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17: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
A. 动脉和神经 B. 静脉和动脉
C. 动脉和静脉 D. 动脉和毛细血管
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 ②是物质交换场所
C. 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 ③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寻找毛细血管最简便的方法是看(  )
A. 管壁厚薄 B. 流速快慢
C. 血液的颜色 D. 红细胞单行通过
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 肺动脉 B. 主动脉 C. 肺静脉 D. 上下腔静脉
判断出猪心左右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
A. 手捏心室壁 B. 将心脏切开 C. 手捏心房壁 D. 向心脏内灌水
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
A. 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B. 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 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D. 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心脏瓣膜向一个方向开放,使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心房→心室→静脉 B. 心室→心房→动脉
C. 心室→心房→静脉 D. 心房→心室→动脉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B. ②是最大的血细胞
C. ③是最小且不规则的血细胞 D. ①和②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某人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高于正常值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红蛋白 D. 血小板
下列关于人体输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 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C. 父母的血一定能输给自己的孩子
D. 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同,可能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并堵塞毛细血管的情况
如图,将等量的新鲜动物血液分别注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B.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C.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
A. 左心房和左心室 B. 右心房和右心室
C. 左心房和右心室 D. 右心房和左心室
如图,从某人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流经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为(  )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③④②①
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的时间是(  )
A. 先肺循环后体循环 B. 先体循环后肺循环
C. 两者同时进行 D. 不能确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图1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图2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1中的编号①血管是 ______ 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 ______ .
(2)图2中的X气体是 ______ ,Y气体是 ______ .
(3)图2中的血液是在 ______ 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 ______ 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观察心脏结构,回答问题:
(1)心脏四个腔的名称:二是 ______,三是 ______。
(2)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名称:
【①】是 ______,【③】是 ______。
(3)在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结构,叫做 ______。
(4)如果对心脏进行灌注实验,若向【⑦】内注水,则水将从【______】______流出。
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8的结构中,属于动脉的是 ______(填序号)。
(2)血液由2流出,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做 ______,血液由4流出,经7、8至1的循环途径叫做 ______。
(3)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______血变成 ______血。
(4)从图中A处扩散到肺泡的气体是 ______。
(5)某人患中耳炎需口服药物,则该药物第一次到达心脏是心脏的【______】______。
(6)考场上,大脑飞速运转,需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至少需要经过心脏 ______次。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致。医生可以根据脉搏诊断疾病。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分寸、关、尺三部按察,掌后高骨处定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切脉必须在病人安静后才进行,病人手臂平放,手掌向上,医生用食、中、无名指的指尖分别平按在寸、关、尺三个部位,用力则由轻到重,用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手法,体会脉象的情况,来诊断病情。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动脉和静脉。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脉搏以及静脉的特点。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脉搏的概念以及知道血管的分布特点。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血管的类型和特点。关于血管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列表对比几种血管的特点掌握。解题关键是熟知血管的类型和特点。
【解答】
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如下表:
血管类型 概念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据图可知,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因此,①动脉中血流速度最快;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是物质交换场所。故 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毛细血管的特点,难度不大,掌握毛细血管内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寻找毛细血管最简便的方法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故选:D。
4.【答案】B
【解析】解:心脏的结构如图所示: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故选:B。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各腔与血管的连接。
5.【答案】A
【解析】解: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体循环路线:左心室收缩把血压入主动脉,然后有各级动脉进入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进行的是路程最远的体循环,需要的压力大;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把血压入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经过气体交换后,最后汇集成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经过的路径比较短,需要的压力较小.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要厚.
所以判断心脏的左右侧,可用手捏心室的壁,较厚的一侧是左心室,较薄的一侧是右心室.
故选:A.
心房的血流入心室,压力较小,心室的血压入动脉,路程相对而言较远一些,需要的压力较大,左心室把血液射入主动脉,进行路程最远的体循环,与此相适应是左心室的壁最厚,产生的压力最大,这样才能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据此解答.
