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西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月份)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依靠肉质足缓慢爬行的动物是( )
A. 水螅 B. 蚯蚓 C. 蝗虫 D. 蜗牛
有关如图几种动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都有外骨骼 B. 都是左右对称
C. 身体都分节 D. 都是无脊椎动物
鸟类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猫头鹰是捕鼠健将
B. 啄木鸟有“森林医生”之称
C. 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没有多大作用
D. 家禽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肉,还可以为制药和服装工业等提供原料
小狗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每天会到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小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 B. 社会行为 C. 学习行为 D. 防御行为
下列不是社会行为重要特征的是( )
A.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 有的群体中形成等级 D. 群体中成员数量很多
在油菜开花的季节,蜂民会放养许多蜜蜂。此举除了采集蜂蜜之外还可以( )
A. 促进开花 B. 帮助传粉 C. 维持生态平衡 D. 生物防治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 空肠弯曲菌 B. 香菇 C. 流感病毒 D. 黄曲霉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
A. 孢子生殖 B. 出芽生殖 C. 分裂生殖 D. 有性生殖
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 1600 B. 25600 C. 400 D. 无法计算
日常生活中,在夏季会发现脏衣服放一段时间后上面长了“绿毛”,这些“绿毛”是( )
A. 细菌 B. 病毒 C. 霉菌 D. 青苔
银耳色美味香,它一般用秸秆或棉子培育,据此可知银耳细胞中不含( )
A. 细胞壁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质
制作蘑菇的孢子印时,能看到孢子印排列成( )
A. 直线形 B. 环形 C. 放射状 D. 无规则形
早餐店的师傅每天早上都要制作大量的馒头,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需要的微生物是( )
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根霉菌 D. 曲霉菌
人们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是为了( )
A. 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B. 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C. 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D. 将牛奶变成酸奶
下列不属于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是( )
A. 丹毒 B. 小麦叶锈病 C. 玉米黑瘤粉病 D. 棉花枯萎病
下列有关地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衣就是陆地的衣服
B. 地衣生长在旧墙壁、树千或岩石上
C. 地衣呈灰绿色
D.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的是( )
A. 艾滋病病毒 B. 结核杆菌 C. 曲霉菌 D. 肺炎双球菌
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经研究,下列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是( )
A. 动物病毒 B. 绿脓杆菌噬菌体
C. 植物病毒 D. 烟草花叶病毒
在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中,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将甲瓶的瓶颈打破,瓶口竖直向上,乙瓶保持S形的曲颈,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 氧气的有无 B. 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C. 微生物的有无 D. 烧瓶容量
青霉的形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是青霉的根、茎、叶
B. 青霉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 青霉用种子进行繁殖
D. 在青霉的培养液中可以提取青霉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图甲动物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 ______,二是能在水中 ______。图中③所示器官的名称是 ______。
(2)图乙动物与飞行相适应的呼吸结构是肺和 ______;它的身体呈 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3)有助于提高图丙动物摄食能力的结构特点是牙齿分化为 ______和白齿。
(4)从体表特点分析,图丁动物的皮肤 ______,只适合在水域及其附近生活;图戊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的 ______,可减少 ______蒸发,适合在 ______上生活。
截至2020年9月,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际社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不能 ______,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 ______大类,其中,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______病毒。
(2)新型冠状病毒与其他生物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它靠图中[______](填序号)中的______,利用细胞内的 ______,制造出新的病毒。
(3)疫情期间有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服用了抗生素后,发现症状并没有减轻,原因是抗生素是由某些 ______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但它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长和 ______。
(4)自2020年8月下旬开始,各地大中小学、幼儿园陆续错时错峰开启2020年秋季学期。为预防新冠肺炎,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回答1条即可)
如图是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图中的[②]______;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______]_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______。
(3)细菌没有 ______,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020年秋季开学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做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上的细菌和真菌。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
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上盖,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某上轻压下,盖上盖,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上盖,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A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 ______号,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B组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2)小明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小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需要这一步,理由是确保 ______唯一。
