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4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19:1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R·七年级下册
忆昔童年怀敬意
欲扬先抑抒真情








九婴
“当是九头怪兽、怪蛇之属,能喷水吐火以为灾。”
刑天
据说夔牛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英招
人面马身,
有虎纹,
生鸟翼,
声音如榴。
混沌神 帝江
三足乌
三足乌又名三足金乌,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
字词学习
骇( ) 掳( ) 孤孀( )
惶急( ) 诘问( ) 疮疤( )
渴慕( ) 粗拙( ) 霹雳( )
陆玑( ) 惧惮( ) 憎恶( )
懿( ) 辟头( ) 震悚( )
hài

shuānɡ
huánɡ
jié
chuānɡ bā

zhuō
pī lì

dàn
zēnɡ


sǒnɡ
词语解释
【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比喻不易捉摸。
【情有可原】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招 聘 提 示
年龄 外貌
性格 其他要求
初识阿长:
——谈谈你眼中的阿长
阿长的外貌、身份、言行、性格
揣摩细节 了解人物
阿长是一个_____的人,(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因为文中写道_____。传递出阿长对“我”_______的爱。
阿 长 档 案
姓名
年龄
外形
职业
与阿长有关的
事情
她是你心目中理想的保姆形象吗?
可怜、可悲、可爱、可恨、可笑……
初识阿长
读懂阿长:
——透视鲁迅心中的阿长
长妈妈当得起鲁迅怀念的原因
研读第二部分(19—29段)——阿长为我寻赠《山海经》,思考问题。
1、作者在写长妈妈买《山海经》之前,为什么要写“叔祖”的疏懒?(19—20段)
与下面写阿长为我寻赠《山海经》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我”对阿长的感激。
读懂阿长
2.当阿长来问 山海经 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 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情 (22段)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明了“我”对阿长心存隔阂乃至轻视.
读懂阿长
3.当阿长买来 山海经 时,“我”有什么反应 (25段)
“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读懂阿长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26段)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 山海经 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
读懂阿长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27段)
强调“最”,表示程度深,说明这本书“我”非常喜爱,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也表达我对阿长的敬爱。
读懂阿长
标出表明“我”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
作者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
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
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
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完全消失
敬意淡薄
敬意
空前的


不大佩服



怀念
买《山海经》之前,“我”对阿长的态度是_______(用文中的关键词),当她买来书时,我对她的评价是_____,作者运用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抒发了对长妈妈无限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不大佩服
买来《山海经》
深切怀念与祝福
不耐烦
新的敬意
空前敬意
憎恶

作者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归纳,用60字以内的一句话,提炼出长妈妈的人物形象。
读懂阿长
长妈妈是一个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的人。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底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人。
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主旨
永远的记忆
1.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除了记叙,还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思考为何补叙阿长的身世?
补叙阿长身世表明了阿长一生的不幸遭遇,更能体现她的性格,让人们更能理解她的行为,表达作者对她深深的同情。
研讨第三部分(30—31段)
读懂阿长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文章1—18自然段都在写“不大佩服”“讨厌”“憎恶”阿长,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没有入笔就写长妈妈这好那好,却用了近2/3的篇幅来写长妈妈的“缺点”和“错误”:饶舌、多事、睡相不好、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而在后文又用她给我买《三海经》的事,表现出她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的性情。这就是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作者以此凸现出长妈妈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表达自己的深切思念。这样文章更加真切生动,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主题阅读
阅读《主题丛书》,试着用下面的句式展示学习成果。
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抒发情感。
我原来以为,他是一个_____的人(抑),直到______事情的发生,我对他有了重新的认识,其实他是一个____的人(扬)。
用方法 写真情
“欲扬先抑”的写法就是指想要褒扬某人或某事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从反面的贬抑处落笔。
“欲扬先抑”可以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造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深沉。 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收到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长妈妈没有名字,阿长只不过是她的一个代号,一个前任女工留给她的代号而已。先生和她相处多年,竟然不知道她姓甚名谁,三十多年后再次回忆起这位胜似慈母的人,连长妈妈的缺点也化成了浓浓的、化不开的、深深的同情与怀念,文字间隐隐流淌着的是一种细腻而深刻的忧伤!
读文章的结尾,我们仿佛看到先生因思念和不安而满含泪水的脸庞。每个人都是从黑暗中走来,最终要归依于黑暗的,当内心的情感无法用多余的语言传达的时候,先生便选择了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将万种愁绪幻化成对长妈妈在天之灵的祝福!
歌颂阿长
儿时的鲁迅不能体会长妈妈那份深深的爱,但当他读懂的时候,也只能化作满脸的悔恨与怀念。三十多年过去了,回首往昔,先生才真正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心情!
阿长的回忆,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怀念!阿长的回忆,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恩!阿长的回忆,更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人格的尊重!
这个可厌、可怜、可爱又可敬的女人,因鲁迅的文字而得到了永生!!
铭记、感恩所有曾经对我好的人……
歌颂阿长
拓展迁移
1.《童年印记》中六篇文章
2.寻找“生活中的阿长”。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写下来。
推荐阅读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往事之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二十四孝图》
《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