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6.【答案】D
【解析】解: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输送血液路程最长,收缩力最强,所以肌肉最发达,壁也最厚。
A:左心室中的血液是通过主动脉送运到全身各处去。故不符合题意。
B:右心室中的血液是通过肺动脉输送到肺部去。故不符合题意。
C:右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故不符合题意。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及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在心脏的四腔中,左心室的心壁是最厚的。这是因为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其路程长,需要较大的动力。只有心肌发达才能提供大的动力,所以左心室的心壁是最厚的。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应理解记忆。
7.【答案】D
【解析】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即心房→心室→动脉。
故选:D。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
关键是掌握心脏里瓣膜的作用。
8.【答案】D
【解析】解:A、①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正确。
B、②白细胞的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细菌,正确。
C、③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正确。
D、①②③三种血细胞中只有②白细胞有细胞核,错误。
故选:D。
血液由血浆和细胞壁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
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故选:B
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要明确道血细胞异常的病症。
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和保护,人患炎症白细胞就会增多吞噬病菌。
10.【答案】C
【解析】解:A、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正确。
B、在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是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正确。
C、子女的血型一定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但不一定与父母的相同,故父母的血不一定能输给自己的孩子。错误。
D、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同,可能会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并堵塞毛细血管的情况。正确。
故选:C。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解答即可。
关键点:熟练掌握输血的原则、血型的决定因素等。
11.【答案】D
【解析】解:A、A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血液出现凝固现象,分为血清和血块,而不是血浆和血块,错误;
B、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血液出现凝固现象,分为血清和血块,而不是血清和血细胞,错误;
C、C试管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而不是血清和血块,错误;
D、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分为血浆和血细胞,正确。
故选:D。
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很薄的一层是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一层是暗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血液凝固后分为血清和凝块。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自血管内抽出,放入试管中,不加抗凝剂,则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胶冻,凝血块收缩,其周围所析出之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清;如图所示:
关键知道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会分为三层,即: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
【解答】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A
【解析】解: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流的是静脉血;因为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开始体循环,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经体循环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如图所示:
故选:A。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动脉血,右心流静脉血,简称为左动右静。
14.【答案】D
【解析】解: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沿血液循环流经心脏各腔的顺序如图所示: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故选:D。
如图:心脏有四个腔:1左心室、2左心房、3右心房、4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据此解答。
解答该题时宜联系血液循环的示意图。
15.【答案】C
【解析】解: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收缩,分别把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始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的循环路线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同时要知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时间是一致的。
左心室压入主动脉和右心室肺动脉血量是相同的,并且是同时进行的。
16.【答案】静脉 薄 氧气 二氧化碳 毛细 一
【解析】解:观察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血管是静脉,②血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
(1)动脉和静脉的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如图所示:静脉血管管壁薄,动脉血管里血流速度快.
(2)红细胞携带的氧气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处与血红蛋白分离,扩散到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利用氧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图示中的气体扩散方向可知:X是氧气,Y是二氧化碳.
(3)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故答案为:(1)静脉;薄
(2)氧气;二氧化碳
(3)毛细;一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其特点适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管的特点.
17.【答案】左心室 右心房 主动脉 肺静脉 瓣膜 ② 肺动脉
【解析】解:(1)识图可知:一是左心房、二是左心室、三是右心房、四是右心室。
(2)①主动脉与左心室连通,③肺静脉与左心房连通。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4)如图所示:
若向[7]上腔静脉内注水,则水从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流出。
故答案为:(1)左心室;右心房。
(2)主动脉;肺静脉。
(3)瓣膜。
(4)②;肺动脉。
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一是左心房、二是左心室、三是右心房、四是右心室;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③是肺静脉、④是动脉瓣、⑤是房室瓣、⑥是下腔静脉、⑦是上腔静脉。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结合图示进行解答。
18.【答案】5、7 肺循环 体循环 动脉 静脉 氧气 1 右心房 2
【解析】解:(1)图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肺动脉;6肺静脉;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图中,血液由血液由2右心室射出,流经5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6肺静脉回到3左心房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血液由血液由4左心室射出,流经7主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8上下腔静脉回到2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
(3)图一中,血液从M流到N处,在组织处发生了物质交换,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4)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叫做肺循环;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5)某人患中耳炎需口服消炎药,药物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该药物首次到达病变部位的路线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肩部。药物到达病灶时首先到达心脏的1右心房。
(5)血液从A流到B,在肺部进行了气体交换。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6)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吸收的葡萄糖经过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部的毛细血管→脑细胞,可见小肠吸收的葡萄糖分子,需要2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脑细胞。
故答案为:(1)5、7;
(2)肺循环;体循环;
(3)动脉;静脉;
(4)氧气;
(5)1右心房;
(6)2。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图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肺动脉;6肺静脉;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
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