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第二初级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下列各种环境中,最适于霉菌生长的是( )
A. 潮湿的粮食堆 B. 干燥的皮鞋上
C. 潮湿的沙土地 D. 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下列生物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甲肝病毒 D. 蘑菇
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
A. 供给氧气 B. 提供有杋物 C. 提供二氧化碳 D. 促进物质循环
与细菌菌落相比,真菌菌落的特点是( )
A. 菌落较小,呈青绿色
B. 菌落较小,光滑黏稠
C. 菌落较大,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 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利用细菌制作的食品是( )
A. 米酒 B. 豆腐 C. 馒头 D. 酸奶
泡菜是一种特色小吃,酸奶是有益的酸性乳品,这是利用何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
A. 酵母菌 B. 霉菌 C. 甲烷细菌 D. 乳酸菌
香菇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下列有关香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单细胞生物 B. 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细胞无细胞壁
护士给病人在注射药物时,先用酒精棉球擦拭皮肤,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使药水顺利进入体内 B. 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C. 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和真菌 D. 使药物尽快被人体吸收
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酱离不开霉菌 B. 人类肠道中的细菌都是有害的
C. 真菌能产生抗生素 D. 细菌和真菌能引起食品腐败
往玻璃瓶中装入摇匀的糖水和酵母,在瓶口套上小气球,把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主要是因为瓶中产生了( )
A. 水蒸气 B. 二氧化碳 C. 酒精 D. 氧气
依据杀死细菌和真菌的原理进行保存的食品是( )
A. 咸蛋 B. 香菇干 C. 巴氏鲜奶 D. 熏肉
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酿酒时要常开盖,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 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 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对患者大量使用
D. 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2009年4月份以来,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流感在全球多国暴发。下列对病毒描述正确的是( )
A. 不含遗传物质 B. 能独立生活 C. 都会使人得病 D. 没有细胞结构
培养新冠病毒时,应选用( )
A. 冷却的牛肉汤 B. 活的鸡胚
C. 固体的培养基 D. 含有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C.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D.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以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它
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主要目的是( )
A. 给每一种生物一个不同的名称
B. 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 可以根据分类弄清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
D. 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下列不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的是( )
A. 根 B. 花 C. 果实 D. 种子
田里有许多种蔬菜:黄瓜、西红柿、大白菜、胡萝卜、辣椒等,同时辣椒也有许多不同的品种,这分别体现出( )
A. 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
B. 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
2012年4月间,洞庭湖水域发现十多条江豚死亡,据调查现存江豚数量比大熊猫还少,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一旦江豚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
A. 经漫长的年代江豚会再进化出现 B. 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 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 D. 渔业生产将受到极大损失
以下不属于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建立濒危动物繁殖中心 B. 建立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 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 D. 放宽引进国外物种限制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是5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5种生物都没有叶绿体,故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 ______。这5种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ABCD,一类包括E,则分类的依据是 ______。ABCD中,C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原因是 ______。
(2)C生物能够通过 ______快速产生新个体,并且能形成芽孢,故能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A常常通过 ______快速繁殖新个体。用放大镜观察B时发现,B的颜色实际是其结构[______]______的颜色。
(3)图中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有 ______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有 ______。
(4)E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 ______组成,所以,该类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 ______,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单位是 ______,生物之间所含有的共同特征最 ______,生物体间的差异最 ______;生物种类最少的单位是 ______,生物之间所含有的共同特征最 ______,生物体间的差异最 ______。
(2)梅花鹿与马鹿、蟹、牛、青蛙之间的亲缘关系,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
(3)梅花鹿与牛在分类等级上有 ______个相同的单位,它们分别是 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微生物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0毫升牛奶。三个锥形瓶同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冷却后取出,做如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瓶中的牛奶先腐败变质。通过镜检,发现甲瓶中有大量的微生物,而其他两瓶中均难发现微生物。
序号 甲 乙 丙
加入的物质 50毫升牛奶 50毫升牛奶 50毫升牛奶
瓶口的处理 不处理 消毒棉球塞住 不处理
温度 25℃ 25℃ 5℃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目的是 ______。
(2)甲瓶和乙瓶相比较,说明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在食品中大量 ______。