(3)如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将一只蜗牛放在透明的玻璃板上,发现蜗牛伸展出肉质的足慢慢向前运动,并且在其运动后的玻璃板上会留下黏液的痕迹,说明蜗牛依靠肉质足缓慢爬行。
而水螅和蚯蚓没有足,蝗虫不是肉质足。
故选:D。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游泳、跳跃、飞翔等.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总起来说都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
2.【答案】D
【解析】解:A、图中的水螅、蜗牛都没有外骨骼,A错误;
B、图中的水螅是辐射对称,B错误;
C、图中的水螅和蜗牛身体不分节,C错误;
D、图中的水螅、蚯蚓、蜜蜂、蜗牛、蜘蛛的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D。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
掌握各种动物类群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猫头鹰是捕鼠健将,正确。
B、啄木鸟啄食农业害虫,有“森林医生”之称,正确。
C、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物质循环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错误。
D、家禽不仅能为人提供肉、蛋等食,还可以为制药和服装工业等提供原料,正确。
故选:C。
家禽不仅能为人提供肉,蛋等食,还可以为制药和服装工业等提供原料;家禽的粪便是优良的农家肥料;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鸟类可促进物质循环等。
了解鸟类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是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小狗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每天会到规定的地方大小便,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学习训练获的学习行为.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方面来切入.
关键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
5.【答案】D
【解析】解:ABC、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都属于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D、群体中成员数量很多不是社会行为的特征。
故选:D。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6.【答案】B
【解析】解:在油菜开花的季节,蜂民会放养许多蜜蜂,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粘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油菜的产量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故选:B。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有:能维持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
了解虫媒花的特点,知道植物让蜜蜂采食花粉的目的也是为了招引其前来为其传粉。
7.【答案】A
【解析】解:A、空肠弯曲菌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符合题意。
BD、香菇、黄曲霉都是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D不符合题意。
C、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比如细菌;细胞内有成形细胞核的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8.【答案】C
【解析】解: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N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N×2n个。
9.【答案】A
【解析】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分裂了4次,因此100个细菌,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100×24═1600(个)。
故选:A。
细菌以分裂分式生产新的个体,1个变2个,2个变4个,假如细菌30秒分裂一次,3分钟后,共分裂了6次,由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可总结公式为:细菌个数×2的t次方(t为分裂次数).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一个细菌分裂N次后细菌的个数是1×2N.
10.【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在温暖的环境中,橘子中水分充足,有很多有机物,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使桔子发霉,形成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因此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稍大而厚,可见衣物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
故选:C。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据此解答。
了解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条件,掌握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结合题意,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11.【答案】C
【解析】解: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这种生活方式为自养。
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这种生活方式为异养。
根据题意,银耳用秸秆或棉籽培育,故是利用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故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故选:C。
根据自养和异养的定义进行分析。
异养生活方式是由于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能自养的生物细胞内有叶绿体。
12.【答案】C
【解析】解:蘑菇属于真菌,由菌柄、菌盖、菌褶等部分组成,制作孢子印时将菌盖的菌褶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扣上玻璃杯保湿。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的孢子组成的。几天后取走玻璃杯和菌盖,用放大镜观察孢子印,孢子印的颜色呈褐色,呈放射状。
故选:C。
蘑菇属于大型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大型伞菌的子实体由菌柄、菌盖、菌褶等部分组成,菌柄起支持菌盖和输送养分的作用,菌盖是菌褶着生的地方,菌褶是放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是产生孢子的场所。
掌握蘑菇的结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
故选:B。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4.【答案】B
【解析】解:在酿造和制作面包时,酵母菌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还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可见B正确。
故选:B。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据此作答。
理解制馒头和面包的原理,平时注意收集相关的食品制作的例子。
