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二联盟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0分)
诗句“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中,由于大量繁殖使水变绿的植物主要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这两类植物间的主要区别是( )
A. 苔藓类由孢子繁殖,而蕨类由种子繁殖
B. 苔藓是自养生物,而蕨类是异养生物
C. 苔藓类没有发育完善的输导组织,而蕨类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D. 苔藓类主要生长在潮湿处,而蕨类则常生长在水中
袁枚在《苔》中写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下列关于苔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苔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B. 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 苔藓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苔藓植物能开出米粒大小的花
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加拿大
与桃树种子相比,松树种子最主要的不同是( )
A. 果实内有种子 B. 胚珠外有子房壁
C. 球果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 D.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夏天的时候游客喜欢在青山湾沙滩上拾贝壳、抓招潮蟹。这些动物分别属于( )
A. 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C.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D. 环节动物和爬行动物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特征的是( )
A.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B.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心脏四腔,体温恒定 D. 大脑发达,牙齿有分化
如图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细菌的是( )
A. B.
C. D.
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青霉菌
②酵母菌
③狂犬病毒
④大肠杆菌
⑤葡萄球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④⑤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A. 使鱼多活动,增加鱼的活力 B. 增加水中的氧含量
C. 使鱼向四周扩散,充分利用水体 D. 提高水温,使鱼活得时间长一些
小华将六种生物依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方框内所示,他进行分类的根据是( )
A. 脊椎骨的有无 B. 体温是否稳定
C. 受精方式的不同 D. 生殖方式的不同
如图阴影部分能表示的是( )
A. 都是孢子植物
B.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都是种子植物
D. 植物体内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爬行动物被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有适于陆生运动的四肢 B. 加强了肺呼吸
C.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D. 有防止干燥的皮肤
生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家鸽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B. 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皮肤呼吸就能满足氧气的需求
C. 鲫鱼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 龟的卵较大、养料多且含一定的水分,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能够促进“落红”化作“春泥”的主要生物是( )
A. 动物 B. 植物 C. 细菌、真菌 D. 病毒
下列生物之间相似程度最小的是( )
A. 同科之间的生物 B. 同目之间的生物
C. 同属之间的生物 D. 同纲之间的生物
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这些青绿色的毛属于( )
A. 细菌 B. 乳酸菌 C. 霉菌 D. 青苔
人类大量利用细菌与真菌为人类服务,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A. 用甲烷菌生产沼气 B. 用大肠杆菌制作味精
C. 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 用酵母菌制作面包
下列分类单位,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种 B. 门 C. 科 D. 属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分解无机物 B. 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C. 生产有机物 D. 促进物质循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葫芦藓、桫椤,珙桐、银杏,海带,五种植物中,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①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属于______类植物。
(2)②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其______过程离不开水。
(3)③和 ⑤都是种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⑤的种子外有______包被。
(4)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上述植物中最早出现根的是______.
(5)④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活在______.
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A类和B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 ______。
(2)A、B两类动物与C、D、E、F几类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 ______。
(3)上述动物中,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的脊椎动物有 ______。
(4)E类动物身体大多呈 ______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春天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自养飘浮,使水变绿,使春水荡漾着绿波。
故选:A。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特征。
2.【答案】C
【解析】解: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不能长得很高大。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长的高大。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
主要从根、茎、叶上区别,其次就是内部是否有输导组织。
3.【答案】D
【解析】解:A、苔藓植物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故A正确;
BC、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C正确;
D、苔藓植物只有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更不能开花结果,D错误。
故选:D。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内无导管,叶内无叶脉,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据此答题。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中考的热点内容,注意理解和掌握。
4.【答案】B
【解析】解:据统计,我国的裸子植物有10科34属约250种,分别为世界现存裸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6.6%、41.5%和29.4%,裸子植物资源占世界1/3,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可见B正确。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裸子植物的相关内容,思考答题。
关键点: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5.【答案】D
【解析】解:松树是裸子植物,着生在雌球花上的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松树的球果不是果实;
桃树是被子植物,其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的种子外面有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包被。因此与桃树相比,松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在外面。
故选:D。
种子植物分为两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的根本区别是种子的外面有无果皮包被。
此题考查了两类种子植物的区别: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6.【答案】B
【解析】解: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有的分为头、胸、腹,如昆虫;有的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如蜘蛛等,有的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如蜈蚣等;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螃蟹、虾属于节肢动物。
故选:B
软件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节肢动物的特征: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有的分为头、胸、腹,如昆虫;有的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如蜘蛛等,有的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如蜈蚣等;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螃蟹、虾属于节肢动物。
掌握无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可解答此题。
7.【答案】B
【解析】解:A、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的特征,A正确;
B、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不属于哺乳动物的特征,B错误;
C、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属于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的特征,C正确;
D、大脑发达,牙有分化属于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的特征,D正确;
故选:B。
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鸭嘴兽是特例),哺乳等特征.
