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14:1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绝壁 膝盖 脑怒 欺侮
B.困惑 挑剔 胆祛 委曲
C.叛徒 诚肯 鉴别 宛转
D.惊异 鞠躬 奖励 家眷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说,“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说的是有着魏晋风度的人物和幽深精微,令人叹为观止的晚唐诗歌。
B.近日,在女足世界杯第三天的比赛中,美国队与泰国队的比赛以13:0的比分戛然而止。
C.语文考试考差了,小雨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复习好,关键是该做整理的时候不做,寄希望于老师画重点,她这时候大彻大悟还不算晚。
D.作为班长,小真劳动的时候总是能够很好地协调分工,让每个人都能发挥特长,大家都说小真起到了马前卒的作用。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写了作者故乡的风俗民情,描写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象,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有浓郁的陕北风情。
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D.《灯笼》是吴伯箫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4.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
②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④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⑤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①④② C.⑤④①②③ D.③⑤②④①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麋子(mí) 羁绊(jī) 恬静(tián)
B.纨绔(wán) 蕴藻(zāo) 行辈(háng) 闭塞(sāi)
C.分量(fèn) 冗杂(rǒng) 撺掇(cuān) 踱步(duó)
D.亢奋(kàng) 静穆(mù) 蓦然(mù) 斡旋(wò)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很多学校在当天组织了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自我保护。
B.信息时代,一个人具有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决定着他成就的大小。
C.我们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D.本着“奉献爱心”的目的,这家公司推出相关服务项目,为有志于投身老年事业的人士搭建创业之桥。
7.语言运用。
今年年初的一天,北京故宫一如往日,游人熙熙攘攘。太和门附近的大铜缸旁边,一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刻画:“XXX到此……”很多游客对此非常气愤,纷纷上前制止小伙子的不道德行为。大家把他围在中间,对他进行教育。一位大婶说:“小伙子,你要是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当心我把你的手剁下来。”
如果当时你恰好在场,也想上前劝说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40字左右)
8.学校开展“寻找家乡文化”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寻访家乡名人】请参照示例,从下面备选的安徽历史名人中任选一位进行简要介绍。
备选名人:管仲 老子 华佗 包拯 吴敬梓 邓稼先
示例:胡适,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倡导者,曾任北大教授、中国驻美国大使、北大校长等。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尝试集》等。
(2)【尝遍家乡特产】请选择安徽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
(3)【宣传家乡文化】下面是小明同学搜集的一段关于徽派文化的介绍,请你帮助修改。
历史上,[甲]徽州曾是流传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地区。早在明代前期,形成于温州的南戏就开始在徽州流传,并出现了一些戏曲作家,如程添庆、毕尚重等。到了明代中叶,南戏四大声腔即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相继流传到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地区,所孕育出的徽州腔与形成于池州的青阳腔并称为“徽池雅调”,为天下所“时尚”。[乙]此时的徽州还养成了喜好“搭台唱戏”的习俗,看戏、赏戏成为当时徽州人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和流行的娱乐方式。此外,徽州还是孕育戏曲人才的摇篮,在这里曾经走出一大批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们都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①[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   ”调整到“   ”之后。
②[乙]处画线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蔡梦飞的《环境如何塑造大脑》完成问题。
①网上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那些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会塑造你的人生。其实,它们塑造的可不止你的人生,它们还能塑造你的大脑。大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竟然会因为日常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确实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环境如何塑造大脑了。
②第一个关于环境如何影响大脑的研究,是由意大利科学家马尔卡雷在19世纪初展开的。马尔卡雷发现,丰富环境中哺育的幼鸟,它们的大脑比同窝出生但处于隔离状态的幼鸟更大。随后,达尔文也发现家兔的大脑比野兔的要小,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家兔的生长环境太过单调、局限。1913年,神经元学说的创始人卡哈尔提出,环境可以刺激大脑,使得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更多的连接。1947年,被誉为“神经心学和神经网络之父”的加拿大科学家唐纳德 赫布第一次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赫布和女儿在家里养宠物鼠,并为这些老鼠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环境。随后,发现自家老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表现比那些在实验室单调环境中长大的老鼠要好得多。由此,赫布也提出丰富环境可以使动物的大脑发展出更加复杂的神经回路,提升认知能力。
③20世纪60年代,罗茨威格在赫布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生活在贫瘠环境中的老鼠,丰富环境会使老鼠的大脑发生如下变化:皮层更重、更厚——也就是认知、行动、感受能力都更强;乙酰胆碱酶活性更高——也就是神经传导更快、更高效;神经元和神经突出都变得更大——也就是大脑整体活动水平更高。罗茨威格总结道:“虽然由环境引起的大脑变化并不很大,但这种变化是千真万确的……大脑构造及其化学成分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被经验改变。”
④有科学家研究能否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来预防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衰退。研究者们选择了6000名65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十分活跃,经常听广播、看书,和朋友们玩扑克牌,逛博物馆等。4年后随访发现,这些把日子过得多姿多彩的老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明显较低。由此可见,适量的外界环境因素刺激,可以让成年人的大脑更加活跃,减缓认知功能衰退的过程。
⑤善用环境,并构建丰富的环境氛围,不仅能改善认知功能,促进大脑健康发育,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9.文章开头第①段有何作用?
10.结合内容说说第②段划线句有何表达效果。
11.第④段中加点字“适量”能否去掉?为什么?
