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一中学八年级(下)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海带细胞里的碘含量是周围海水中的许多倍,而海带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
A. 细胞质 B. 细胞壁 C. 细胞膜 D. 液泡
今年4月,一些国家爆发登革热(dengue fever)疫情,该病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蚊子和登革热病毒分别属于( )
A. 传播途径、病原体 B. 传播途径、传染源
C. 病原体、传染源 D. 传染源、病原体
2019年我市开始试种耐盐碱性水稻,俗称“海水稻”,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的在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的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的水稻品种。这体现了(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今年非洲大面积的蝗灾,引起这一变化的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温度 B. 土壤 C. 水分 D. 植被密度
达尔文发现在大风经常袭击的克尔格伦岛上,昆虫的翅要么强大,要么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是否经常使用翅膀的结果
B. 食物获得多少的结果
C. 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定向变异的结果
绿僵菌不但能寄生并杀死蝗虫,还能形成蝗虫间传染,但对人畜无害,是目前对付蝗灾的有效手段,它属于下列哪项防治方法( )
A. 生物防治 B. 自然防治 C. 物理防治 D. 化学防治
众所周知,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消除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70多个新冠肺炎疫苗研发项目,当新冠肺炎疫苗投入使用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接种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新冠肺炎属于特异性免疫
B. 人体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体
C. 人体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
D. 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下列选项中,不可以看做生态系统的是( )
A. 通中校园的老楸树 B. 南通狼山
C. 崇川蔬菜园艺场 D. 南通濠河
勺嘴鹬是世界濒危鸟类,在迁徙过程中会停歇南通沿海滩涂。关于勺嘴鹬适应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肢变成翼 B. 用肺呼吸,以气囊辅助
C. 身体呈流线型 D. 骨骼重且厚
柞榛树是南通的一张名片。柞榛树的下列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叶 B. 叶的上表皮 C. 叶肉细胞 D. —棵揪树
南通市位于沿海地区,南通海安市老坝港是世界最大的无污紫菜养殖基地,海产品大多含碘丰富,因此沿海地区的人们较少患( )
A. 糖尿病 B. 佝偻病
C. 侏儒症 D. 地方性甲状腺肿
南通葡萄种植基地利用温室栽培,以下措施不能提高葡萄产量的是( )
A. 适时浇水、除草、松土、施肥
B. 尽量保持温室内昼夜温度的相对稳定,避免忽冷忽热
C. 向温室内定期通入二氧化碳
D. 种植葡萄时,要用树枝等搭架供其生长,充分接受阳光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B.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
C. 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D. 用母乳喂养比用普通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西藏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南通地区高很多,张老师从南通调去西藏工作,他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会发生什么变化?( )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多 D. 不能确定
被毛主席诗称“瘟神”的血吸虫病悄然卷土重来.预防血吸虫病最重要的措施是( )
A. 消灭钉螺 B. 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
C. 管理好粪便 D.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新冠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不久,采用紫外灯照射、喷洒消毒液、高温消毒等方式都可以有效防范。这些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杀灭病原体
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手被针刺立刻缩回 ①是手臂肌内
B 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视神经
C 谈虎色变 ③位于脊髓
D 膝跳反射 ⑤是膝盖下方韧带
A. A
B. B
C. C
D. D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是上表皮 B. a能进行光合作用
C. 乙是下表皮 D. b能进行光合作用
比较人体体循环和肺循环,共同之处是( )
A. 血流从心室经动脉流出,经静脉返流回心房
B. 血液中的含氧量在循环后增加
C. 循环途径都要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
D. 循环途径都要流经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
下列各项人类疾病中,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 巨人症和色盲症 B. 坏血病和糖尿病
C. 夜盲症和佝偻病 D. 糖尿病和侏儒症
根据如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A. 人体呼出气体中排出了体内少量的水
B. 人体的呼吸不能消耗氮气
C. 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含量
D.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于吸进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下列人体的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 男性的肌肉细胞 B. 精子
C. 男性成熟的红细胞 D. 卵细胞
培养SARS病毒时,应选用( )
A. 冷却的牛肉汤 B. 含有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C. 固体培养基 D. 活的鸡胚
下列与青春期发育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出现第一性征 B. 长青春痘
C. 神经系统功能增强 D. 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
“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这种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和社群(会)行为 B. 学习行为和社群(会)行为
C. 先天性行为和节律行为 D. 学习行为和节律行为
海安素有“鱼米之乡”美誉,青墩遗址炭化稻谷的发现表明早在5000年前青墩古人就开始了水稻种植。悠久的种植历史、优越的生态环境、先进的稻作技术、强大的加工能力,铸就了海安稻米的优势地位。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去人们为了减少害虫对水稻的影响,通过喷洒农药来消灭稻田中的害虫,但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 ______在人体中富集.
