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2溶解度同步强化训练(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2溶解度同步强化训练(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21:4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9.2溶解度》同步强化训练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1、现有40℃时KNO3的饱和溶液82.0g,当温度下降至10℃时,溶液质量为60.5g,此时需加水102.4g才能把析出的晶体全部溶解,则4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A 32g  B 64g  C 40.5g  D 21.5g
2、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克,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质量不变  B 溶剂质量发生变化
C 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 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
3、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将5 g食盐放入10 g 水中,在20℃时,所得食盐饱和溶液( )
A. 15 g B. 14 g C. 13.6 g D. 12.5 g
4、某温度下,对于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B.
C. D.
5、某溶质不含结晶水,将一定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到20℃时,溶液保持不变 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浓度 D.溶剂的质量
6、将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判断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7.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8.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A、B、C三种溶液中,B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B.A、B、C三种溶液中,只有B溶液是饱和溶液
C.分别将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l℃,B析出晶体最多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t2℃时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甲析出晶体最多
9.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10.下列图象中,坐标标示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反应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电解水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C.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D.分别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溶剂蒸发忽略不计)
11.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分别向等质量Fe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
12.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固体 C.食盐 D.氢氧化钠固体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5题图
13.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C
C.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D.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14.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
A.(100+A)g B.100g C.g D.(10 -A·a%)g
15.如图是化合物M和化合物N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30℃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
B.将60℃时的N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C.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要提纯含少量N的M物质,结晶温度最好在30℃~60℃之间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9分)(1)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生铁表面有产生,②溶液逐渐变________,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有________出现。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刚开始没有气泡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
(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时,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②保持温度不变将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③将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___(选填“”、“”或“”)。
④时将、、三种物质各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4分)t2℃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各 80g 分别放到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 恢复到 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M 点的含义是_____。
(2)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 15g 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
(3)将 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 两溶液质量:甲<乙
C 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而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若 t1℃对应的温度为 40℃,则 t2对应的温度_____(填字母序号)。
A 大于 40℃ B 小于 40℃ C 无法确定
18.(7分)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5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
(2)下图1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增加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 _____________。
(4)30℃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其结果如上图2所示,加入的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5)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a.结晶 b.降温 c.热水溶解 d.过滤,具体采用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6)20℃时,136g饱和食盐水,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
(7)60℃时,将60g硝酸钾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19.(12分)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的CO2,该方法以CaO捕集CO2,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CaO,高温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生成的CaO疏松多孔,结构与活性炭相似,其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_________性。
(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_______。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______。
(4)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_______浓度增大(填化学式)。
②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定条件下CO2与H2以质量比11:2反应可生成CH4。与该反应类似,不同条件下,CO2与H2反应也能生成甲醇(CH4O)。生成甲醇时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比=___________。
(6)为研究某公园中植物与大气间的碳交换,对该公园一年内每天的气温及光合有效辐射进行测量,结果见图-2和图-3。通过测量其一年内每天空气中CO2含量等数据,分析所得碳交换的结果见图-4。碳交换以每月每平方米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质量表示,正值为净吸收CO2,负值为净释放CO2。
①由上图可推测,影响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因素有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对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影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还需测量的重要因素是其一年内每天_________的变化。
20、(6分)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 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 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1、现有40℃时KNO3的饱和溶液82.0g,当温度下降至10℃时,溶液质量为60.5g,此时需加水102.4g才能把析出的晶体全部溶解,则40℃时KNO3的溶解度是( B )
A 32g  B 64g  C 40.5g  D 21.5g
2、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克,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溶液质量不变  B 溶剂质量发生变化
C 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 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
3、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将5 g食盐放入10 g 水中,在20℃时,所得食盐饱和溶液( C )
A. 15 g B. 14 g C. 13.6 g D. 12.5 g
4、某温度下,对于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D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B.
C. D.
5、某溶质不含结晶水,将一定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到20℃时,溶液保持不变 的是( D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浓度 D.溶剂的质量
6、将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 A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判断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7.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8.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B )
A.A、B、C三种溶液中,B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B.A、B、C三种溶液中,只有B溶液是饱和溶液
C.分别将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l℃,B析出晶体最多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t2℃时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甲析出晶体最多
9.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C )
A.B.C.D.
10.下列图象中,坐标标示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反应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D )
A.电解水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C.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D.分别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溶剂蒸发忽略不计)
11.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C )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分别向等质量Fe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
12.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D )
A.蔗糖 B.硝酸铵固体 C.食盐 D.氢氧化钠固体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5题图
13.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C
C.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D.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14.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B )
A.(100+A)g B.100g C.g D.(10 -A·a%)g
15.如图是化合物M和化合物N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有30℃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
B.将60℃时的N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C.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要提纯含少量N的M物质,结晶温度最好在30℃~60℃之间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9分)(1)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生铁表面有产生,②溶液逐渐变________,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有________出现。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刚开始没有气泡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
(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时,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②保持温度不变将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③将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___(选填“”、“”或“”)。
④时将、、三种物质各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答案】.浅绿色 黑色固体 = =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4分)t2℃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各 80g 分别放到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 恢复到 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M 点的含义是_____。
(2)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 15g 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
(3)将 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 两溶液质量:甲<乙
C 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而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若 t1℃对应的温度为 40℃,则 t2对应的温度_____(填字母序号)。
A 大于 40℃ B 小于 40℃ C 无法确定
【答案】.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甲物质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AB A
18.(7分)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5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图1中能表示KNO3
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
(2)下图1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增加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 _____________。
(4)30℃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其结果如上图2所示,加入的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5)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a.结晶 b.降温 c.热水溶解 d.过滤,具体采用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6)20℃时,136g饱和食盐水,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
(7)60℃时,将60g硝酸钾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答案】.a t℃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降低温度 氯化钠 降温结晶 cbad 3.6 105
19.(12分)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的CO2,该方法以CaO捕集CO2,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CaO,高温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生成的CaO疏松多孔,结构与活性炭相似,其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_________性。
(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_______。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______。
(4)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_______浓度增大(填化学式)。
②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定条件下CO2与H2以质量比11:2反应可生成CH4。与该反应类似,不同条件下,CO2与H2反应也能生成甲醇(CH4O)。生成甲醇时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比=___________。
(6)为研究某公园中植物与大气间的碳交换,对该公园一年内每天的气温及光合有效辐射进行测量,结果见图-2和图-3。通过测量其一年内每天空气中CO2含量等数据,分析所得碳交换的结果见图-4。碳交换以每月每平方米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质量表示,正值为净吸收CO2,负值为净释放CO2。
①由上图可推测,影响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因素有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对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影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还需测量的重要因素是其一年内每天_________的变化。
【答案】.温室 增大 吸附 分子间的间隔 干冰升华吸热,使气体遇冷凝结成小液滴 H2CO3 紫色石蕊溶液 气温及光合有效辐射 氧气
20、(6分)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 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 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解:(1)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x。
30℃时, 溶质 溶剂 溶液
45.8g 100g 145.8g
68.7g x (x+68.7)g
解得x=150g,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68.7g+150g=218.7g<400g,是不饱和溶液。
(2)① 需蒸发水的质量=400g-218.7g=181.3g
② 方法一:设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需再加入氯化铵的质量为x.
30℃时,溶质 溶剂 溶液
45.8g 100g 145.8g
68.7g+x 400g+x
解得x=83.0g
方法二:因为蒸发掉181.3g水可成为饱和溶液,也可考虑若向181.3g水中加入氯化铵至饱和,也可使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30℃时,溶质 溶剂
5.8g 100g
x 181.3g
解得x=8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