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八年级(下)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12.0分)
探索微观世界离不开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使用低倍物镜 B. 光线较暗时要用大光圈
C. 下降镜筒时侧视物镜 D. 调节反光镜改变物像大小
沙漠中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储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这说明( )
A. 生物依赖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与环境无关 D. 生物适应环境
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 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 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 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 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面对突发情况,以下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后,再实施人工呼吸
B. 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
C. 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D. 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病人,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帮助其服药并拨打“120”
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 )
A. 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 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C. 馒头、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
D. 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健康是人的生存之本,下列关于健康的生活叙述错误的是( )
A. 拥有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B. 吸烟和酗酒都会对青少年身体产生危害,因此青少年不要吸烟和喝酒
C. 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变质延长保存时间,添加的标准应该逐步降低
D. 毒品不仅危害个人,还危害家庭和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远离毒品
与人体相比,油菜植株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系统 B. 器官 C. 组织 D. 细胞
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为组织。下列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 保护组织 B. 神经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结缔组织
硒沙瓜甘甜可口,“甜味”主要来自西瓜细胞结构中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核
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
B. 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C. ③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 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仔细观察番茄的果肉,我们可食用的最有营养的果肉属于( )
A. 保护组织 B. 机械组织 C. 输导组织 D. 营养组织
下列有关蘑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蘑菇是一种大型的真菌
B. 蘑菇没有根,一部分菌丝深入土壤里吸收现成的有机物
C. 蘑菇口味鲜美,采集的野生蘑菇可以随意享用
D. 蘑菇也是用孢子繁殖的一类低等生物
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
A. 蟋蟀 B. 蜘蛛 C. 蜻蜓 D. 蜜蜂
下列可以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生物的是( )
A. 草履虫 B. 疟原虫 C. 眼虫 D. 酵母菌
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由少到多的是( )
A. 门~纲~属~科 B. 纲~属~目~科
C. 门~纲~目~种 D. 纲~科~目~种
下列连线不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主要特征的是( )
A. 海带-有根和叶的分化 B. 葫芦鲜-有茎和叶的分化
C. 油松-有种子无果实 D. 小麦-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
①体表有羽毛 ②前肢为翼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心脏四腔 ⑤体温恒定 ⑥卵生、体内受精。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的叙述,准确的是( )
A. 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 B. 由骨骼、骨骼肌组成
C. 由骨骼、骨连接、骨骼肌组成 D. 由骨、骨连接、肌腹组成
将鸡蛋敲破,蛋清和蛋黄流进培养皿,可发现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两端各有一条白色的带,它们分别是( )
A. 细胞核、卵白 B. 卵细胞、卵白 C. 胚盘、系带 D. 卵细胞、系带
沉溺于网络游戏,会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曲度增加不能恢复原状,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
A. 角膜 B. 晶状体 C. 玻璃体 D. 视网膜
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可能是( )
A. 耳廓 B. 咽鼓管 C. 鼓膜 D. 半规管
绿色植物能够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它依靠的是( )
A. 呼吸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光合作用 D. 吸收作用
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 原始海洋 B. 原始大气 C. 原始森林 D. 原始陆地
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 学会用火 B. 直立行走 C. 在地面生活 D. 使用天然工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0分)
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观了省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与农作物有关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属于初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______。(写一个即得分)在该食物网中,最初的能量来源于 ______。
(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属于______,二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______。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微生物)属于 ______。
(3)该人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______和 ______流动的。
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起到积极作用,优生优育再次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话题。下面这对夫妇男为双眼皮,女为单眼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母亲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
A.22条常染色体+XY B.22条常染色体+Y C.22条常染色体+X D.22对常染色体+XY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假如一个性状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决定这个性状
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3)遗传学上把单眼皮和双眼皮称为一对相对性状。已知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若乙图是控制女孩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则父亲、母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4)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双眼皮男孩的几率是______。
(5)若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这种性状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2020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制备疫苗。
(1)新冠肺炎由 ______引起的。
(2)患者发现后立即收入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其目的是 ______;此外还应对公共场所、厕所等场所喷洒消毒药物,其目的是 ______。
(3)正在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中,注射疫苗这一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讲是为了 ______,从免疫角度讲,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______,导致体内产生 ______,从而使机体获得 ______免疫。
(4)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 ______和 ______的特点。
(5)由于学校和教室都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请你就如何预防新冠肺炎写一条建议(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 ______。
中学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加强锻炼,健康成长是每个中学生都需关注的.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试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
(1)家人为九年级的学生准备的午餐是大米饭、家常豆腐和清炖羊肉.豆腐、羊肉中的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中最终被消化成 ______ ;米饭经人体消化道消化后主要是在 ______ 处被吸收的.该同学认为这顿午餐营养结构不够均衡,建议家人如果再增加一盘 ______ (填:食谱名称),营养更合理.