A.水 B.空气和土壤 C.食物链 D.皮肤接触
(2)现在为了能生产“优质绿色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稻农们尝试在整个水稻生长过程中,采用鸟灭虫,蛙灭虫,虫灭虫的措施.如图就是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较短的食物链有 ______条,写出较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
(3)稻农探索在一些地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作用,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营腐生生活微生物最终分解为 ______,被水稻吸收利用后,还起到增肥作用。
(4)傍晚散步在田间地头,会听到蛙鸣蝉叫,蛙鸣的目的是 ______,是动物的 ______行为,属于 ______(选填“先天”或“后天”)性行为。
如表是小华家中存放的连花清瘟胶囊的说明书(节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连花清瘟胶囊说明书 OTC
【药品名称】连花清瘟胶囊
[通用名称]连花清瘟胶囊
【成分】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黄色至黄褐色颗粒,味微苦,气微香。
[规格】每粒装0.35克。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胃肠不良反应,以及皮疹、头晕等
【禁忌】对本品及本品成分过敏者忌服。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
[有效期]30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0063
[生产企业】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说明书中的“OTC”表示该药属于 ______。
(2)小军不小心擦破了皮肤,回家后立即用黄酒送服了8粒连花清瘟胶囊下去,他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3)如果该药外包装上所印生产日期为2020年1月22日,那么该药有效期至 ______。
(4)如果你在某国的一居家隔离的朋友,因轻微新冠肺炎症状病准备服用该药时,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你应提醒他们注意药品的 ______。
①生产企业与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 ②是否是进口药 ③功能、用法、用量 ④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消化形成的葡萄糖通过图一中的 ______吸收进入 ______系统。
(2)在图二中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经过的结构依次是:(3)______→(4)______→(5)______→(5)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3)与非剧烈运动状态相比,在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
如表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如图是淀粉、蛋白质在人的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消化产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午餐食谱
甲——炸鸡排,炸鸡腿,鳕鱼块,可乐
乙——米饭,青菜,红烧鲫鱼,青椒肉丝
(1)表中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食谱,较合理的是 ______。
(2)人体消化系统包括 ______和 ______两部分。
(3)小肠内有肝脏分泌的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促进 ______的消化。
(4)人细嚼馒头后感到有甜味,是因为 ______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消化酶,使淀粉初步分解。在小肠中淀粉最终分解为②______才能被吸收。
(5)蛋白质在 ______中被初步分解,最终在小肠中分解为④______才能被吸收。
南通5、6月间会有新鲜的蚕豆大量上市,小明在家帮父母剥蚕豆,如图二中没剥的完整的豆荚属于 ______,是由图一花中的 ______发育而成的;我们吃的蚕豆属于 ______,是由花中的 ______发育而成的;图三所示的蚕豆植株的茎和叶是由图四中( ______)(序号表示) ______发育而成。
2020年南通首届月季花展,30万株月季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月季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大小庭院常用的花卉。为了培育可以连续开花(花期较长)的月季新品种,生物小组进行了系列实验。
(1)同学们以单季花月季(花期较短)为亲代进行杂交,获得子代种子若干。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
①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 ______。
②比较 ______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 ______。
④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
b.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
(2)同学们将已萌发的种子培育至开花,观察植株花期长短的性状,结果如图2所示:单季花和连续开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结果可知,连续开花为 ______性状。花期长短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 A和a表示),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______性状。
(2)4号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______,其中X染色体来自 ______号。
(3)若2号是单眼皮,5号是双眼皮,5号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若6号是单眼皮,5号和6号生下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 ______。
(4)7号和9号是表兄妹,从优生的角度分析,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故海带细胞里的碘含量是周围海水中的许多倍,而海带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
故选:C。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关键点: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答案】A
【解析】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蚊子和登革热病毒分别属于传播途径、病原体。
故选:A。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明确传染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可解答。
3.【答案】A
【解析】解: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市开始试种耐盐碱性水稻,俗称“海水稻”,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的在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的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的水稻品种。这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A。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熟记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
4.【答案】D
【解析】解:今年非洲大面积的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作物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而引起这一变化的生物因素主要是植被密度,而温度、土壤、水分都属于非生物因素。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5.【答案】C
