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教育集团八年级(下)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利用植物体上的活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试管苗,再移植到土壤中发育成完整植物体。这种技术叫( )
A. 无土栽培 B. 组织培养 C. 有性生殖 D. 细胞分化
下列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和酵母菌相同的是( )
A. 马铃薯发芽 B. 水螅出芽 C. 景天以叶繁殖 D. 扦插月季
下列关于豌豆生长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花粉从②传到①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
B. 豌豆的果实由④发育而成
C. 豌豆种子的传播在自然的情况下依靠风
D. ⑤的数量由③的数量决定
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的两种生理活动是( )
A. 传粉和受精 B. 开花和传粉
C.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D. 开花和受精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许多鸟类在生殖季节会发出鸣叫吸引异性。下列关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正确的是( )
A. 鸟类是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 鸟卵中只有卵黄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C. 大雁的雏鸟破壳而出时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
D. 家鸽、麻雀和鸡都属于晚成鸟
201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弗里 霍尔等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果蝇正常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基因。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果蝇细胞中的该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B. 该基因不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C. 人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类似基因
D. 若果蝇该基因突变,可能会出现昼夜没有节律
观察如图所示,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③是DNA,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主要遗传物质
B. ①是染色体,化学成分主要包括③和②
C. 一个③上含有1个基因,而基因通常和性状一一对应
D. ①的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男生女取决于母亲卵细胞的类型
B. 生男生女取决于夫妇产生生殖细胞的数量
C. 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D. 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下一胎肯定是男孩
在“生男生女的奥秘”的游戏实验中,用10张写有Y的蓝色椭圆形纸片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10张写有X的蓝色椭圆形纸片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同时放入写有“男”字的信封中;用写有X的20张红色椭圆形纸片代表卵细胞,放入写有“女”字的信封中。下列关于该实验方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共需20张蓝色椭圆形纸片,20张红色椭圆形纸片
B. 从信封中抓取纸片时应当做到随机性
C. 每次取完纸片并记录后,需要将纸片放回去,混匀后再取
D. 每个小组模拟实验得到的各自数据,都能说明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
B. 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可能增大
C. 先天性愚型、色盲和坏血病都属于遗传病
D. 伞藻嫁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小琳的爸妈都是双眼皮,小琳却是单眼皮。请问小琳的弟弟是双眼皮的可能性为( )
A. 0 B. 100% C. 50% D. 75%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说明变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下列变异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 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患白化病的儿子
B. 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
C. 爱美女士手术后形成的高鼻梁
D. 杂交水稻产生的高产性状
利用发酵技术可以制作许多食品,下列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 火腿肠 B. 方便面 C. 水果罐头 D. 面包
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冷冻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在该条件下,食物中的微生物都被杀灭了
B. 适当加入防腐剂有利于食品的保存
C. 制作酸奶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D. 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创造坛内缺氧的环境
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奶牛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奶牛,生物技术属于( )
A. 仿生 B. 杂交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发酵技术一些
下列关于克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克隆是一种无性生殖过程
B. 克隆技术可用于克隆生物体
C. 克隆技术不能克隆生物的组织器官
D. 克隆技术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下列对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转基因食品都不安全
B. 应该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C. 防范转基因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是必要的
D. 转基因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威胁和负面影响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肝癌早期筛查的技术方法,可以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筛查出患有早期肝癌的患者。下列有关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癌症是由于正常的细胞癌变造成的
B. 导致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三类
C. 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发生了改变
D. 癌症很可怕,既不能预防也不能治疗
如图表示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血液的过程。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了该病。在此过程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
A. 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C. 甲和蚊子 D. 蚊子和乙
下列描述中,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作用的是( )
A. 胃酸能够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
B.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
C.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D. 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自然界生机盎然,使生命得到延续和发展。
(1)图甲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为______发育。
(2)图乙中若D表示家蚕的受精卵,则B表示家蚕发育过程的______时期。
(3)若图丙所示是受精的鸡卵结构,可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4)图丁所示的生殖方式是______生殖。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______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胸外心脏按压和______是常用的急救方法。
(2)图1的操作是为了清除______内的异物,保持畅通,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图2是触摸颈动脉______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4)图4在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急救的过程中,施救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用力向下按压患者胸骨的______(填写图3中的序号)部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无土栽培不用土壤而用加有养分溶液的物料(如珍珠岩、蛭石、无毒泡沫塑料等)作为植物生长介质的栽培方法。符合题意