12.读完全文,你觉得丰富的环境是如何塑造大脑,并促进大脑健康发育的?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图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文有删改)
13.本文的第②~⑤段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15.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16.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行九。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①先府君②。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③,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垂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④,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⑤,戚党⑥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⑦。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⑧,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⑨,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注】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②先府君:指作者已逝去的父亲。③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④铨:作者蒋士铨自称。⑤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⑥戚党:亲戚和乡党。⑦吟哦声:读书的声调。⑧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⑨扑之:责打我。之,铨自指。
17.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在停顿处画“/”。(限断两处)
时 府 君 年 四 十 馀 任 侠 好 客 乐 施 与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越二载,生铨,家益落________
②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________
③先府君苟有过 , 母必正色婉言规________
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________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辄指壁问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20.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止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四、作文
21.写作。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每每重拾起这些丢失的美好,我们的生活更显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C
6.D
7.(示例)大哥哥,故宫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故宫的文明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干有损文明的事啊,您不要再刻画了,好吗?
8.(1) 示例: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著有《道德经》。(2)示例:太平猴魁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茶不在多,猴魁则行。(3)①应将“流传”调整到“重要”之后。②应将“养成”改为“形成”。
9.开篇引用网上流行的话来引出本文说明内容——环境能够塑造大脑,再通过疑问句“大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竟然会因为日常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科学家对环境如何塑造大脑的具体研究事例。
10.划线句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赫布和女儿在家所做的实验这件事,将自家所养老鼠与实验室中老鼠进行比较,具体说明了丰富环境可以使动物的大脑发展出更加复杂的神经回路,提升认知能力。
11.不能去掉,适量的意思是不多不少刚刚好,表示适当的数量。说明通过适度的外界环境因素刺激,可以让成年人的大脑更加活跃,减缓认知功能衰退。如果刺激多了或者少了,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产生相反作用。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环境可以刺激大脑,使得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更多的连接,皮层更重、更厚,乙酰胆碱酶活性更高,神经元和神经突出都变得更大,从而塑造大脑,使大脑健康发育。
13.写了三角梅在栽下的三年里毫无变化、毫无生机。为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做铺垫。(与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形成对比,突出了三角梅盛开的笑丽,欲扬先抑,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14.本以为将要死亡的三角梅竟然开放出如此美丽的花朵,出乎意料,让她感到惊喜,因此“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15.描写的角度:描写的是花的颜色和形态,写出了三角梅花色的美丽和花朵形状的动态之美。
修辞的角度: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比作张开翅膀扇动、奋争、翩飞的蝴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角梅的花形、动态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之情。
16.“奥秘”指高深神秘不易了解的事理,“潜能”指潜在的还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或能量。文中三角梅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有时并不被我们察觉,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静静地等待;只有在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拼搏之后,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17.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
18. 更加; 行走,来回走动; 过错; 停止
19.①(母亲)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把它作为游戏。②(母亲)命令(我)跪着朗读直到熟练才停止,我从来不曾倦怠。
20.母亲“垂涕扑之”,是指母亲流着泪打儿子。流泪是因为心疼儿子,而仍责打儿子是因为严格要求儿子,希望儿子成才。值得我们称赞的行为有:①虽然家中贫困,但母亲没有任何愁容;②教儿子学习经典,没有丝毫放松;③教育孩子有方法,且方法不单一。
21.参考例文
重拾自信
每一个生命都是父母的惊喜,每一次成功都是生命绽放的幸福之花。那每一次失败呢?我经常深思这个问题。在岁月的冲刷中,我终于明白,失败就像清晨的落叶。回首往事,我曾经重拾了自信。
进入中学后,我的成绩就一直往下掉,再也不是小学里那个曾经是全班前5的我了。今天,又要去学校领成绩单了,不知道这次考的怎么样,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校园。领到成绩单的我慢慢地向家走去。道路两旁火红的枫叶,一片一片地飘落,好像也在为我难过。爸爸妈妈一定会对我失望的!想着想着,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回到家,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听我回来了,赶忙走出厨房,为我卸下双肩包:“累了吧,妈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可乐鸡翅,快休息会儿,我们马上就要开饭了。”说完,又匆匆忙忙地走向厨房。“妈妈……对不起,我,我这次又没考好……”我吞吞吐吐地和妈妈坦白了我的成绩,垂着头,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静,还是静。我抬起头,看到的仍是妈妈慈爱的双眼。妈妈凝视着我,却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怒火中烧,而是温和地对我说:“快吃饭吧,吃完妈妈带你去个地方。”
我一颗一颗扒拉着饭碗里的米粒,仿佛会噎到。吃完饭,我和妈妈一前一后地向同一个方向走去——那是大海的方向。午后的夕阳映衬着蔚蓝的大海,显得格外美丽。几只海鸥不时地掠过我们所在的那片浅水滩。时而在水面上滑翔,时而蜻蜓点水般地在海面上掠过。忽然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海鸥和麻雀有什么区别?”我回答不上来,妈妈就又开口了:“海浪涌上岸时,麻雀能很灵敏地起飞,可它永远都飞越不了大海。虽然海鸥起飞时动作缓慢还有一些笨拙,飞翔的时候也很吃力地翻打着翅膀,可经过它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会跨越大海,飞向成功的彼岸。”这时我才明白了,我就像是一只海鸥,虽然起飞时有些笨拙,可是经过努力和坚持,一定会飞向成功的彼岸。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片落叶,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我要感谢每一次失败,但我更感谢妈妈,是她让我重拾自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