15.【答案】A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有的真菌寄生在玉米、小麦、棉花等植物的体内,使之患小麦叶锈病、玉米黑粉病、棉花枯萎病。链球菌是一种致病性的细菌,能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故丹毒不属于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故选:A。
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但有的细菌、真菌等对人类是有害的,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使生物患病,据此答题。
明确细菌、真菌等与人类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呈灰绿色,生长在旧墙壁、树千或岩石上,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
故选:A。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合作、共生和寄生等。
理解掌握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A
【解析】解:病毒是一类形态十分微小的生物,形态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所以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
故选:A。
病毒的形态比细菌小得多,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放才能看。据此解答。
病毒是形体最微小的一类微生物,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
18.【答案】B
【解析】解:绿脓杆菌属于细菌,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就是专门侵染细菌细胞的病毒,故为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
故选:B。
病毒根据侵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专门侵染动物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细胞的病毒叫做细菌病毒,又叫做噬菌体。
本题考查了病毒的分类,病毒分类的依据是根据侵染细胞的不同。
19.【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上可知,甲乙两组的区别是甲组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组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微生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掌握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此题的关键点: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不是瓶颈的曲直。
20.【答案】D
【解析】解:A、图中①孢子,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A错误。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营腐生生活,B错误。
C、青霉属于真菌,靠孢子来繁殖后代,C错误。
D、青霉菌是一种真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D正确。
故选:D。
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体内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青霉的结构特点。
21.【答案】敌害 呼吸 尾鳍 气囊 流线 门齿 裸露 鳞片 水分 陆地
【解析】解:(1)鱼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维持鱼体的平衡,能靠游泳来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②用鳃呼吸。③是尾鳍,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2)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用肺呼吸,气囊协助肺完成呼吸以外,还具有减轻比重,减少内脏、肌肉之间的摩擦以及散热等作用。
(3)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4)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只适于在水域及其附近生活,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完成;扬子鳄的体表有鳞片,可减少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
故答案为:(1)敌害;呼吸;尾鳍。
(2)气囊;流线。
(3)门齿。
(4)裸露;鳞片;水分;陆地。
图甲中①背部,②背鳍,③尾鳍,④鳃盖,⑤胸鳍,⑥腹鳍,⑦臀鳍,⑧侧线;图乙家鸽属于鸟类;图丙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图丁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图戊属于爬行动物。
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独立生活 三 动物 没有细胞结构 ② 遗传信息 物质 真菌 繁殖 出门戴口罩、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等
【解析】解:(1)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新冠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某些真菌能产生抗生素,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只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无效。所以疫情期间有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服用了抗生素之后,发现症状并没有减轻。
(4)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预防新冠,建议出门戴口罩、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等。
故答案为:(1)独立生活;三;动物。
(2)没有细胞结构;②;遗传信息;物质。
(3)真菌;繁殖。
(4)出门戴口罩、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等。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3)图中①蛋白质外壳,②遗传物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病毒的分类。
23.【答案】细胞膜 ① DNA 细胞核 叶绿体
【解析】解:(1)细菌细胞结构中,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①]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3)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故答案为:(1)细胞膜
(2)①DNA;细胞核
(3)叶绿体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图中,①DNA、②细胞膜、③细胞质。
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2 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 笔帽上的细菌和真菌 变量 不同环境中一般都有细菌和真菌
【解析】解:(1)1号和2号,3号和4号均为对照实验,A组实验的变量是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B组实验的变量是笔帽上的细菌和真菌。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是不对的,为了保证变量唯一,这一步是必须做的。
(3)三天后观察实验现象,图中1和3号有大量真菌,2和4 号几乎没有,说明不同环境中有细菌和真菌。
故答案为:(1)2;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笔帽上的细菌和真菌。
(2)变量。
(3)不同环境中一般都有细菌和真菌(或教室中和笔帽上都有细菌和真面)。
细菌、真菌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因此通过实验,发现空气中、笔帽上都存在细菌和真菌,该实验步骤是四步: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是不同的。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