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兰溪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有一种水生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这种动物最有可能属于( )
A. 腔肠动物 B. 扁形动物 C. 环节动物 D. 软体动物
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某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其结果是蚯蚓将会( )
A. 运动加快 B. 运动变慢 C. 不动 D. 死亡
蝗虫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 )
A. 身体分节 B. 体表具有外骨骼
C. 具有刚毛 D. 体内有脊柱
下列动物中,不具有外骨骼的是( )
A. 蜗牛 B. 蜘蛛 C. 蝗虫 D. 蜈蚣
下列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呈辐射对称
B.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
D.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地球上生存着千姿百态的动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B. 狗可协助人们进行刑侦、导盲等工作
C. 河蚌、乌贼等软体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
D. 狼群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发展构成威胁,应大量捕杀
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图中序号各自代表的特征,正确的是( )
A. Ⅰ代表体温恒定和陆地生活
B. Ⅱ代表体表被毛和卵生
C. Ⅲ代表有脊柱和牙齿分化
D. Ⅳ代表有脊柱和用肺呼吸
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构③内的滑液,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
B. 结构②包裹着关节周围,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C. 结构⑤是关节头,可以使关节灵活运动
D.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单手投篮时需完成伸腕、屈腕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投篮时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节
B. 投篮动作是由一块骨骼肌在起作用
C. 骨的移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D. 必须是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完成
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D.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兔吃草,把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了物质循环
B. 黑斑蛙等蛙类捕食暝蛾、稻暝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C. 松鼠储存松子,使植物顺利繁殖后代,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渡渡鸟灭绝后,300年内,毛里求斯岛上最珍贵的树──大颅榄树就再也没有种子发过新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 )
A. 取食其种子减少其数量 B. 产生粪便供树生长
C. 为其种子催生萌芽有利 D. 保护大颅榄树不被其他动物伤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 ______呼吸。
(2)B是一种农业害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 ______,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3)C的幼体生活在 ______中。
(4)D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 ______,其呼吸一次可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与其体内的结构 ______(填结构名称)有关。
(5)与D相比,E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______。
如图的国画名叫《他日相呼》,为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所画。齐白石老人发现小鸡得到蚯蚓时不会谦让和共享,而是互相争夺,但长大后,得到食物就会互相呼唤。此画的寓意为:美德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历练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______组成。
(2)鸡属于鸟类,鸟类身体大多呈现______,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体温______;从呼吸方式来看,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为______。
(3)鸡蛔虫是鸡体内常见的一种寄生虫,与人蛔虫相同,鸡蛔虫也属于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多______,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消化道______。
(4)鸡羽虱是鸡身上的另一类寄生虫,它属于节肢动物,因此,可以推测出鸡羽虱的体表有坚硬的______和分节的______。
生命在于运动。图一、二、三分别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是 ______;从结构层次上来看,A属于 ______。
(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______内的滑液和 ______(填数字)。
(3)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①]______处于 ______状态。请写出图三中的关节名称:______(至少写出2个)。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的特征,因此题干中的动物属于腔肠动物。
故选:A。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此题考查了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属于基础考查。
2.【答案】D
【解析】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后,凡士林不透水,不透气,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其结果是蚯蚓将会窒息死亡。
故选:D。
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蚯蚓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体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答案】A
【解析】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蝗虫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节。
故选:A。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蝗虫和蚯蚓的结构特征,分别属于那类动物。
4.【答案】A
【解析】解: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有贝壳,不具有外骨骼,A符合题意;
BCD、蜘蛛、蝗虫、蜈蚣都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软体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或贝壳退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节肢动物的特征和软体动物的特征。
5.【答案】B
【解析】解: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正确;
B、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表有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特征,B错误;
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C正确;
D、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D正确;
故选:B。
(1)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水蛭、蚯蚓等都属于环节动物。
(3)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
