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14:2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妥帖(tiē) 愧怍(zuò) 累赘(l i) 颠沛流离(pèi)
B.修葺(qì) 镐头(g o) 忏悔(qiàn) 锲而不舍(qì)
C.粗拙(zhuó) 亘古(gèng) 嚎鸣(háo) 悲天悯人(mǐn)
D.狂澜(lán) 岱宗(dài) 矜持(jīn) 深恶痛绝(w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忏悔 斑斓 哆嗦 悔人不倦
B.响午 幼稚 奠基 垂垂暮老
C.深宵 幽寂 褪尽 祸不单行
D.缈小 瞬息 繁密 轰轰烈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克里于今天早上抵达北京,对中国开始为期两天的访问,这也是他任期内第六次访问中国。
C.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D.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干部的发言。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5.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6.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8.成长中烦恼不可避免,也并不可怕,关键看我们怎样对待它。某校七(2)班正在开展“成长的烦恼”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材料研究】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道光帝流放到伊犁。他为国事而烦恼,可是天高地远,又是罪臣之身,难以解脱。于是,他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主持修建了不少工程。等到完工时,皇帝又下诏重新起用他。
材料二世界顶级富豪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后,遭到别人“自以为聪明”“他不可能成功”等冷嘲热讽。但他顶住了压力,凭借自己必胜的信心、超人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最终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发感受】仿照示例,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示例:烦恼是前进路上的羁绊,消除它,就能阔步前行。
仿写:烦恼是___________,消除它,_________;烦恼是________,消除它,_______。
(3)【观点辩论】一个九岁男孩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一夜爆红网络。随后,媒体的过度关注与热捧,给“小诗人”带来了极度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说:“我再也不写诗了。”
有关“小神童”的成长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说出名就要趁早。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保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④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⑤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⑥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⑦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⑧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⑨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⑩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它不再来。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9.文章的题目是“好一朵木槿花”,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说这朵木槿花“好”的理由。
10.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
11.“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这一句作者为何要单独成段?
12.作者在结尾写道:“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作者所需要纪念的是那朵“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吗?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世界。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13.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15.文章两次写到外婆在“我”家门把上系上布条,分别是哪两次?两次系布条的目的是什么。
16.外婆走后,“我”终于痛哭出来,结合文章内容思考“我”为什么而哭?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注释:发鸠(jiū)之山:山名。柘(zhè)木:柘树,桑树的一种。文首:头上有花纹。其鸣自洨(xiá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 少女:小女儿。堙(yān):填塞,堵塞。
17.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上多柘木 B.女娃游/于东海
C.溺而/不返 D.是/炎帝之少女
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是( ) (2)故( )
1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20.“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表现了女娃什么特点?
21.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2.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3.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
五、作文
24.根据要求作文。
宋濂少时家贫嗜学,历尽艰辛,终于学业有成;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在被排挤、嘲笑、打击中不绝望不沉沦,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少女,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正由于生命里程中有困境,我们变得更坚强;正由于成长道路上无捷径,我们走得更坚实。
请以“成长路上无捷径”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语句通顺,中心突出,文体不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B
6.A
7. 独怆然而涕下 荡胸生曾云 惟吾德馨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8. (1) 示例: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面对烦恼,我们只有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能战胜烦恼,有所作为。 (2) 晴朗空中的阴霾 就能重见阳光 脚下鞋中的沙子 就能健步如飞 (3)示例:我认为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如题目中所说的九岁小男孩,他的正常的生活与学习都受到了干扰,这会让年龄过小的他无法承受压力而畏惧写作,扼杀他的天分。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他没有将媒体的关注当作压力,而是引以为豪,这又会助长他的骄傲情绪以及功利心,也会扭曲他的创作心态。(言之有理即可)
9.①木槿花平凡而奇特,娇嫩却顽强。②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勇敢面对一切苦难。③使惶恐中的作者拥有幻想、去掉悲伤、留住梦想。
10.比喻、拟人,把木槿叶子比作绿波,赋予木槿花孩童的情态,表现了木槿活泼、坚实的生命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及对木槿欣赏。
11.①强调作用,强调了木槿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能够面对一切苦难的精神;②表达了作者对木槿的高度赞赏。
12.不是。作者所要纪念的是那种在重压之下战胜重重困难的勇气,那种坚忍不屈的性格,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13.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我”带她出去闲逛;“我”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我”上班时将她反锁在家里;“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
14.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的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15.在“我”家生活时期,外婆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表达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
16.“我”希望与外婆一起生活,却无力陪伴她而感到愧疚;“我”忽视了外婆对故乡的思念而感到愧疚;“我”忽视了外婆的孤独而感到愧疚。所有的哭都因为“我”的愧疚而来。
17.D
18. (1)这(是) (2)所以
19.女娃在东海里游历,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20.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毅力。
21.提示: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22.“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23.(1)面对困境时(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3)事情有了转机时。
24.“成长路上无捷径”这是一个表达观点或感悟的题目,“无捷径”就是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奋斗,要不畏困难、挫折,用于面对前进路上遇到的挑战,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可以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来表现这个主题,既要有具体的事件,也要有自己的感悟。写作时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要综合语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一或两种表达方式为主,其它表达方式为辅,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如果写议论文,可以把题目作为论点,然后再用一些事例及名人名言来论证,注意写作时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有说服力,论证要完整、严密,语言要准确,严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