么人”不仅关乎对人才的价值评判问题,而且是现实政治状况下多方利益博弈妥协的结果;“怎么用人”则涉及选官制度的贯彻实施。这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制度变迁。
官员选拔制度
制作:金珊组
谭轶聪组
角度 西周至春秋 春秋战国至秦朝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特 点
先秦——魏晋时期
世官制
贵族血缘
官位世袭
荐举和功劳制
才能和军功
缺乏制度化
的选官途径
察举制(分常
科和特科)
名望和才能
⑴由地方官推
荐取士;⑵形
式多样化
九品中正制
家世、道德和
才能→只看家世
逐渐成为维护
士族特权的工具
隋唐——明清
八股取士:明代成化以后,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格式严格,内容空泛,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元代在1314年重新开考,时断时续。
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
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 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 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10%和 35%。
材料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你怎样看待材料四中的“南北榜争”及其最终结果?
看待:①“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
②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沿用)。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三: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打破垄断
促进阶层流动
推动儒学发展
巩固国家统一
推动世界
文明发展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有怎样的影响?
1、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局限
思考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何而变?(请举具体史实论证)
举例:汉武帝察举制取代军功制
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强化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史记》
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屠贩”
官员选拔——选之公
思考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朝代 制度 标准 特点 演变趋势
先秦 世官制 血缘 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 ①选拔标准:
②选拔方式:
③选拔形式:
军功爵制 军功 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 汉代 察举制 品行 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 与当时士族制度密切相关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明清 八股取士 与君主专制强化相关 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由推荐到公开考试
制度化,体系化、
公平化、公开化
官员选拔——选之公
P33问题探究
德才兼备,以德为根本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结合课文,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官 员 考 核
官员考核制度
制作:陈星玉组
秦汉
时期
魏晋南
北朝
隋唐宋
明清
上计制度
流于形式
考满
考察(京察、外察)
唐:四善二十七最
宋:两院三级考课制度
主要朝代的考核制度
品德
才能
秦汉
县
郡
中央
上计制
县将户数增减、农田垦植、社会安定状况等,上计于郡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
负责核实政绩的虚实
御史府
宋
唐朝的官吏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唐六典》全面规制了官吏的选用、考核、监察、奖惩等。
考核标准:根据品德和才能两方面,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评定等第。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两院三级考课制度
磨勘
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
审官院
考课院
京官
地方官
唐
两院
三级
标准
政绩优异者为上
职务粗理者为中
临事迟慢者为下
官员考核——考之细
思考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考核问题的看法。
材料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辩证
积极
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局限
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启示
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发展
官 员 监 察
官员监察——监之严
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监察、御史、弹劾、谏官等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有不少在历代反腐倡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们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治国先治吏,治吏必从严,这是一条历史经验。
官员的监察制度
制作:时成组
秦汉
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汉在地方设刺史
隋唐
中央设立御史台;地方设立道作为监察区
两宋
中央设立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台谏合一
元
中央设立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
都察院和六科(科道)
特点:逐渐制度化 、专职化、体系化、约下不约上。
材料一 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二 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材料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十大特征:第一,御史是皇权的御用工具。第二,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第三,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第四,监察官秩卑、位尊、权重、赏厚。第五,历代统治者注重监察官的遴选。第六,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第七,监察活动法律化。第八,监察方式多样化。第九,允许风闻言事。第十,监察权与行政职权混淆。
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官员监察——监之严
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
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制于皇权、人治,政监混一,闻风弹人
思考4:谈一谈你对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
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变化是基于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状况和统治需要而不断调整的。从整体上看,这种调整适应了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的需要,为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其在不同时期亦带来了一定的现实问题,而后世基于实际情况对政策的调整,客观上也促成了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完善。
官员监察——监之严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确 立
输送
人才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历史上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的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
智慧
选之公
考之细
监之严
谢谢观看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按照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官员的选拔、考核、监察制度。首先,通过学生分组及展示完成三部分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分析,进而达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其次,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问题来提升高度,进而以达成第二、第三个学习目标。最后,师生共同来梳理本课所学内容,感悟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不断完善过程,体会中国智慧,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管理》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上承接第一单元的政治制度,下启本单元西方文官制度和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从本课内容的编排上看,本课分为三目,分别为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这三部分内容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梳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监察的演变过程,教材内容侧重于史实的叙述。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专业性,学生通过《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些基础史实,对此部分内容有一些简单了解,但学生的历史知识仍相对零散,未建起完全的系统的抽象思维体系。