(4)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掌握各动物的特征是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蚯蚓在土壤中蠕动能疏松土壤,蚯蚓的粪便排在如让中能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净化环境的作用,A正确;
B、狗可协助人们进行刑侦、导盲等工作,B正确;
C、河蚌、乌贼等软体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C正确;
D、狼群虽然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发展构成威胁,也不应大量捕杀,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D错误。
故选:D。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人类健康与动物的关系;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衣着原料;动物是传播花粉的使者。
掌握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I是蝾螈和麻雀的共同点,蝾螈是变温动物,麻雀是恒温动物二者都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
B、II是麻雀和狗的共同点,蝾螈体表无毛,卵生;狗体表被毛和胎生,B错误;
C、III是狗和蝾螈的共同点,麻雀和狗都属于脊椎动物,麻雀的口腔内没有牙齿,狗的牙齿有了门齿和臼齿的分化,C错误;
D、IV是麻雀、蝾螈和狗的共同点,都属于有脊柱动物,都用肺呼吸,D正确。
故选:D。
观图可知:I是蝾螈和麻雀的共同点,II是麻雀和狗的共同点、III是狗和蝾螈的共同点,IV是三者的共同点,解答即可。
仔细分析三种动物的特点,结合分析选项和题意,应该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8.【答案】C
【解析】解:A、③关节腔内滑液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正确。
B、②关节囊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正确。
C、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表面覆盖⑤关节软骨,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错误。
D、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正确。
故选:C。
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关节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9.【答案】B
【解析】解:A、小脑能够维持身体平衡,因此,投篮时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节,A正确;
B、每一个运动都是需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B错误;
C、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C正确;
D、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D正确。
故选:B。
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
10.【答案】B
【解析】解:A、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故不符合题意;
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此项说法错误,故该项符合题意;
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故不符合题意;
D、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动物还形成等级。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1.【答案】D
【解析】解: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兔吃草,把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了物质循环,A正确。
B、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黑斑蛙等蛙类捕食暝蛾、稻暝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B正确。
C、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C正确。
D、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D错误。
故选:D。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2.【答案】C
【解析】解:渡渡鸟吃大颅榄树的果实,果实在渡渡鸟的消化道中经过消化把果皮消化了,种皮也受到一部分消化,种子被排出体外后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因此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其种子催生有利萌芽。
故选:C。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3.【答案】鳃 外骨骼 水 翼 气囊 胎生、哺乳
【解析】解:(1)A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B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起保护和支持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3)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D鸟类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5)E狗属于哺乳动物,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提高后代的成活率。D是卵生。
故答案为:
(1)鳃。
(2)外骨骼。
(3)水。
(4)翼;气囊。
(5)胎生,哺乳。
A属于鱼类、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鸽属于鸟类,E狗属于哺乳动物。
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体节 流线型 恒定 双重呼吸 细长 有口有肛门 外骨骼 足和触角
【解析】解:(1)蚯蚓是环节动物,蚯蚓的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2)鸡属于鸟类,鸟类身体大多呈现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
鸟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鸡蛔虫也属于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多细长,呈线性,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
(4)鸡羽虱是鸡身上的另一类寄生虫,它属于节肢动物,因此,可以推测出鸡羽虱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足和触角。
故答案为:(1)体节;
(2)流线型;恒定;双重呼吸;
(3)细长;有口有肛门;
(4)外骨骼;足和触角。
(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
(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圆柱形,不分节,体壁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简单,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4)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环节动物、鸟类、线形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5.【答案】肌腱 器官 关节腔 ⑤ 肱二头肌 收缩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解析】解:(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遇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包括肌腱和肌腹,图一中A骨,B肌腱。一块骨属于器官。
(2)关节的结构与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特性相适应,其中与关节牢固性相关的结构是图中②关节囊。关节面上覆盖着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3)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人体上肢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故答案为:(1)肌腱;器官。
(2)关节腔;⑤。
(3)肱二头肌;收缩;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至少写出2个)。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二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图三中①肱二头肌。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