知道哺乳动物的肺比较发达,不需皮肤辅助呼吸,即可解答.
8.【答案】A
【解析】解:观图可知:A中图示是细菌,B中图示是酵母菌,C中图示是衣藻,D中图示是草履虫。
故选:A。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遗传物质、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部分细菌细胞具有荚膜、鞭毛。图中A是细菌、B是酵母菌、C是衣藻、D是草履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只有细菌的细胞结构以及正确识图。
9.【答案】D
【解析】解:①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②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③狂犬病毒,无细胞结构。
④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⑤葡萄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故选:D。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掌握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鱼在水中游,呼吸靠鳃,而鱼儿所需的氧气来自于水中,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所以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
故选:B。
利用生物学知识可知鱼是靠鳃呼吸的;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
鱼用鳃呼吸,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是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11.【答案】A
【解析】解: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表格中的类群2:锦蛇、青蛙、麻雀。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类群1:蜗牛、海葵、蝗虫。
故选:A。
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12.【答案】B
【解析】解:A、花生属于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两者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桫椤树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两者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A错误。
B、海带、桫椤树、银杏和花生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银杏、花生属于种子植物,桫椤树和海带属于孢子植物,C错误。
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D错误。
故选:B。
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如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者主要区别是种子有无果皮包被。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植物类群的特征。
13.【答案】C
【解析】解:A、爬行动物有陆上运动的四肢,适于在陆地上支撑躯体和运动,但不是适于陆生的主要原因。故此选项不正确。
B、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适于陆生;而蝗虫用气管呼吸也适应陆生环境。因此加强了肺呼吸,不是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故此选项不正确。
C、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所以爬行动物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此选项正确。
D、爬行动物皮肤外具有鳞片或甲的结构,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但没有防止干燥的皮肤。故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爬行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
14.【答案】B
【解析】解:A、家鸽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可以煽动空气,适于空中飞行,A正确;
B、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的呼吸器官是肺,肺的呼吸作用不发达,靠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适于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B错误;
C、鲫鱼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游泳,适于水中生活,C正确;
D、龟属于爬行动物,龟的受精卵比较大,卵内含的养料多,含有水分;卵的外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能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龟,D正确。
故选:B。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15.【答案】C
【解析】解: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能够促进“落红”化作“春泥”的主要生物是细菌和真菌,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故选:C。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相似度越小;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相似度越高。纲、目、科、属中纲是最大的单位,因此同纲的生物之间相似度最小。
故选:D。
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和相似程度等,据此答题。
关键点: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相似度越小;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相似度越高。
17.【答案】C
【解析】解:橘子上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使橘子发霉,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可见物质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
故选:C。
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真菌的作用掌握。
18.【答案】B
【解析】解:A、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A正确;
B、制味精要用到黄色棒状杆菌,而不是大肠杆菌,B错误;
C、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气的情况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C正确;
D、制作馒头或面包利用的是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D正确。
故选:B。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制酸奶,做面包用酵母菌等,据此答题。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9.【答案】A
【解析】解: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种的分类等级最小,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A。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20.【答案】D
【解析】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据此答题。
关键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1.【答案】蕨 生殖 无果皮 蕨类植物 水中
【解析】解:(1)①是桫椤,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2)②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3)③是珙桐和⑤是银杏,属于种子植物,珙桐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
(4)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可见最早出现根的植物是蕨类植物。
(5)④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用孢子繁殖后代。
故答案为:(1)蕨;
(2)生殖;
(3)无果皮;
(4)蕨类植物;
(5)水中。
图中的①是桫椤,属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②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没有根,但是有茎、叶的分化;③是珙桐,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④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⑤是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大器官,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认识图中的几种植物,并了解其主要特征。
22.【答案】分节 脊柱 CD 流线 恒定
【解析】解:(1)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蝉属于节肢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节。
(2)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部没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C鱼、D青蛙、E鸟、F猫的体内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A蚯蚓、B蝉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3)上述动物中,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的脊椎动物有C鱼类和D青蛙。
(4)E属于鸟类,与其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呼吸,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等。
故答案为:
(1)分节。
(2)脊柱
(3)C D。
(4)流线;恒定。
观图可知: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蝉属于节肢动物、C属于鱼类、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E家鸽属于鸟类、F猫属于哺乳动物,解答即可。
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