B、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体上的活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试管苗,再移植到土壤中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一种技术。符合题意
C、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D、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有关知识。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对于这一部分的概念较专业,同学们理解有一定难度。要加强记忆。
2.【答案】B
【解析】解:A、马铃薯的块茎发芽,属于营养生殖,A错误;
B、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球形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出芽生殖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能进行出芽生殖的生物有:珊瑚虫、水螅等腔肠动物、海绵动物,也有一些原核生物,一些真核生物如酵母菌等,B正确;
C、景天以叶繁殖,叶是营养器官,该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生殖,C错误;
D、扦插月季,是用茎繁殖,该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生殖,D错误。
故选:B。
1、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2、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3、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注意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具体方式,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答案】C
【解析】解:A、花粉从②花药传到①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昆虫、风等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A正确;
B、豌豆的果实由④子房发育而成,B正确;
C、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很多。有: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弹射传播、机械传播、人传播等。豌豆种子的传播是弹射传播,C错误;
D、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⑤种子的数量由③胚珠的数量决定,D正确.
故选:C。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4.【答案】A
【解析】解: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的发育如下:
因此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的两个生理活动是传粉和受精。
故选:A。
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据此解答.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5.【答案】C
【解析】解:A、鸟类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错误。
B、卵黄和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错误。
C、大雁的雏鸟破壳而出时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属于早成雏鸟,正确
D、家鸽、麻雀为晚成鸟。鸡都属于早成鸟,错误。
故选:C。
鸟卵的结构为:卵壳,卵壳膜,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
掌握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控制果蝇正常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正确;
B、该基因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错误
C、人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类似基因,正确;
D、若果蝇控制果蝇正常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出现昼夜没有节律,正确;
故选:B。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7.【答案】C
【解析】解:A、③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正确;
B、图中,①是染色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③DNA和②蛋白质组成,B正确
C、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③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C错误;
D、人的体细胞中①染色体的数目异常能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C。
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蛋白质、③是DNA分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包含关系。
8.【答案】C
【解析】解:AB.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父亲产生的精子的类型,当父亲产生的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生的孩子是男孩,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产生的卵细胞发育成女孩,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AB错误。
C.人类的性别是由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决定的,决定男性的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C正确。
D.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下一胎是男孩的概率只有50%.D错误。
故选:C。
人类的性别是由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父亲产生的精子的类型,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
9.【答案】D
【解析】解:A、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中共需20张蓝色椭圆形纸片,代表精子。20张红色椭圆形纸片,代表卵细胞,A正确;
B、从信封中抓取纸片时应当做到随机性,代表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具有随机性,B正确;
C、每次取完纸片并记录后,需要将纸片放回去,混匀后再取,以保证每次取纸片的概率是相同的,C正确;
D、由于纸片数量少,偶然性大,因此每个学习小组的实验数据并不是都能说明出生孩子的性别比例为1:1,D错误。
故选:D。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的遗传以及探究实验的要求和特点。
10.【答案】C
【解析】解:A、由于存在环境影响的原因,有时基因组成虽然相同,但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如橘子只适宜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后,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味道、色泽的性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北方的温度低,不适于橘子的生长,这是环境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而导致的,故A正确。
B、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可能增大。故B正确。
C、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血友病、色盲、白血病、先天性聋哑等都属于常见的遗传病。而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属于营养物质缺失,不属于遗传病。故C错误。
D、伞藻嫁接实验:将带有细胞核的伞帽嫁接到另一伞藻后,表达出的是含有细胞核的伞藻的性状,说明细胞核含有伞藻的遗传信息,进一步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故D正确。
故选: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1.【答案】D
【解析】解: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父母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一个显性一个隐性。假设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遗传图解如图:从图解中可以看出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几率是75%。
故选:D。
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两个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2.【答案】C
【解析】解:ABD、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患白化病的儿子、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杂交水稻产生的高产性状,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爱美女士手术后形成的高鼻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爱美女士手术后形成的高鼻梁。
故选:C。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3.【答案】D