(3)瓶中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为 ______(填“寄生”或“腐生”)。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者,对生态系统的 ______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甲瓶和丙瓶这一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说明微生物的生存需要 ______。
(5)乙瓶和丙瓶 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 ______。
(6)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霉菌在水分充足并且营养物质丰富的条件下繁殖速度较快。
A、潮湿的粮食堆上既有水分和空气又有营养物质,故霉菌最容易生长,故符合题意;
B、干燥的皮鞋上缺乏水分,故霉菌不容易生长,故不符合题意;
C、潮湿的沙土地缺乏营养物质,故霉菌不易繁殖,故不符合题意;
D、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缺乏充足的空气,故霉菌不容易生长,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霉菌适合生长的条件是水分和空气充足并且营养物质丰富进行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霉菌繁殖所需要的条件,即充足的水分、空气和物质。
2.【答案】B
【解析】解: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不符合题意;
B、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符合题意;
C、甲肝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不符合题意;
D、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如图所示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结构,是一道基础性题目,比较容易解答。
3.【答案】D
【解析】解: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腐生性微生物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
故选:D。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4.【答案】D
【解析】解:真菌菌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因此与细菌菌落相比,真菌菌落的特点是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故选:D。
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菌落的概念和特点。
5.【答案】D
【解析】解:米酒、馒头的制作用酵母菌,制作豆腐不需要细菌真菌,酸奶的制作需要乳酸菌,属于细菌。
故选:D。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6.【答案】D
【解析】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它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制作泡菜时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据此解答.
关键点: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7.【答案】B
【解析】解: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因此属多细胞生物而不是属单细胞生物,错误;
B、蘑菇是真菌,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正确;
C、蘑菇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是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
D、蘑菇是真菌,细胞有细胞壁而不是无细胞壁,错误.
故选:B
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真菌的特征.
8.【答案】C
【解析】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因此用酒精棉球擦拭将扎针处的皮肤,可以杀灭皮肤上的细菌或真菌。
故选:C。
此题考查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和酒精有杀菌作用.
9.【答案】B
【解析】解:A、制酱要用到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A正确.
B、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一般不致病,但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人们在大肠杆菌中转入合成胰岛素的基因,可以生产人们需要的胰岛素,这是对其的利用方面,B错误.
C、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C正确.
D、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D正确.
故选:B
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
有的真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如足癣、灰指甲等就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但有的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可以酿酒、蒸馒头、做面包等益.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菌、真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0.【答案】B
【解析】解:如图是发酵现象的实验图,玻璃瓶中装入摇匀的糖水和酵母,瓶口用气球套住,在实验中,加入的酵母菌会分解水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气泡,所以气球会鼓起来.
故选:B
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关键点: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11.【答案】C
【解析】解:A、咸蛋咸度大,水分小,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B、香菇干水分少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C、巴氏鲜奶采用的是巴斯消毒法,依据杀死细菌和真菌的原理进行保存的食品
D、熏肉水分少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故选:C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食品腐败的原因和食品贮存的方法.
12.【答案】D
【解析】解:A、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酿酒时不能常开盖,错误。
B、利用醋酸菌来制作醋,错误。
C、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但不能大量使用,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错误。
D、腌肉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腌肉等食品采用的是腌制法,通过过多的盐分渗出水分,增加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正确。
故选:D。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酿酒用到酵母菌等。
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13.【答案】D
【解析】解:A、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的,含有遗传物质,故A说法错误;
B、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故不能独立生活,故B说法错误;
C、病毒按侵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植物病毒,不会使人得病,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不会使人得病,只有专门侵染动物的病毒才会使人得病,故C说法错误;
D、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只有侵染动物细胞的病毒才会使人得病。
本题考查了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4.【答案】B
【解析】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培养SARS病毒时”,应选用“活的鸡胚”。
故选:B。
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以复制方式增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以及营养方式.
