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必修3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必修3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30 12: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仔细理会?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避匿(  )  (2)刎颈(  )  (3)肉袒(  )  (4)叱之(  )思路解析:要注意形声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加强记忆。?
答案:(1)nì (2)wěn (3)tǎn (4)chì??
2.填空。?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     (原名     ),作者     ,字子长,是     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创造的     体体例,与     体、     体和纪事本末体并称“历史散文四大体式”。?
思路解析:识记并积累一定数量的文学常识,既有助于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也有利于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由于这类题目的能力要求一般较低,解答时在熟记的基础上细心书写就行了。?
答案:《史记》 《太史公书》 司马迁 西汉 纪传体 编年体 国别体?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位在廉颇之右   (         )?
(2)蔺相如固止之  (         )?
(3)卒相与欢(         )??
思路解析:本题需要解释的词语,课文或加有注释,或根据语境的提示能够推导出来,设置本题的目的在于检查预习效果,养成认真阅读注释,借以理解课文的习惯。?
答案:(1)上,指职位高。(2)坚决。(3)最终,终于。?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本来。?
B.顾吾念之  顾:回头看。?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D.相如引车避匿  引:掉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徒以口舌为劳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不如因善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徒慕君之高义也 徒以吾两人在也?
3.选出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A.您认为廉将军还是秦王(厉害)??
B.诸位认为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厉害)??
C.您看重廉将军还是秦王??
D.诸位看重廉将军还是秦王??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A.我所以做这件事,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啊!?
B.我这样做的原因,是认为国家的事急,个人的仇怨在后!?
C.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啊!?
D.我所以做这件事,是认为国家的事急,个人的仇怨在后!?
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写廉颇与蔺相如由不和到交欢。廉颇不甘心位于蔺相如之下,散布恶言,而蔺相如则采取躲避的态度。??
B.蔺相如不畏威势赫赫的秦王,但对廉颇却一再退让,这是因为他认识到廉颇拥有强大的兵权,不可硬碰。?
C.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廉蔺交欢写的虽是内部的事,但矛盾冲突十分激烈。蔺相如采用退让的办法,正确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冲突。?
1.思路解析:B项中“顾”应解释为“但是,只是”。?
答案:B?
2.思路解析:A项两个“之”,前者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为代词,意为“我”。B项两个“以”,前者为介词,意为“凭借”;后者为介词,意为“因为”。C项两个“因”,前者为介词,意为“趁机”;后者为介词,意为“经由,通过”。D项两个“徒”,均为副词,意为“只是”。?
答案:D?
3.(1)思路解析:翻译时要正确体现固定结构“孰与”的译法:“与……,孰……”,意为“和……相比,谁更……”。?
答案:B?
(2)思路解析:选择译文时,要注意对“所以”“先”“后”等词语意思的落实和判别。?
答案:C?
4.思路解析:B项“蔺相如不畏威势赫赫的秦王,但对廉颇却一再退让”是反衬蔺相如胸怀的宽大。?
答案:B?
?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且庸人尚羞之?
A.而相如廷叱之?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使人先表澭水?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之者?
思路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廷”为名词活用作状语;C项“表”为名词活用作动词;D项“谬”为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答案:B?
2.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的区别。?
(1)拜为上卿??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思路解析:文言文中经常有古今异义字或词,阅读和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来理解,平时要加强积累记忆。?
答案:(1)拜:古义,授予官职;今义,多表示敬意的礼节或敬辞。?
(2)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目的地,与“来”向对。?
3.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负
秦贪,负其强(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
(2)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
相如引车避匿(     )?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一词多义字的掌握情况。文言文里有许多重要的实词,根据不同的语境,其意义也相应发生变化,要准确记忆,灵活把握。?
答案:(1)负:依仗,凭借;背着。(2)引见,延请;牵,拉,引申为掉转。?
4.文中写蔺相如与舍人的矛盾冲突,其作用是(  )?
A.借舍人之口写廉颇与蔺相如“争列”。?
B.借舍人之口表现舍人的愚昧无知。?
C.借舍人之口反衬蔺相如胸怀的宽大。?
D.借舍人之口衬托蔺相如的智勇双全。?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A项与课文内容完全相反;B项的看法片面过激;D项的内容与选文无关。?
答案: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卒。?
论曰:崔瑗之称平子曰“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斯致可得而言欤!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故思引渊微,人之上术。《记》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量斯思也,岂夫艺而已哉?何德之损乎!?
赞曰:三才理通,人灵多蔽。近推行算,远抽深滞。不有玄虑,孰能昭晰??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张衡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善属文              属:连接,连缀。?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尚,不俗。?
C.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阴:暗中,暗地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事:官员到职工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子卿尚复谁为乎      ②必为汤武笑?
C.①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②而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而无骄尚之情      ②何德之损乎?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去结交庸俗之人,也无意出世为官。?
B.张衡精于机械方面的巧思,致力于天文、气象的研算,因此被皇帝征召,于是他更精心于钻研这方面的学问。?
C.张衡研制成浑天仪后,又研制成了候风地动仪,根据里面设置的机关,可以测定地震的发生及方位。?
D.永和初年,张衡出京做河间相前,预先打听到河间的奸邪豪右,上任前将他们一举收擒,河间从此安宁了。?
8.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两段评述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晔援引崔瑗的话,对张衡在天文气象、机械研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B.范晔援引《礼记》的话,指出张衡所取得的技艺源于他品德的高尚。?
C.范晔认为张衡借助天地之灵气,研究出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是时代的豪杰。?
D.范晔推究张衡天文方面技艺的高深得益于他对事物悠远深邃的思考。?
5.思路解析:“雅”在这里的意思是“平素、向来”。?
答案:B?
6.思路解析:B项“为”的意思分别是:介词,表目的;介词,被。C项“其”的意思分别是:代词,他;语气词。D项“之”的意思分别是: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A?
7.思路解析:张衡是到任后才收擒当地的不法之徒的。?
答案:D?
8.思路解析:范晔认为,即使天地的灵气也比不上张衡的聪明智慧。所以C项是错的。?
答案:C?
9.(2005年福建高考试题)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字。)?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动,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这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思路解析:导语用于新闻报道的开头,概括介绍消息的内容、背景等。所以要拟定导语,就要对新闻的主要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其次对语言要求很严格,一定要实事求是。本文介绍了一些欧洲科学家发现了系外行星,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又跟踪观测了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最后确定是一颗系外行星。?
参考答案: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
10.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
横批:                   ?
思路解析: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注意对偶辞格、语句形式等要与上联一致,内容相符,另外要避免表达上的失误。?
参考答案: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