【解析】解:ABC、火腿肠、方便面、水果罐头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ABC不符合题意;
D、制馒头或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会使馒头和面包暄软多孔,D符合题意。
故选:D。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14.【答案】A
【解析】解:A、冷冻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A错误;
B、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适当加入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B正确。
C、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C正确。
D、制作泡菜要创造无氧的环境,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氧气的进入,D正确。
故选:A。
(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2)食品安全是指:购买安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
(3)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为了防止杂菌的影响,先将牛奶煮沸杀死其中的杂菌;
(4)制作泡菜要创造无氧的环境,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熟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解答】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因此,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奶牛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奶牛,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C符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解:“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属于细胞工程,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莉”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可以克隆生物的组织器官或生物体。故选项C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克隆技术的含义,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
对于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较广泛的,应重点掌握。
17.【答案】A
【解析】解;转基因食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往往要比同类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不用或少用农药,因而减少或消除农药对食品的污染,而大家都知,农药残余过高一直是现在食品安全的大问题。抗病害转基因作物能抵抗病菌的感染,从而减少了食物中病菌毒素的含量。应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改变某些食物的致敏成分,使得对这些食物过敏的人也可以放心地食用。但是1999年,美国康耐尔大学研究者报道,用涂有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从而引发了转基因玉米对生态环境的安全问题。尽管有人指出,这项实验是有意不模拟自然环境所进行的非选择性实验,同时,转基因玉米中的杀虫晶体蛋白Cry IA的特异毒杀对象是鳞翅目害虫,因此,属鳞翅目昆虫的斑蝶受到Bt蛋白的影响也不难理解。这两件事情引发了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争论。因此应该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防范转基因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是必要的、转基因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威胁和负面影响。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转基因技术。解答时可以从转基因的概念、安全性和忧虑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8.【答案】D
【解析】解:AC、癌症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因此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AC正确;
B、导致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B正确,
D、癌症并不可怕,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是预防,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D错误。
故选:D。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
熟记癌症的发病原因及危害是解题的关键。掌握预防癌症发生的措施。
19.【答案】C
【解析】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图中甲为一患传染病的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属于传染源。蚊子是传播此传染病的生物媒介,所以属于传播途径。
故选:C。
此题考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在做此类题时,一定要注意区别:病原体与传染源;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这几个概念,平时做题时最容易出错,属于易错点。
20.【答案】B
【解析】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胃酸能够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属于胃粘膜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的体液中的吞噬细胞;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都属于第三道防线。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三道防线的组成.解答时可以从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乍一看,胃液应该属于第二道防线,其实不然,必须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才属于第二道防线.而胃液不属于体液,体液是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液体.
21.【答案】变态 蛹 2 胚盘 无性
【解析】解:(1)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因此图甲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D受精卵、A幼虫、B蛹和C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图乙中若D表示家蚕的受精卵,则B表示家蚕发育过程的蛹期。
(3)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胚盘,内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4)图丁属于扦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变态;
(2)蛹;
(3)2胚盘;
(4)无性生殖。
图甲中,M是蝗虫、家蚕和青蛙的共同特点,图乙中,D表示受精卵,则A表示幼虫、B表示蛹、C表示成虫,图丙中,1卵壳、2胚盘、3卵黄、4卵白。图丁是扦插。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青蛙、鸟类、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
22.【答案】120 人工呼吸 呼吸道 脉搏 ②
【解析】解:(1)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是指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胸外心脏挤压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心脏跳动,维持血液循环,最后使病人恢复心跳的一种急救技术,适用于触电、溺水、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心脏停止的病人也伴随着呼吸停止,因此在做心脏挤压时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病人的肺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促进呼吸中枢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主呼吸。
(2)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图2的操作是为了畅通呼吸道;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通过看、试鼻翼扇动或胸部起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通过试测心跳或脉搏判断有无心跳。
(4)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②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故选:C。
故答案为:(1)120;人工呼吸
(2)呼吸道
(3)脉搏
(4)②
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
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成人及儿童均为100次/分。
掌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是关键。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