(2)中学生用脑多,活动量大,身体又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时期,保持合理营养,健康饮食格外重要.结合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你认为中学生怎样做可使饮食更有利于健康?(答出一点即可) ______ .
(3)体育课上一些同学正在进行长跑,他们大口地喘气.老师提醒同学们用鼻呼吸,口微张只作辅助,原因是鼻腔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温暖、湿润和 ______ .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在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处进行 ______ ,这时流经此处的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 .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来自 ______ .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和排出尿液的过程可称为 ______ .
(4)某同学因尿液中检测出一些蛋白质和血细胞,医生诊断为“急性肾炎”.该同学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脏中的 ______ .正常情况下健康同学在原尿形成尿液的过程中,能被重新全部吸收和大部分吸收是物质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正确;
B、光线较暗时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正确;
C、下降镜筒时侧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正确;
D、调节反光镜可改变视野的明暗程度,不能改变物像的大小,D错误。
故选:D.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贮藏水分,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是仙人掌对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
故选:D。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3.【答案】D
【解析】解: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都不属于生态系统;
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其它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都不属于生态系统;
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其它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都不属于生态系统;
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D。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4.【答案】C
【解析】解:A、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A正确;
B、煤气中毒是因为空气中缺氧,一氧化碳的含量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应该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B正确;
C、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
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D正确。
故选:C。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5.【答案】D
【解析】解:我们所吃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所以我们应均衡的摄取这些营养物质,本着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的原则,只有D项营养物质比较全面。
故选:D。
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而全面。
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
6.【答案】C
【解析】解:A、拥有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正确;
B、吸烟和酗酒都会对青少年身体产生危害,因此青少年不要吸烟和喝酒,正确;
C、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变质延长保存时间,添加的标准应该逐步降低,错误;
D、毒品不仅危害个人,还危害家庭和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远离毒品,正确;
故选:C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熟练掌握健康的概念,就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7.【答案】A
【解析】解:油菜是绿色开花植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是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与人相比油菜植株没有系统。
故选:A。
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
掌握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区别。
8.【答案】A
【解析】解:植物的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输导组织有输送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具有支持作用。
动物体的组织: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
故选:A.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二者的主要组织不能混淆,动植物的组织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明确人体的主要组织及其作用。
9.【答案】C
【解析】解: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存在一些酸甜苦辣的物质及色素,叫细胞液,硒沙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硒沙瓜细胞的液泡中。
故选:C。
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液泡、细胞膜等,液泡里面有细胞液,细胞液内溶解多种物质,带有甜味、酸味、辣味的物质位于液泡中的细胞液中.
熟悉液泡中细胞液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①过程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正确;
B、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正确;
C、③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而不是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错误;
D、②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正确。
故选:C。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
11.【答案】D
【解析】解:组织是由众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近的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体。
A、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果实的表表面如番茄的果皮,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机械组织,具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B不符合题意;
C、输导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主要分布在叶脉、根、茎和果柄中;番茄的果肉,里面有一些“筋络”,这些“筋络”属于输导组织,C不符合题意;
D、营养组织,具有制造、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分布在叶肉、果肉中;番茄的果肉是营养组织,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主要组织及功能,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植物的主要组织及功能是考试的重点,要好好掌握,动物的主要组织及功能的内容在考试中也经常出现,也要注意。
12.【答案】C
【解析】解:A: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象伞柄)、菌褶(菌盖的下面)三部分组成,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
B:蘑菇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蘑菇大多数可以食用,但是有的蘑菇有毒,如毒蝇鹅膏有剧毒,一旦食用有生命危险。因此采摘野生蘑菇,要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才能进行。
D:菌褶的表面长有许许多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因此蘑菇用孢子繁殖后代。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蘑菇。解答时可以从蘑菇的结构。营养、生殖、与人类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有的蘑菇有毒。
13.【答案】B
【解析】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触角一对,复眼一对,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如蝴蝶、蜻蜓和蝗虫、蜜蜂、蟋蟀等,而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四对步足,只有单眼没有复眼属于蛛形纲,和昆虫等都具有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等特征都属于节肢动物.
故选:B
本题考查昆虫的主要特征,可以和蛛形纲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比较.
掌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眼虫可作为环境监测水域内有机物增多、污染的生物指标,以确定污染的程度。此外,眼虫还具有耐放射性的能力,许多放射性物质对其生活,繁殖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可以用来净化水的放射性物质。
故选:C。
众所周知,地衣、苔藓等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特别敏感,可以作为指示植物,在自然界中也有监测环境污染的指示动物.
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多了解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动物的知识.
