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单元测试(2012.11.26)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58分)
1.下列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是 ( )
A.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B.根据月食时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C.登上“神舟六号”从太空中观察 D.在地上插一根竹杆,观察杆影长度的变化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为两年,目前运行正常。酒泉(39.44°N、 98.31°E)位于上海(31°N、121°E)的什么方位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以下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
A.亚洲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浙江省政区 D.温岭政区图
4.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形状是 ( )
A.经线形状是半圈,纬线形状是圆圈 B.经线、纬线均是半圈
C.纬线形状是半圈,经线形状是圆圈 D.经线、纬线均是圆圈
5.右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 )
A.西经20°,北纬20° B.东经20°,北纬20°
C.西经20°,南纬20° D.东经20°,南纬20°
6.有人从某地出发,先向北行走3千米,再向西行走3千米,假如再向南走3千米,此人竟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请问:此人的出发点是地球的 ( )?
A.中纬度 ????????? B.赤道 ????????????? C.北极点 ????????? D.南极点
7.西半球在: ( )
?A.本初子午线以西到180°经线?????
B.160°E以东到20°W之间
C.180°经线以西到0°经线???????? ???
D.20°W以东到160°E之间。
8.读图,回答:? 图甲地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A.A点与B点??????B.C点与D点 C.A点与D点??????D.B点与C点
9.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
A.0°,0°?? ?????????????B.0°,180° ????? ????? C.0°,160°E?? ???????? D.0°,20°W
10.地球按l∶200000000的比例尺制成地球仪,则地球仪的赤道周长为 ( )
A.2米??? ??????????????? B.20厘米??? ?????????? C.80厘米??? ?????????? D.8米
11.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B.一千万分之一
C.1/200000?????????????????????????? ? D.1/2000000
12.小红想在笔记本上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宜的是( )
A.1/40000?? ????? ???B.1/80 000 C.1:2000 000 ??????????????D.1:4000
13.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 )
A .变质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
14.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石(岩)属于 ( )
A.变质岩 B.岩浆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15.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 )
A.平原??? ?????????????? B.丘陵??? ??????????????? C.高原??? ?????????????? D.盆地
16.地壳的厚度为 ( )
A.33千米 B.大于岩石层厚度 C.等于岩石层厚度 D.小于岩石层厚度
17.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 )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18.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5月12日,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埃特纳”火山喷发……下列关于火山和地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 D.地震发生时躲到高楼和高压线下避险
19.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杀”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 )
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
D.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
20.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形成唐家山特大偃塞湖,经党和政府的努力,终于消除这一巨大隐患,唐家山偃塞湖形成的原因不是 ( ) A.地震诱发 B.滑坡 C.地形破碎、坡度大 D.河流侵蚀
21.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主要是 (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④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是 ( )
A.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B.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C.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变大 D.采石场发现弯曲的岩层
23. 下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 )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24.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25.向北运动的板块使青藏高原隆升并向东运动,导致位于横断山区高山深谷的汶川县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了强烈地震。结合下图回答问题。“向北运动的板块”是指( )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
26.读材料:小明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为了安全,老师出示一张等高线图(如左下图),并强调安全事项,请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图上你可以看出山顶A的海拔高度是 ( )
A.400米???? ?????????? B.500米以上?? ??????? C.400—500米之间?? D.600米
27.右上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对图中各地地形的不正确叙述是 ( )
A.①为山谷 ???????????? B.②为鞍部??????????????? C.P为山顶? ???????????? D.③为山脊
28.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一千多人死亡。
(1)从地形要素看,图Ⅰ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Ⅱ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29.①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②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 (填①或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
30.读地球的部分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B点位于赤道)。
(1)请你在图中描画出0°经线。
(2)如果相邻经线、相邻纬线的间隔都是15°,
那么A点的经纬度是???? ?????。
(3)A、B、C、D、E五点位于西半球的有 ,
位于南半球的有 ,
位于中纬度的有
3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CD处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2)图中A点的海拔是 米,
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度较陡的线路是 (AB线路或CD线路)。
(4)图中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米.
(5)在图中用虚线标出一处最明显的山谷的位置.若此处有河流,其流向是 。
32.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 _板块。(填代号和名称)
(2)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珠穆朗玛峰的升高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
我国台湾地震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有关板块构造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地表可分为七大板块
?B.板块内部比较活跃,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对稳定
?C.板块挤压处常形成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D.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4)红海从裂谷到海洋是因为哪两个板块张裂而成(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58分)
1.D 2.D 3.D 4.A 5.A 6.D 7.B 8.C 9.C 10.B 11.B 12.D
13.B 14.A 15.C 16.D 17.D 18.D 19.C 20.D 21.A 22.C 23.A
24.C 25.B 26.C 27.D 28(1)B (2)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29.(1)粉笔在视线范围内不消失;
(2)粉笔自下而上在视线中先后消失;
② 球面(或曲面)
30.(1)见右图
(2)东经45°,北纬30°
(3)A C D。
31.(1)陡崖 山脊
(2)300 600-700
(3)AB
(4)800
(5)由东北流向西南
32.(1)⑤太平洋板块
(2)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或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3)C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