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包括( )
A. 倒退运动 B. 游泳 C. 漂浮 D. 奔跑
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蜈蚣不同的是( )
A. 蜗牛 B. 螃蟹 C. 蛇 D. 大雁
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了很多启发,发明了很多东西,下列人类发明的工具中,哪一项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的( )
A. 船 B. 锯子 C. 雷达 D. 吊车机械臂
行走是动物适应何种环境的运动方式呢?( )
A. 水环境 B. 陆地环境 C. 空中 D. 任何环境
下列动物和其运动方式匹配错误的是( )
A. 鱼——游泳 B. 青蛙——跳跃 C. 鸵鸟——飞行 D. 大雁——飞行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运动系统的组成( )
A. 心脏 B. 骨 C. 骨骼肌 D. 骨连结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骨的主要组成结构( )
A. 骨髓腔 B. 骨髓 C. 骨质 D. 骨膜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因为老年人的骨( )
A. 有机物多于,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B. 有机物少于,骨的弹性小,硬度大
C. 有机物多于,骨的弹性小,硬度大
D. 有机物少于,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每块骨骼肌是一种(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人体的各种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下列关于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系统只具有运动的作用
B. 脱臼是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C. 幼年时,骨髓呈黄色,具有造血功能
D. 骨松质较骨密质有较强的抗压力
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结构是( )
A. 骨松质 B. 骨密质 C. 骨膜 D. 骨髓
如图所示的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骨连结,它属于( )
A. 关节
B. 不活动的骨连结
C. 半活动的骨连结
D. 骨骼
在躯体运动中发挥杠杆作用的结构是( )
A. 关节 B. 骨 C. 骨骼肌 D. 肌腹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蚯蚓走迷宫 B. 海豚钻火圈 C. 蜘蛛结网 D. 小狗算算术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 B. 公鸡报晓这一行为可遗传给后代
C.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 D.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差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 乌贼喷墨汁 B. 两只狗争夺骨头
C. 一群狼围攻羊群 D. 小狗撒尿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研究主要运用观察法的是( )
A.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B.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C.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D. 法布尔对昆虫行为的研究
在做出如图所示的动作时,上臂肌肉的状态是(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D.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下列选项中属于骨骼的是( )
A. 肱骨 B. 尺骨 C. 桡骨 D. 手骨
骨膜内的哪种结构可以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
A. 神经 B. 血管 C. 成骨细胞 D. 软骨层细胞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0分)
长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结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④中的 ______与感觉有关。
(3)①②都属于 ______,②的腔隙中容纳着 ______。
(4)骨坚硬的特性和骨中的 ______有关,骨韧性的特性和骨中的 ______有关。
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是 ______,与关节的 ______性有关。
(2)[2]是 ______,[5]是 ______,二者合称 ______。
(3)[4]是关节囊,与关节的 ______性有关。
(4)[3]是 ______,其中的滑液可以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其中屈肘和伸时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 ______,②是 ______。
(2)如图一所示,做屈肘动作时,①处于 ______状态,②处于 ______状态。(均选填“收缩”或“舒张”)
(3)如图二所示,做伸肘动作时,①处于 ______状态,②处于 ______状态。(均选填“收缩”或“舒张”)
(4)当手臂自然下垂时,①和②都处于 ______状态。(选填“收缩”或“舒张”)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涡虫行为”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步:光
第二步:电击
第三步:光紧接着电击
第四步:第101次只有光
(1)第一步,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呈舒展状态;第二步,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涡虫会收缩身体。涡虫的这些行为都是 ______,这种行为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2)第一步和第二步涡虫所处的环境比第三步的环境 ______(选填“简单”或“复杂”),先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100次,涡虫在强光下也会收缩身体,涡虫的这种行为是 ______。
(3)通过此实验,证明 ______行为是建立在 ______行为的基础上的。
(4)请再列举出两种动物先天性行为的例子: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水生动物受环境的影响,它们的运动方式有:爬行、游泳、倒退、漂浮等。奔跑是陆生生物的运动方式。
故选:D。
水生动物有很多,包括鱼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它们的形态各异,但由于在水中受水生环境的影响,它们的运动方式有:爬行、游泳、倒退、漂浮等,但在水生动物中鱼类占主要位置,它们的运动器官是鳍,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游泳。
知道水生动物水中受水生环境的影响,所以主要的运动方式为游泳。
2.【答案】D
【解析】解:蜈蚣属于节肢动物,靠足爬行。蜗牛、螃蟹、蛇生活在陆地上,在陆地上爬行,大雁用翼飞行。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等,据此答题。
掌握动物的运动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蝙蝠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雷达。因此,雷达研制所依据的仿生学原理是“蝙蝠的回声定位”。
故选:C。
仿生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熟知仿生的原理以及常见的仿生技术的应用。
4.【答案】B
【解析】解:游泳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在陆地上生活方式主要有奔跑、跳跃(青蛙)、行走、爬行(蛇)、蠕动等,而昆虫具有翅、鸟类具有翼等能够在空中飞行,以适应广阔的空间生活。
故选:B。
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等方式。
本题考查了动物运动的方式,题目较易。
5.【答案】C
【解析】解:鱼生活在水里,运动方式是游泳;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鸵鸟生活在陆地上,是一种不能飞的鸟,也是现存最大的鸟,运动方式是奔跑;大雁的前肢变成翼,运动方式是飞行,故C错误。
故选:C。
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本题考查了动物运动的方式,要理解掌握。
6.【答案】A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骨连结包括关节、半活动连结和不活动连结,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心脏属于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
故选:A。
人和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7.【答案】A
【解析】解: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
故选:A。
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8.【答案】B
【解析】解: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时期 骨成分的含量 骨的物理特性
无机物 有机物
儿童少年期 少于2/3 多于1/3 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骨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2/3 约占1/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多于2/3 少于1/3 弹性小、硬脆易骨折
从表格中看出,老年人骨骼中无机物多于2/3,有机物少于1/3,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超过2/3,骨硬度大。
故选:B。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9.【答案】C
【解析】解:骨骼肌两端是乳白色的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肌肉组织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所以一块骨骼肌属于器官。
故选:C。
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要理解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根据骨骼肌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B
