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质量监测试题
(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2.用二氧化碳溶液浇灌盐碱地植物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
3.木材燃烧时,常把木材架空一些,目的是
A.使热量易散失 B.使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使木材变成易燃 D.使木材与氧气充分接触
4. 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下列说法中与“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无关的是
A.使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的汽车
B.开发利用太阳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
C.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我国政府已向全世界承诺: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5. 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人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用泡沫灭火器扑灭7
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6.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关能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使用天然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C.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开发新能源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7.2006年夏,消防官兵连续扑灭了黑龙江、内蒙古三起特大森林火灾。开辟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8.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高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火柴梗潮湿
9.下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10、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人类生活燃烧煤、石油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甲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生物呼吸和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乙气体造成的。甲、乙气体分别是
A. CO?SO2 B. SO2NO2 C. NO SO2 D. SO2 CO2
11.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7
12.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 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3. 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
②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 ;
③野炊结束,应将火彻底熄灭,你认为方便可行的方法是
14.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 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嫦娥一号” 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市售打火机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液体丁烷(C4H10),丁烷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5.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和 。
(2)天然气是常见的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试从氢气的性质分析氢气作为能源的主要优点: 。7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16.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实验C02的性质。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A的 。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 和 (写名称) 。
(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是 。
(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 ,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上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__;证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17.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标有a、b的仪器名称分别为 、 。
(
△
)②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X。
X的化学式为 。
③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 __ ,收集装置是_____ ____。
18.7
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1)药品选取。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6分)
19.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7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质量监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4.D 5.B 6.B 7.B 8.C 9.C 10.D 11.A 12.A
二、填空题
13.略(合理即可)
14.(1)光、
(2)
⑶2C4H10+13O28CO2+10H2O
15(1)石油(汽油不得分) (2)点燃CH4+2O2===CO2+2H2O
(3)生成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三、实验题
16. (1)气密性 (2)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3)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 = CaCO3↓ + H2O
(4)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H2O + CO2 = H2CO3
(5)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7.(1)酒精灯、铁架台 (2) (3)A D
18.(1) 反应太快,不易收集。
(2)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制取氧气相同
五、计算题
19. 2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