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太湖朴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朴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8 08:1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朴初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内环境稳态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2.下列与机体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C.CO2是机体代谢产物,需及时排出体外,不参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D.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机体稳态的调节系统
3.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就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体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C.人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内液中
D.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属于体液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B.内环境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5.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 (  )
A.大脑 脑干 小脑 B.大脑 大脑 脑干
C.大脑 下丘脑 小脑 D.大脑 小脑 脑干
6.如果某人能听懂别人的谈话,看懂文字,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可能出现问题的区域是(  )
A.W区 B.S区
C.H区 D.V区
7.神经细胞处于静息和兴奋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静息时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兴奋时刚好相反
B.静息时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兴奋时刚好相反
C.静息和兴奋时细胞外K+浓度均低于细胞内,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D.静息和兴奋时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8.如图所示,图 1 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 2 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 中 I 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 1 中 A 密切相关
C.图 2 中 C 的名称为递质,C 与 D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D.图 2 中 E 为突触前膜,F 为突触后膜,C 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9.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字母代表不同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射通过两个神经元完成
B.反射活动必须以完整的反射弧为基础
C.兴奋在m处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E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10.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11.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
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12.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13.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  )
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 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
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 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
14.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器官为骨骼肌,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若该器官为胰腺,则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
C.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D.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5.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其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腺垂体细胞既存在CRH受体也存在氢化可的松受体
B.下丘脑分泌少量的CRH就可以引起氢化可的松的释放量增加
C.腺垂体分泌的ACTH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肾上腺皮质发挥作用
D.人体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16.关于脊椎动物和人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
B.激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对所有细胞起着调节作用
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减少
17.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18.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②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保持稳态
③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④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⑤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19.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乏病 B.HIV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 D.HIV通过性接触和握手等途径传播
20.在制备抗毒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类型、所用的蛇毒以及制备的抗毒血清与下列选项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
C.细胞免疫、抗体、抗原 D.体液免疫、抗原、抗体
21.下图是人体的体液免疫示意图。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正确的是
A.①是记忆细胞 B.②是吞噬细胞
C.③抗原 D.④是抗体
22.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如图1;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B.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
C.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 D.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
2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在装置左侧,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只旋转暗箱,花盆不动),一周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应该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 B.乙 C.丙 D.丁
24.“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宋 苏轼《格物粗谈 果品》)。该过程中与促进果实成熟相关的植物激素是(  )
A.细胞分裂素 B.生长素
C.乙烯 D.赤霉素
25.有人在清除果园虫害的时候误喷了一种除草剂,使果园中的某些灌木叶片枯死、脱落。你认为这种除草剂最可能含有
A.乙烯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16分).下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液体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正常情况下,液体④处的O2浓度_________(填“>”“<”或“=”)液体②处,液体①处的CO2浓度_________(填“>”“<”或“=”)液体⑤处。
(3)正常情况下,液体①的渗透压和液体④的渗透压大小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若人体严重营养不良,则会引起___________。
(4)正常人体中,饭后1小时左右,肝细胞大量合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饭后6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__________(填“>”“<”或“=”)⑤处。
27(16分).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2)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________(细胞器)。
(3)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 ]_______融合经________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4)图乙中的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的膜,当神经递质作用在⑥上会使该神经元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8分).如图所示是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mol/L,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_。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
(3)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一般来说,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_______(“相同”还是“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___(“相同”还是“不同”)。
(5)生长素的浓度为10-10 mol/L~10-1 mol/L,从对植物各器官的作用效果来看,表现出____________特点。
(6)曲线DB段(对茎来说)表示___________。
(7)E、F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影响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A
6.B
7.C
8.C
9.A
10.C
11.A
12.B
13.D
14.D
15.C
16.C
17.B
18.B
19.C
20.D
21.D
22.C
23.C
24.C
25.D
26.② ③④ > < 相同 组织水肿(组织液增多或液体 肝糖原 <
27.
(1)效应器
(2)线粒体
(3) 高尔基体 ⑤突触前膜 胞吐
(4) (细)胞体或树突 兴奋或抑制
(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8.
(1) 10-8 抑制生长
(2)对生长无影响(即不促进也不抑制)
(3)促进生长
(4) 不同 不同
(5)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6)当超过一定浓度时,随浓度增高生长素(如IAA)对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
(7)相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