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课改版七上《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北京课改版七上《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3 14:4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罗丹:法国雕塑家(1840-1917)早年学画,但由于家境贫寒,改学雕刻。米开朗琪罗的作品给罗丹极大影响,他悉心研究中世纪哥特式的建筑和雕刻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方法。他的作品有《伤鼻梁的人》《青铜时代》《地狱之门》《加来义民》等。有创作经验和理论的著述《艺术论》。罗丹的一生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是一位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者,同时用多种手法和新颖的构思,做了大量创造,极大地丰富了雕刻艺术的表现领域,他的创作对欧洲现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奥地利作家、评论家。他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工厂主家庭,少年时代爱好文学。他擅长写小说,写人物传记,也擅长写诗歌和戏剧。其著名作品有《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三大诗人》。小说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他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渴望出现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世界 。一、了解罗丹及部分雕刻作品,积累一些雕刻 艺术方面的知识。
二、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细致刻画、描写的手法;分析、体会描写人物的句子的艺术表现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三、学习罗丹全神贯注于艺术创作的精神,走进名人、学习名人都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一. 基础知识:
1. 读准音:
zhēng????? ráo????????? pì?????????? wú
症结?????????? 饶舌????媲美????魁梧
?? rán??cù?????????? huáng?????? chén
白髯?? 蹙眉??惊惶??????????? 热忱
?? kǎi??????? chì????????? jiàn???????? lì
(慨)叹????? (炽)热 ?????????? 关(键)??????????? 激(励)
??? nǎo????? jiàn???????? guàn??????? chá
苦(恼)???? (健)壮??????? (贯注?????? (察)觉课文概括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茨威格年轻时游 巴黎时,经朋友的介绍,有幸结识了当时已经享誉巴黎的雕塑家罗丹,并从他身上得到的启示。?
关于题目课文的题目是“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启示”即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即“我”通过观察罗丹的工作获得了如下启示:
“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秘——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 课文分析?全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作者在创作上的崭露头角,但困惑于自己怎样写得更好,这时一位伟大的人给了他一个伟大的启示,成为他一生的关键。
? 第二部分(第3至16段)记叙了和雕塑艺术大师罗丹的两次交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3—4段),写作者与某画家的争论,从而得到机会与罗丹会面。? 第二层:(5—6段),写作者与罗丹的第一次会面,并受到罗丹的邀请。? 第三层:(7—16段),写作者与罗丹的第二次会面,着重记叙了罗丹精心修改作品时专心致志、浑然忘我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第16—19段),写由第二次与罗丹会面得到的启示,提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思考:? 1.课文的第1,2自然段,即文章的第一部分有何作用?
这部分内容给读者留下了三个悬念:一是作者的“症结”是什么,二是那位伟大的人究竟是谁,三是“伟大的启示”是什么?从而开启了下文。?
2、作者是怎样刻画罗丹这位艺术大师的形象的? 文章通过罗丹精心修改作品的细致描写,抓住罗丹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他的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如:?
(1)神态描写,“他的眼睛闪耀着”,——有了艺术灵感,发现了需要精心修改之处。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境界中
(2)动作描写,“退后一步,仔细看着”——工作精细入微、全神贯注。
“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温布蒙着女正身像”,“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对对作品的珍视
(3)语言描写,“就是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艺术精益求精
“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 ——专心致志,朴实谦和。
★作者通过以上等细腻传神的描写,我们仿佛目睹了罗丹那朴实亲切,忘我工作的大师风采。?
总结:记叙中描写的作用:
能使人物、事件、和景物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对我们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文章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意图起到很大作用。3.在作者眼里,罗丹是一个怎样的人?
? 从作者对罗丹工作时的神态、语文、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在作者眼里罗丹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艺术大师。在生活中十分朴实,对待工作则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聚精会神到了忘我的境界。? 4.如果请你给课文加一个标题,你会选择下面三个标题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1)与罗丹的会面(2)成功的秘诀(3)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选择(2)“成功的秘诀”和(3)“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因为(1)“与罗丹的会面”,只是突出了作者和名人罗丹的两次会面,但这两次会面虽然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却并不是文章的主题所在。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作者与罗丹的会面,领悟到了对作者具有重要启发的人生哲理,即聚集会神地工作乃是成功的秘诀,因此选择(2)“成功的秘诀”或(3)“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更能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分析段落的作用分析17、18、19段在文中的作用:本文议论的作用本文的第三部分(17、18、19段),写由第二次与罗丹会面得到的启示,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通过议论点题。把“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精炼地概括为“专心”两个字。?最后用自我反省的口吻议论,又点出“热忱”两个字,呼应开头,启迪读者。 深入探讨: 关于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来说,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同时穿插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总之,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因此对记叙文中的议论要细加揣摩,注意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总结写作特点并训练:
1. 对人物进行刻画,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 画龙点睛的议论,揭示中心。
描写一个人物,能通过对人物外在的刻画,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例如《一个认真学习的同学》、《他真让我佩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