15.【答案】D
【解析】解:A、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A正确;
B、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B正确;
C、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C正确;
D、新型冠状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所以必须用活细胞才能培养,如鸡胚;D错误。
故选:D。
除病毒外,其它的微生物的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从功能上看,细胞能独立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代谢的基本单位,具有分裂、遗传的功能,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除病毒外,最小的生物体为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虽然个体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与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功能混淆而造成知识性错误.
16.【答案】B
【解析】解: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史,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层次的、能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这样就有利于人们认识生物,了解各个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掌握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为更广泛、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方便。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史,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层次的、能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
解答的关键是知道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
17.【答案】A
【解析】解: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生物,生物学家依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了分类。
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各种器官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因为花果的形态比较稳定,不易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异.
生物分类的有关知识要灵活把握。
18.【答案】A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田里有许多种蔬菜:黄瓜、西红柿、大白菜、胡萝卜、辣椒等”体现物种的多样性;“辣椒也有许多不同的品种”体现遗传的多样性。
故选:A。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9.【答案】C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因此,如果江豚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及其拥有的基因资源,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保护生物对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0.【答案】D
【解析】解:A、人们有时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不符合题意。
C、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据此答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
21.【答案】异养 有无细胞结构。 无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生殖 出芽生殖 ② 孢子 ABCD ABD 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解析】解:(1)细菌、真菌、病毒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E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酵母菌、青霉,细菌和蘑菇,它们共有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所以这5种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ABCD,一类包括E,分类的依据是有无细胞结构。
(2)C是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A是酵母菌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B青霉菌是一种真菌,为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青绿色其实是其结构②孢子的颜色。
(3)A酵母菌、B青霉,C细菌和D蘑菇,它们共有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C细菌无成型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4)E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专门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自身的遗传物质,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故答案为:(1)异养;有无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
(2)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3)ABCD;ABD。
(4)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
如图所示A是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液泡,没有叶绿体,①是细胞核;B是青霉,②是孢子,③是直立菌丝,f是营养菌丝;C是细菌,④遗传物质;D是蘑菇,⑤是菌盖;E是病毒。据此解答。
理解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是关键。
22.【答案】界 少 大 种 多 小 马鹿、牛、蛙、蟹 3 界、门、纲
【解析】解:(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种类最多的单位是界,其中生物之间所含有的共同特征最少,生物体间的差异最大;生物种类最少的单位是种,其中生物之间所包含的共同特征最多,生物体间的差异最小。
(2)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梅花鹿与马鹿都属于鹿科,梅花鹿与牛都属于哺乳纲,梅花鹿与青蛙同属于脊椎动物门,与蟹同属于动物界。界比门大,门比纲大,因此梅花鹿与马鹿、蟹、牛、蛙之间的亲缘关系,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是:马鹿、牛、蛙、蟹。
(3)人类的分类---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目:灵长目…从图中看出,梅花鹿所属的分类单位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所以梅花鹿与人在分类阶层上相同的单位是界、门、纲。
故答案为:(1)界;少;大;种;多;小。
(2)马鹿、牛、蛙、蟹。
(3)3;界、门、纲。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差异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种是最小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差异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生物的分类知识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理解和掌握。
23.【答案】杀菌 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腐生 分解 物质 温度 适宜的温度 不能 有两个变量 低温冷藏
【解析】解:(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目的是杀菌。
(2)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与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甲瓶和乙瓶比较,说明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3)瓶中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为腐生,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图中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说明细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想探究的问题是细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5)乙和丙有两个变量温度和细菌的有无,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6)一段时间后,甲先变质。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藏、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保存食品时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低温冷藏和经过高温灭菌的巴氏消毒法。
故答案为:
(1)杀菌
(2)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3)腐生;分解;物质
(4)温度;适宜的温度
(5)不能;有两个变量
(6)低温冷藏
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