15.【答案】C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种单位最小,他们相似程度最多,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就最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物种最多,共同特征最少,个体间差异最大。
故选:C。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16.【答案】A
【解析】解: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根是假根,无输导组织,B正确;
C、油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因此裸子植物无果实,C正确;
D、小麦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D正确。
故选:A。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等器官,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用种子繁殖后代。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大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
明确各类植物的结构及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A
【解析】解:①体表有羽毛 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②前肢变为翼,适于飞行生活。这一点也与其它动物不同,如哺乳动物是体表被毛,但不是羽毛;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适于飞行,这点也是其它动物所不具有的;而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等不属于鸟类所特有的特征。
故选:A。
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心脏四室,体温恒定等。
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8.【答案】B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
A、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故不符合题意。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故符合题意。
C、骨骼就是由骨和骨连接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牵引着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因此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只依靠肌腹来运动是不行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的。
19.【答案】C
【解析】解: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胚盘两端各有一条白色的带叫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
故选:C。
如图鸟卵的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卵壳。
蛋黄即鸡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鸡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
明确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20.【答案】B
【解析】 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因此晶状体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原状会形成近视眼。
故选:B。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
21.【答案】C
【解析】解: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的位置和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鼓膜的作用。
22.【答案】C
【解析】解: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储存能量),可以看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所以我们应多植树造林。
故选:C。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据此答题。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要掌握,可以和呼吸作用比较理解。
23.【答案】A
【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故选:A。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此题考查了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原始海洋。
24.【答案】B
【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故选:B。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
25.【答案】7 农作物→人 人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生产者 竞争关系 分解者 食物链 食物网
【解析】解:(1)图中食物链有:杂草→虫→鸡→人、杂草→鸡→人、杂草→牛→人、农作物→虫→鸡→人、农作物→鸡→人、农作物→人、农作物→牛→人,因此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7条食物链,其中与农作物有关的食物链有:农作物→虫→鸡→人、农作物→鸡→人、农作物→人、农作物→牛→人,人、鸡、牛都属于初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最初的能量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都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杂草、农作物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等,因此二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竞争关系。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属于分解者;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
故答案为:
(1)7;农作物→人;人;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2)生产者;竞争关系;分解者;
(3)食物链;食物网。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
26.【答案】C Y Bb bb 25% 不能
【解析】解;(1)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母亲正常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2+X。
(2)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
从图中看出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Y染色体上。
(3)由题干可知,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受基因B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受基因b控制。这对夫妇男为双眼皮,女为单眼皮。双眼皮父亲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BB或Bb,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bb;通过乙图可以看出女孩的基因组成为bb,并且她的这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母亲的基因是bb。
(4)从(2)解答的性别遗传图解图可知,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各是50%.所以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根据(3)的解答,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双眼皮的几率是50%。
所以,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双眼皮男孩的几率是50%×50%═25%。
(5)通过手术变成双眼皮,而体内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她的双眼皮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其原因是她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C;
(2)Y;
(3)Bb;bb;
(4)25%;
(5)不能。
(1)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4)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7.【答案】新型冠状病毒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 抗体 特异性 传染性 流行性 勤洗手、佩戴口罩、开窗通风等
【解析】解:(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2)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对公共场所进行撒药、消毒,其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3)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较多看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抗体,获得的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4)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5)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对于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常采取的预防措施:人与人之间保持1.5米的距离;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佩戴口罩等,都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新型冠状病毒;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抗原;抗体;特异性;
(4)传染性;流行性;
(5)勤洗手、佩戴口罩、开窗通风等。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掌握传染病的概念、特点、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及抗原、抗体及免疫类型等基本知识即可解答此类题目。
28.【答案】氨基酸;小肠;炒豆角;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清洁;气体交换;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组织细胞;排泄;肾小球;葡萄糖;水
【解析】解:(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进入小肠,被彻底消化和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米饭中主要含有糖类,清炖羊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少量油脂和无机盐,家常豆腐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水、无机盐,缺少维生素,因此应当加一盘烧豆角.
(2)健康饮食要注意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青少年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3)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同时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气体经过肺后,氧气进入了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经呼吸道呼出体外,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呼吸作用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的,产生了二氧化碳.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和排出尿液的过程可称为排泄.
(4)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某肾炎患者尿检后发现原尿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里
故答案为:(1)氨基酸; 小肠;炒青菜(或炒豆角、炒青椒、拌菠菜、拌黄瓜、拌西红柿等,只要答出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蔬菜做法即得分);
(2)一日三餐,按时就餐;
(或不偏食,不挑食;或不暴食暴饮;或饥饱适当;或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的能量 分别占30%、40%、30%;或每天饮足量的水,少喝碳酸饮料;或坚持吃早餐;或每天饮食中适量多补充一些含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3)清洁; 气体交换;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组织细胞;排泄;
(4)肾小球;葡萄糖; 水.
(1)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以及各种消化液都参与食物的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
(3)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4)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多,要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