【解析】解: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昆虫的翅要么强大,要么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C。
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从自然选择和岛上的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6.【答案】A
【解析】解: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据上分析,绿僵菌不但能寄生并杀死蝗虫,还能形成蝗虫间传染,但对人畜无害,属于生物防治。
故选:A。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防治面广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熟记掌握生物防治的概念以及方法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接种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新冠肺炎是出生后具有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C、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B错误,C正确。
D、特异性免疫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D正确。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原、抗体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抗原、抗体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
熟记抗体和抗原的概念特征,注意区别两者.解答时可以从抗原、抗体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
8.【答案】A
【解析】解:A、通中校园的老楸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
B、南通狼山,即包括了南通狼山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崇川蔬菜园艺场,即包括了菜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南通濠河,即包括了濠河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9.【答案】D
【解析】解:A、鸟类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适应飞行生活,A不符合题意;
B、鸟类用肺呼吸,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B不符合题意;
C、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C不符合题意;
D、鸟类的骨骼轻、薄,有的中空,能减轻体重,适应飞行生活,D符合题意;
故选:D。
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类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10.【答案】A
【解析】解:A、叶属于器官,A正确;
B、叶的上表皮属于保护组织,B错误;
C、叶肉细胞属于营养组织,C错误;
D、—棵揪树属于植物体,D错误。
故选:A。
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如图:
熟练掌握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它们的功能,很快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1.【答案】D
【解析】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另外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也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因此,南通海安市老坝港是世界最大的无污紫菜养殖基地,海产品大多含碘丰富,因此沿海地区的人们较少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故选:D。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关键点: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大脖子病。
12.【答案】B
【解析】解:A、适时浇水、除草、松土、施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利于植物的生长,可以增加樱桃的产量,A正确;
B、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等的产量,B错误;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C正确;
D、种植葡萄时,一般要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可以使植物的叶充分伸展,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D正确。
故选:B。
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据此答题。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13.【答案】B
【解析】解: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成胚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妊娠到40周左右时,有独立存活能力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及水的比例适合且易于消化吸收,完全能够满足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增加婴儿抗病能力;母乳中所含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牛磺酸等,有益于婴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可促进婴儿智力发育;母乳喂养不易引起婴儿过敏;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婴感情,有利于婴儿心理发育。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综上所述,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故选:B。
此题考查对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胚胎发育过程、分娩和母乳喂养的认识。
人体的发育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胚胎发育阶段;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胚后发育阶段。
14.【答案】C
【解析】解:人体的血液有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能够穿透毛细血管壁作变形运动,吞噬病菌,其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能够止血和加速凝血。人到了西藏以后,高原地区含氧量低,与此相适应,体内红细胞的数量会慢慢增多,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故选:C。
此题考查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关知识点。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的运输氧的功能。
15.【答案】A
【解析】A、消灭钉螺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
B、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与血吸虫病传染无关,B错误.
C、严格管理好粪便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但不是预防血吸虫病最重要的措施,C错误.
D、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注意个人卫生不是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D错误.