【解析】解: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运动系统具有运动、支持、连接作用,A错误。
B、脱臼主要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此时关节无法正常活动,称之为脱臼,B正确。
C、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C错误。
D、骨密质大部分集中在骨干,它致密而坚硬,抗压力强。骨松质主要在长骨两端的内部,它疏松而呈蜂窝状,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D错误。
故选:B。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2)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
(3)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
(4)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
明确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故选:C
此题考查骨膜的结构和作用。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把握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2.【答案】A
【解析】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或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结;有的是半活动的,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结;有的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如膝关节、肘关节,下肢的等。如图所示的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骨连结,它属于关节。
故选:A。
骨连结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关节属于能活动的连结。
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骨连接的三种形式,关节属于活动的连结。
13.【答案】B
【解析】解: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选:B。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明确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关系即能正确答题。
14.【答案】C
【解析】解:蚯蚓走迷宫、海豚钻火圈、小狗算算术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C。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5.【答案】D
【解析】解:A、鹦鹉学舌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公鸡报晓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这一行为可遗传给后代,B正确。
C、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这些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C正确
D、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D错误。
故选:D。
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各种行为的特点。
16.【答案】A
【解析】解:A、乌贼喷墨汁属于防御行为。
B、两只狗争夺骨头属于攻击行为。
C、一群狼围攻羊群属于社会行为。
D、小狗撒尿是领地行为。
故选:A。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防御行为概念、特点。
17.【答案】D
【解析】解:A、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错误。
B、廷伯根,现代行为生物学奠基人之一。1907年4月15日生于荷兰海牙。自幼对博物,特别是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主要通过实验法对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进行研究,错误。
C、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说明小野雁的行为发生或变化,属于实验法。错误。
D、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研究昆虫行为的方法是观察法。正确。
故选:D。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等.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18.【答案】A
【解析】解:如图所示的动作是一个屈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故选:A。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9.【答案】D
【解析】解:手骨是由多块骨通过活动的骨连结连接而成,属于骨骼。
肱骨、尺骨、桡骨等都分别是一块骨,没有骨连结。
故选:D。
人体的骨有很多块,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人体骨骼可分为三大部分:头骨、躯干骨、四肢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骨骼和骨的区别。
20.【答案】B
【解析】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骺骨软骨层(成年后骨化成骨)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故选:B。
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
把握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1.【答案】骨密质 骨松质 骨髓 骨膜 神经 骨质 骨髓 钙盐 有机物(骨胶蛋白)
【解析】解:(1)图中①骨密质,②骨松质,③骨髓,④骨膜,⑤血管,⑥骨髓腔,⑦关节软骨。
(2)(3)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骨质包括①骨密质和②骨松质。在人的骨松质空隙中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4)骨质中有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
故答案为:
(1)骨密质;骨松质;骨髓;骨膜。
(2)神经。
(3)骨质;骨髓。
(4)钙盐;有机物(骨胶蛋白)。
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图中所示的结构分别是:①骨密质,②骨松质,③骨髓,④骨膜,⑤血管,⑥骨髓腔,⑦关节软骨。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识图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2.【答案】关节软骨 灵活性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面 牢固性 关节腔
【解析】解:(1)1是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
(2)关节面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
(3)4是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将相邻的两骨牢固地两节起来。
(4)3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小摩擦,使关节运动灵活。
故答案为:(1)关节软骨;灵活性。
(2)关节头;关节窝;关节面。
(3)牢固性。
(4)关节腔。
观图可知:1关节软骨,2关节头,3关节腔,4关节囊,5关节窝。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23.【答案】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舒张
【解析】解:(1)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2)(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图中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4)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同时舒张。
故答案为:
(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2)收缩;舒张。
(3)舒张;收缩。
(4)舒张。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4.【答案】先天性行为 简单 学习行为 学习 先天性 鸟类营巢孵卵 蜜蜂采蜜
【解析】解:(1)“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呈舒展状态;第二步,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涡虫会收缩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种反应是一种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第一步和第二步涡虫所处的环境比第三步的环境简单,先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100次,涡虫在强光下也会收缩身体,这是涡虫学习得到的行为,所以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3)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4)动物的先天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营巢孵卵、哺乳动物幼崽吮吸乳汁等,这些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
(2)简单;学习行为。
(3)学习;先天性。
(4)鸟类营巢孵卵;蜜蜂采蜜。(合理即可)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咽肠组成的消化系统无肛门。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3)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扁形动物的特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特点以及学习行为的建立过程。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