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明在家里看电视时发现:只要妈妈在旁边使用电吹风,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雪花”;电吹风一停,“雪花”也随即消失。这是因为电视机接收到了电吹风产生的(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噪声 D.电磁波
2.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产生电磁波( )
A.灯泡正常发光时 B.开灯的那一瞬间
C.关灯的那一瞬间 D.使用电吹风时
3.如图是电磁波家族,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某类恒星温度较低,呈暗红色;另一类恒星温度极高,呈蓝色。根据所给信息可推测( )
A.红外线波长比蓝光波长短
B.红光与X射线都是电磁波
C.恒星温度越高,发出的光频率越低
D.真空中红光比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大
4.电话机中听筒的作用是( )
A.碳粒电阻随声音强弱变化,使电流随声音强弱变化
B.将声音转变为电阻
C.使线圈的磁性随电流而变化,使薄铁片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
D.使电流直接转变为声音
5.智能手环可随时记录佩戴人的运动数据,且能将数据无线传输到手机上显示。如图所示,将数据从智能手环无线传输到手机是利用( )
A.光纤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6.实施“空中课堂”教学,它传输信息用到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无线电波
7.下列有关电磁波和现代通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递信息的
B.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km/s
D.电磁辐射即使达到一定强度也不会造成危害
8.电视信号包含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电视信号从电视台发射机到电视接收机的传递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信号是加载在电流上的,图象信号是加载在电磁波上的
B.图象信号是加载在电流上的,声音信号是加载在电磁波上的
C.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都是加载在电流上的
D.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都是加载在电磁波上的
9.2020年5月19日,为抢救濒危病人,常州某医生暴露在X光(电磁波的一种)下近1小时,之后才穿上铅制防护服继续抢救直至病人转危为安。该医生事后流了鼻血,好在身体未受其他严重伤害。铅制防护服能阻碍X光传播,下列现象同样是阻碍电磁波传播的是( )
①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②放在密闭金属盒内的收音机,不能接收到电台信号;
③微波炉炉门上的玻璃覆盖有金属网,可以防止微波泄漏;
④用导线时断时续地连接旧干电池的两极,附近的收音机发出咔啦咔啦的声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对于移动电话跟其他用户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基地台)来转接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移动电话发射功率较小
B.移动电话灵敏度不高
C.移动电话不能对外发射无线电波
D.移动电话的天线很简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某广播电台发射频率为AM954 kHz、FM97.3 MHz,其中AM表示 ;发射频率为AM954 kHz的电磁波波长为 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2.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光可从任意弯曲的光纤一端传向另一端,似乎光在其中能随意“转弯”,其实这是光在光纤内不断________而实现的。利用光纤来传递电磁波信号,使人类迈上信息高速公路,是华裔科学家高锟的重大贡献。人们能将光和电磁波联系起来,是因为光也是________。
、
13.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过程实质是把声信号转化为________信号的过程;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过程实质是把________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过程。
14.)随着2019年5G商用的开始,各大运营商纷纷布局5G网络,抢滩应用市场,5G手机是通过_________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其中频率最低的是_______信号。
15.如图所示是一台收音机的波段调谐窗,调节收音机侧面的调谐旋钮,通过窗口中的波段指示就可以收听到自己想听的电台节目。
请你根据这个波段调谐窗,找到有关此收音机的两条相关信息。
(1)此收音机有 波段;
(2)此收音机能接收无线电波的最小频率为 ,最大频率为 。
16.如图1所示是电磁波家族。智能手机与智能手环的“近场通讯”使用1.356×107Hz这个波段的无线电波进行通讯如图2所示。
(1)则智能手环的数据到手机是利用__ __(填“红外线”“电磁波”或“超声波”)来传输的,这数据__ 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在手机耳塞孔插入红外线发射器,手机变身传统的电视遥控器。手机发出红外线传播速度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近场通信的传播速度,而红外线的波长较近场通信的波长__ __(填“长”或“短”)。
三、作图题(4分)
17. 将下图的听筒和话筒连入电路。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8.同步通信卫星是在离地面高度为3.6×107 m,绕地心转动的圆轨道(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运行周期跟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1)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时____(填“受”或“不受”)地球的引力,周期是____h。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的建筑物是________的,____颗同步通信卫星基本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2)理论和实践表明,质量不同的同步通信卫星都以相同的速度在同步轨道上运行,若同步通信卫星上的天线脱落,天线_______(填“仍然”或“不会”)在同步轨道上运行。
(3)地面上的甲、乙两人用卫星电话通过同步通信卫星联系,从甲发出信号到他收到乙自动回复的信号至少需要________s。
19.小明同学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的实验过程中,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先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罩内的手机,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又将手机放在金属容器(如饼干筒)中,打电话呼叫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然后再将手机放在塑料容器或纸容器中,再打电话呼叫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爸爸使用手机导航,当车开到天桥底下时,导航总是提醒信号弱。根据以上探究活动,你能否解释在天桥下,手机有时会接收不到信号或接收到的信号较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10分)
20.雷达利用天线把电磁波向欲探测的目标发射出去,然后再利用天线接收到反射波,根据反射波的方向和延迟时间判断目标的方位和距离。某地面雷达站向某卫星发射出波长为0.1 m的电磁波,经过0.3 s的时间,接收到了反射波。请你回答:
(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是多少?
(2)该雷达向目标发出的电磁波的频率是多少?
(3)该卫星距地面多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BCB 6-10DADBC
二、填空题
11.调幅 314.5
12.反射 电磁波
13.电 电
14.电磁波 3.0×108 音频
15.(1)两个 (2) 400 kHz 108 MHz
16. (1)电磁波 能 (2)等于 短
三、作图题
17. 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8.(1)受 24 静止 3
(2)仍然
(3)0.48
19. (1)能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不能 能 金属容器能屏蔽电磁波
(3)天桥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五、综合应用提题
20. 解:(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 m/s;
(2)由c=λf得雷达向目标发出的电磁波的频率:
f===3 000 MHz。
(3)由s=ct=3×108 m/s×0.3 s=9×107 m得卫星离地的距离为==4.5×10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