故选:A
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由于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主要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掌握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和控制血吸虫病所采取的措施即能正确答题.
16.【答案】B
【解析】解:我国采取人们居家隔离,出门戴口罩,喷洒消毒液的方式预防新冠肺炎,目的是阻止病原体感染健康人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B。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7.【答案】B
【解析】解:A、手被针刺立刻缩回,①感受器位于皮肤真皮内,A错误;
B、司机看到红灯刹车,①感受器是视网膜,②传入神经是视神经,B正确;
C、谈虎色变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错误;
D、膝跳反射的①感受器是膝盖下方韧带,⑤效应器是大腿股四头肌,D错误。
故选: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18.【答案】B
【解析】解:甲中气孔的数量明显少于乙,说明甲是上表皮,乙是下表皮。a是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是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C、D三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陆生植物的叶片,气孔大多位于下表皮。
保卫细胞夹杂在表皮细胞之间,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状不同,结构也不同。
19.【答案】A
【解析】解:A、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A正确;
B、血液中的含氧量在肺循环后增加,而在体循环后减少,B错误;
CD、体循环的循环途径要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而肺循环的循环途径要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两循环途径流经的毛细血管网是不相同的,CD错误。
故选:A。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人体的血液循环如图:
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可结合着血液循环的图示掌握。熟记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做好类似题的关键。
20.【答案】D
【解析】解:A、巨人症是由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色盲症是由于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显现出来造成的,是一种遗传病,A错误;
B、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B错误;
C、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佝偻病是体内缺钙或维生素D造成的,C错误;
D、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D正确。
故选:D。
人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多种,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各种内分泌腺具有不同的功能。
掌握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21.【答案】C
【解析】解:A、据表中数据可见:呼出气体中的水多于吸入气体中的水,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排出了体内少量的水,A正确;
B、据表中数据可见: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氮气含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人体的呼吸不能消耗氮气,B正确;
C、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相比氧气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二氧化碳较多,C错误;
D、据表中数据可见: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于吸进气体中的氧气含量,D正确。
故选:C。
在人体内经过两次气体交换以后,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之前呼入的空气相比,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但氧气的含量却仍然高于二氧化碳含量。氮气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据此解答。
此题是一道易错题,同学们往往与吸入空气比较,确实是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虽然这样,但二氧化碳的含量却仍旧不如氧气的含量高。
22.【答案】A
【解析】解:A、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肌肉细胞是体细胞,因此男性的肌肉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A正确;
B、精子的性染色体是X或Y,因此精子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B错误;
C、染色体在细胞核上,而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男性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染色体,也没有Y染色体,C错误;
D、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因此卵细胞内一定不含有Y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体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不含有Y染色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3.【答案】D
【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培养病毒时应用活细胞、或活的物体或活的器官结构.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生活.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
24.【答案】A
【解析】解:A、第一性征是一出生就有的特征,A错误;
B、在形态方面的变化是身高、体重的迅速增加,出现青春痘,与青春期发育特征相符,B正确;
C、在功能方面主要是神经系统、心脏、肺的功能显著增强,与青春期发育特征相符,C正确;
D、在性发育方面主要是性器官的迅速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等,与青春期发育特征相符,D正确。
故选:A。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在形态、功能和性发育方面出现显著变化。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5.【答案】A
【解析】解:“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这种行为是指蜜蜂一出生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体现了蜜蜂之间具有明确的分工,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因此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的行为还属于社群行为.
故选A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动物行为产生的途径以及社群行为的特点.