因此如何清晰地梳理制度的发展脉络,对于知识的规律性总结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总结内容。因此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逻辑,按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和侧重选取,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之下古代的中国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知道不同阶段官员选拔与管理的特点。(通过四组学生展示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来达成目标) 2.通过分析选官制度的变迁,模仿从制度沿革或变迁与社会环境变化需要的角度考察制度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选官、考核和监察等制度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不同作用,习得用辩证的、发展的视角看待政治制度的演变。(通过思考问题1-3来达成目标) 3.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之间,社会治理和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思考问题4来达成目标) 4.感受中国政治制度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东方特色,认同有效政治制度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小结情感升华来达成目标) (三)核心素养 从时空观念素养角度把握官员选拔、考核和监察制度演变的历程,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监察的阶段特征,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其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和监察制度的规律性总结和认识。
学法指导
(一)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以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观点为指导,分析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通过一幅漫画《唐太宗思念魏征》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何唐太宗如此难过?贤臣对国家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思考问题,带着疑问展开本课的学习。 抛出矛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与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内容。
破解标题 本课课题《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的选拔指历代选官制度,管理指考核和监察两个部分。因此在本课授课时,要分成三部分去研究,即官员的选拔制度、考核制度与监察制度。 认真倾听分析并记录 明确本课内容组成及学习方向
一、选之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本部分内容由金珊组和谭轶聪组完成展示(课前已完成准备工作) 生生互动 学生为主体,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金珊组:先秦至魏晋时期选官制度 (1)主持者:本部分选官内容由我们组负责完成。下面请大家结合学案和教材,按时间顺序分成两个阶段,一起完成此部分内容的复习。 (2)按照表格内容,完成先秦时期和秦汉至魏晋的选官制度的变化表格内容,点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基本史实。 依靠时间顺序,完成表格,能更加直观呈现先秦到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便于理解。
2.谭轶聪组:隋唐至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 (1)用时间线索展现科举制从产生到完善历程。 (2)结合学案上材料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①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②如何全面评价科举制度? 阅读分析材料,思考问题,组织语言完成试题的回答。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素养提升: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何而变?(请举具体史实论证)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3)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教材33页的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1.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其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 2.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归纳概括能力。
二、考之细——中国古代考核制度 1.本部分内容由陈星玉组完成(课前已完成准备工作) 主持者:本部分考核内容由我们组负责完成。这部分内容有新知内容。下面请大家结合学案和教材,一起完成此部分内容的学习。 生生互动 学生为主体,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利用图片和流程图直观明确各个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明确“上计”、唐宋时期考核制度。 品读、思考、识记。 图文结合,引发思考。
3.素养提升:(教材33页)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材料分析,谈谈你对考核问题的看法。 (学会:辩证+发展的方式看待历史事件或问题)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
三、监之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本部分内容由时成组完成(课前已完成准备工作) 1.主持者:本部分官员监察内容由我们组负责完成。除了常规的考核以外,中国古代也会采取多种方式来对官员进行监察,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完成这部分内容。 生生互动 学生为主体,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利用教材和学案内容来梳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变化。重在归纳各个阶段之间异同体现。并利用材料来完成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
素养提升:谈一谈你对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 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变化是基于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状况和统治需要而不断调整的。从整体上看,这种调整适应了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的需要,为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其在不同时期亦带来了一定的现实问题,而后世基于实际情况对政策的调整,客观上也促成了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完善。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其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
学案 检测 根据作业批改情况,发现学案选择2、4题存在问题较大,总体讲解。 认真修改,夯实基础知识 通过习题训练,夯实基础,提升分析能力
课堂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考核制度以及监察制度,三个制度自成体系却不相互孤立,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古代官僚机构的运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历史上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的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体现出了中国智慧,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智慧点赞!
作业 布置 1.夯实基础,复习三大体系,及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 2.完成练习册相应部分。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注重与学生互动的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争取每个环节都是核心素养的达成,并且以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学习完这一课之后,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之间、社会治理和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最终要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但是在授课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本课包含中国古代三个重要制度——选拔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内容相对较多而且都是重点,但上课时间却极其有限,因而对于重难点把握和各个部分讲述时间控制需要注意;其次学生小组分享时间长,落实基础时间过长,以至影响到后面的合作探究环节的进行;再次,对于学生的发言和总结还缺乏启发性的引导,调动和激活学生思维程度还不够,课堂整体上比较沉闷;最后,针对教材内容做出调整,整合教材知识分为三个部分设计,需要学生在课下提前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但是仅从学案上很难判定学生是否有效预习课程内容。 深知在教学环节的优化、选用史料的精炼和对学生思维的调动与点拨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定虚心接受意见并修改不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