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悲情的沙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追寻悲情的沙鸥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4 08:4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追寻悲情的沙鸥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10课(课内5课时+课外3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在人们的感觉中,浪漫潇洒,气质高贵,温文尔雅,是诗人的一般印象。然而,有这样一位诗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就像一只天地间无依无靠、飘飘欲坠的悲情的沙鸥,像一只身世飘零、灵魂愁苦的悲情的沙鸥,生活在万方多难,风雨飘摇的时代,个人命运苦不堪言,却在人生最为艰难的时期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形容自己,他就是杜甫。追寻这只悲情的沙鸥,他这位仁德深厚的是人给了我们后人怎样的影响和启示。本单元拟通过关注杜甫的人生经历,研究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特点,学会“知人论世”鉴赏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前后共选了杜甫的诗七首,本单元依托这几首诗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悲情的沙鸥——杜甫。指导学生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体会杜甫的“沉郁”,评判杜甫的人生价值,撰写杜甫传记。专题二,感受沙鸥的悲情——杜诗的“沉郁顿挫”。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杜甫的人生理想追求和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并尝试从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角度来撰写“文学鉴赏”文章。专题三,展示沙鸥的悲情美——“我所认识的杜甫和他的诗歌”。为杜甫建立一个网站,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成就,初步认识他悲情的沙鸥的形象。
2.通过“知人论世”,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3.能够辩证地评价人生历程的“磨难”体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杜甫的“悲情经历”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探究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特点,感受沙鸥的悲情美,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追寻沙鸥诗人,感受杜甫的悲情之中蕴含的高尚情怀,丰盈热爱祖国的情怀。
3.感悟沙鸥诗人“坎坷”人生历程的特殊意义,养成豁达、坚毅的人格品质。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理念: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杜甫的思想“沉郁”是如何形成的,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
2.你如何评价人生历程中的“磨难”体验?
3.杜甫思想的“沉郁”和手法上的“顿挫”在《旅夜书怀》《登高》这两首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4、如何让人们认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杜甫。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近悲情的沙鸥——杜甫。
专题二,感受沙鸥的悲情——杜诗的“沉郁顿挫”。
专题三,展示沙鸥的悲情美——“我所认识的杜甫和他的诗歌”。
专题一
走近悲情的沙鸥——杜甫
所需课时
4课时(课内2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以学生展示“我所知道的杜甫”展开,学生展示通过网络查询,书籍阅读所搜集到的杜甫的资料,系统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体会杜甫人生经历的“沉郁”,评判杜甫的人生价值,撰写杜甫传记。
要求饱含真情,客观真实地再现杜甫。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2.通过“知人论世”,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走进杜甫的人生经历,感受杜甫的高尚情怀,养成热爱祖国的情怀。
5.感悟“磨难”人生历程的特殊意义,养成豁达、坚毅的人格品质。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杜甫思想的“沉郁”是如何形成的?
1.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概述杜甫的人生经历。
2.用几个词语概括杜甫人生经历的特点。
3.在如此境遇中杜甫的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自由搜集:结合所学,借助多媒体和书籍搜集关于杜甫的资料。
讨论整合:以小组为单位,整合所搜集的资料。
小组推荐:投影交流,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杜甫的经历特点。
创建资料包,收集中外名人资料,成为学习资料库。
第二课时
评价杜甫,
(1)杜甫在如此境遇下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里?
(2)结合杜甫的体验,谈谈对你的启示。
2.采访历史老师,或查阅有关杜甫时代的一些史料,根据你对杜甫的认识,给杜甫写一份400字左右的传记。
教学评价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动情。
2.书面语描写生动、真实;对于杜甫的坎坷经历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3.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质疑大胆,分析深刻。
专题二
感受沙鸥的悲情——杜诗的“沉郁顿挫”
所需课时
3课时(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鉴赏教材中所选的杜甫的诗歌,结合探究的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分小组学习探究其“沉郁顿挫"特点。研读《旅夜书怀》《登高》,由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入手,组织全班交流讨论,杜甫诗歌里的多种多样的形象是如何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取得统一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探究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特点的过程中,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3.以“我品杜诗”为题,撰写鉴赏短文。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杜甫思想的“沉郁”和手法上的“顿挫”在《旅夜书怀》《登高》这首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1.诗歌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象?景物之间有何特点?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关系?
2.《旅夜书怀》《登高》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是哪句?包含了作者怎么的情感?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通过诵读,赏析教材中的杜甫的诗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鉴赏体会,整体把握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1.自由发言:杜甫这几首的诗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分小组讨论研究这几首诗有没有共同点,如果有,共同点是什么 ?
3.展示交流,你认为在这几首诗中最能体现杜甫诗歌创作特点的是哪一首?简要分析
第二课时
1.反复诵读《旅夜书怀》《登高》,注意断句和节奏。
2.集中讨论:
(1)《登高》的前两句集中了哪两个最富有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旅夜书怀》的后两句集中了哪个最富有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
(2)对这些形象进行品读,体会其层次感和节奏感。
(3)诗歌的后两句都是作者情感的大爆发,从中你能读出杜甫的哪些心酸和愤慨。
3、从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以“我品杜诗”为题撰写鉴赏短文。
教学评价
1.能够准确鉴赏杜甫的诗歌;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能够立足文本,阐明自己的观点;
专题三
展示沙鸥的悲情美——“我所认识的杜甫和他的诗歌”
所需课时
3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一次研究成果展示活动,以“悲情的沙鸥——杜甫”为主题建立网站。采用小组合作设计、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回顾关于杜甫和杜甫诗歌的研究成果,精心选择、撰写网站的内容,力求做到文质兼美。最后,举行全班成果展示评比,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小结。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网站展示活动,学会建立网站的基本方法。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如何让人们认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杜甫?
1.真实的杜甫是怎样的?(他是一只心怀天下的壮志雄鹰,是一只苟且偷生的寒号鸟,还是悲天悯人的沙鸥?)
2.杜甫的诗歌创作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3.怎样建立网站?
4.怎样让网站的图文与色彩搭配美观而醒目?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网站设计范例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明确任务要求。集体讨论提出网站设立两条原则。
(1)网站内容:能够真实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为主题,宣传杜甫和他的诗歌。从杜甫的个人经历与他的诗歌特点方面寻求契合点,达到走近杜甫、评价杜甫诗歌的效果。
(2)网站形式:根据网站设计范例,追求图文并茂,整体效果美观。
2.全班展示交流。评出优秀作品。
3.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1.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
2.网站内容符合主题要求,网站的内容构成上,应包括杜甫的人生经历与他的诗歌创作的特点,探讨之间的联系以达到走近杜甫、评价杜甫诗歌的效果。文章短小新颖,能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3.网站图文并茂,要求形式与内容统一,图文与色彩搭配美观;效果和谐,布局有创意。
4.有团队精神,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