26.【答案】C 2 水稻→植食性昆虫→食虫鸟,或水稻→植食性昆虫→青蛙 无机物 求偶 繁殖 先天
【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富集;故选:C;
(2)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植食性昆虫→食虫鸟;草→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食虫鸟;草→植食性昆虫→青蛙;草→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较短的食物链有2条,较短的一条食物链水稻→植食性昆虫→食虫鸟,或水稻→植食性昆虫→青蛙;
(3)稻农在一些地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地力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营腐生生活微生物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蝉的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1雄蛙鸣叫的目的是求偶,属于生殖行为,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
(1)C;
(2)2;水稻→植食性昆虫→食虫鸟,或水稻→植食性昆虫→青蛙;
(3)无机物;
(4)求偶;繁殖;先天。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链的概念,生物富集的特点等知识点的理解。
27.【答案】非处方药 不对症 用量不对 2022年7月21日 B
【解析】解:(1)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说明书中的“OTC”表示该药属于非处方药。
(2)非处方药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来服用。小军的做法有不妥之处:不对症、用量不对。
(3)如果该药外包装上所印生产日期为2020年1月22日,因为该药的保质期是30个月,那么该药有效期至2022年7月21日。
(4)服用药品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故选B。
故答案为:(1)非处方药
(2)不对症、用量不对
(3)2022年7月21日
(4)B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掌握安全用药常识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乙 循环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排汗
【解析】解:(1)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人体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都是通过小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图一中人体消化形成的葡萄糖是通过乙小肠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大部分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结构依次是:(3)肾小球→(4)肾小囊→(5)肾小管→(5)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
(3)平静状态下,水分排出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排尿来完成的,而小明在长跑过程中,排出了大量的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因此在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排汗。
故答案为:(1)乙;循环;(2)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3)排汗。
图一:甲肝脏;乙小肠;丙胃;丁胰腺;图二: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据此解答。
熟练掌握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和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答案】乙 消化道 消化腺 脂肪 唾液腺 葡萄糖 胃 氨基酸
【解析】解:(1)图1中甲同学设计的食谱,缺少维生素,乙同学设计的食谱,米饭中富含淀粉,红烧鲫鱼和肉丝富含蛋白质,青菜和青椒富含维生素。所以较合理的是乙。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
(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4)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细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5)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故答案为:(1)乙;
(2)消化道;消化腺;
(3)脂肪
(4)唾液腺;葡萄糖
(5)胃;氨基酸。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图中①麦芽糖,②葡萄糖,③多肽,④氨基酸。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30.【答案】果实 子房 种子 胚珠 3 胚芽
【解析】解:当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开花、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发育情况为: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的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没剥的完整的豆荚属于果实,是由图一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成的;我们吃的蚕豆属于种子,是由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故答案为:果实;子房;种子;胚珠;3;胚芽。
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图是中1是胚根,2是胚轴,3是胚芽,4是子叶,5是种皮。
关键是掌握受精的过程、种子的萌发等知识。
31.【答案】4℃ 2组和3组 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 c 隐性 aa
【解析】解:(1)①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第1组实验种子均未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率是19%,两者唯一的变量是温度,说明4℃的温度可能打破种子的休眠。
②比较2、3组两组实验结果,唯一的变量是湿沙,有湿沙的萌发率比没有湿沙的要高,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第1组跟第3组不能成为对照组,因为有两个变量温度和湿沙。
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第4组要与第一组设立对照实验,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湿沙,所以第4组预处理是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
④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a.该实验方案尚不能说明湿沙条件也能打破种子的休眠,错误;
b.第1组与第2组对照实验组已经说明低温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错误;
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正确。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此连续开花性状为隐性性状,单季花为显性性状。花期长短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aa。
故答案为:(1)①4℃;②2组和3组;③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④c;
(2)隐性;aa
(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32.【答案】相对 XY 2 Aa 50% 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
【解析】解:(1)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因此,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人的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种生物(人)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称为相对性状。
(2)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一半来自母亲。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染色体为XX.[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一定来源于[2]母亲的X染色体。
(3)由于子女中的基因是来自父母双方的,2号是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也就是有一个a将遗传给后代,所以5号中肯定有a,又因为5号是双眼皮,是显性性状,肯定至少有一个A,所以5号的基因组成为Aa.6号是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后代的基因组成为,如图所示:
可见:5号和6号生下一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50%。
(4)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7和9是近亲关系,他们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故答案为:(1)相对;(2)XY;2;(3)Aa;50% (或1/2);(4)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儿子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Y一定来自父亲,女儿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
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理解人的性别遗传以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