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江山国际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浸没在水中的种子,能吸水胀大,而不能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中温度太低 B. 水中缺乏空气
C. 吸水太多种皮会胀破 D. 过量吸水使种子死亡
植物体运输水分的主要通道是( )
A. 导管 B. 筛管 C. 韧皮部 D. 形成层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订了如下表所示的探觉计划: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
实验装置编号 放入种子的数量 提供的环境条件
光照 水分 温度 空气
1 10粒 有光 适量 20℃ 充足
2 10粒 无光 适量 20℃ 充足
A. 光照 B. 适量的水分 C. 适宜的温度 D. 充足的空气
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具有( )
A. 胚 B. 胚乳 C. 胚芽 D. 子叶
农民伯伯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 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 早春播种覆盖塑料薄膜——提高地表温度
C. 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D. 给树施用有机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
很多生活生产经验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早春播种后,采取地膜覆盖,是为了保持合适的温度
B. 移栽幼苗时,一般要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
C. 对农作物“干透浇足”,是依据根吸水部位在土壤较深处
D. 对棉花摘心可以提高产量,是因为促进了植物的顶端优势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能发育成植物枝叶的是( )
A. 芽 B. 根尖 C. 种皮 D. 子叶
小芳将番茄幼苗移栽后,开始几天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损伤了幼根或根毛 B. 损伤了根冠或分生区
C. 损伤了伸长区 D. 幼苗不适应新环境
食用油是很多食品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平常所食用的瓜子油,主要是从瓜子种子的哪一部分榨取的?( )
A. 胚轴 B. 胚芽 C. 胚乳 D. 子叶
下面是四位同学绘制的桃花结构相关的概念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某果园的苹果树大都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若要尽快更新为优质苹果树,你的合理化建议是( )
A. 种子繁殖 B. 全部换栽 C. 果枝扦插 D. 果枝嫁接
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将水蜜桃的芽接到毛桃的枝上去。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为( )
A. 酸甜各半 B. 甜 C. 酸 D. 不确定
如图是花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结构,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表示传粉
B. ②过程表示受精
C. 甲将来发育成种皮
D. 乙的 数量决定种子数量
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 B. 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 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 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水分进出绿色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A. 气孔、导管、根毛 B. 导管、气孔、根毛
C. 气孔、根毛、导管 D. 根毛、导管、气孔
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某同学用缺氮的营养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 )
A. 剪掉根尖的幼苗 B. 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 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 完整的幼苗
下列动物的发育方式与如图所示动物一致的是( )
A. 家蚕 B. 蜜蜂 C. 蝗虫 D. 苍蝇
黑长喙天蛾(如图)常被误认为蜂鸟,其幼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下列与黑长喙天蛾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 蝗虫
B. 螳螂
C. 家蚕
D. 蟋蟀
如图是蝴蝶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幼虫和成虫差异很大
B. 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 发育过程比家蚕多了蛹期
D. 幼虫与成虫对农作物危害一样大
“毛毛虫”与“蝴蝶”分别是蝴蝶发育时期的( )
A. 成虫期、幼虫期 B. 幼虫期、成虫期
C. 若虫期、成虫期 D. 成虫期、若虫期
2017年,美洲爆发了由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伊蚊的一生要经历的时期有( )
A. 受精卵、幼虫、成虫 B. 受精卵、蛹、成虫
C.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D. 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水蜜桃味甜,基因组成是Aa,毛桃味酸,基因组成是aa,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桃子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 )
A. 25% B. 50% C. 75% D. 100%
如图是玉米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变化,据此判断,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Ⅰ阶段种子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
B. 第Ⅱ阶段种子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 第Ⅲ阶段种子质量增加是因为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
D. 第Ⅰ、Ⅱ阶段种子中有机物的质量减少、第Ⅲ阶段种子中有机物的质量增加
下列关于植物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通过嫁接繁殖的新个体主要体现接穗的性状
B. 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
C. 农业生产中经常用营养繁殖方式选育出马铃薯的复壮品系
D.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短时间内大量培育出新个体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萌发率/% 8 16 33 56 73 86 81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 )
A. 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B. 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 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 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读图理解,以下是关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图中该植物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中主要通过图乙中的[______]______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再由根、茎、叶内的 ______输送到植物体各处。
(2)图甲是植物的芽,主要是 ______组织构成,能发育成茎的是图中的 ______。
(3)图丁中的大豆种子由图丙中的 ______发育而成。
(4)图丁中大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细胞呼吸作用逐渐增强。[______]______内的营养物质被逐渐转化、输送后,[____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根据如图有关菜豆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探究图示,回答问题(示例:Ⅱ根):
(1)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____,发育成菜豆幼苗[Ⅰ]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使幼根不断长长的结构是菜豆根尖的部位 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移栽樟、桂花等园林植物时,幼苗根部带土坨目的是______有利成活。
(3)“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是说植物生长需要 ______。
(4)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从果树自身原因分析是因为果树的 ______不足。
如图,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传粉和受精过程、玉米种子结构、玉米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两个精子位于 ______中,受精时,其中一个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乙图中的[______]______,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融合,发育成乙图中的[______]______。这种生殖方式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称为 ______。
(2)萌发时,细胞 ______作用增强,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的是乙图中的 ______。丙图中A是由乙图的[______]______发育而成。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乙图中[______]______。
(3)在乙的纵切面上滴上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______。
(4)在丙的开花、结果期,应多施加含有 ______成分的肥料。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属于有性生殖的图示过程是 ______(选填数字编号)。
(2)图①所示过程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a、b两部分的 ______紧密结合,以确保[______]______成活。
(3)图④所示过程是利用 ______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物体的生物技术。
(4)蚊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昆虫,图③表示它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其发育方式为 ______。
如图一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二和图三所示的分别是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根的生长是通过图一中[______]______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______]______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而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枝芽 ______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是由图二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图一中[______]______区的细胞来吸收,再经茎中的 ______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 _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图三中的芽是由图二中的[______]______发育来的。
如图是植物根尖、被子植物花、传粉及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填标号和结构名称)
(2)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防止幼根和 ______受到损伤。
(3)图三表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9]______结合形成 ______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四表示被子植物的果实,标号[10]______来自于图二中的[6]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本实验可以构成__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乙装置在该实验中的作用为______。
(2)丁和乙装置进行对照,可以探究种子萌发需要______。
(3)甲和丁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_;为什么?______。
(4)若乙中有1粒种子未萌发,其原因可能为______(填一项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外部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完全浸没在水中的小麦种子不易萌发,主要原因是缺乏空气。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
此题关键是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2.【答案】A
【解析】解:A、植物体内的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符合题意;
B、植物体内的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C、韧皮部有韧皮纤维和筛管组成,具有保护和向下运输有机物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加粗,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解答时可以从导管的位置、分布、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线.
3.【答案】A
【解析】解:实验条件中除了光照条件,其他所有条件都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通过分析探究实验中对照组的实验条件,可以得出只有光照为该探究实验的惟一变量。所以该实验探究的应该是光照是否影响种子萌发。
故选:A。
种子的萌发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自身条件:胚必须是完整并且活着的且度过休眠期,另一个条件是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种子才能够正常萌发。
作为对照实验组,实验的变量必须是惟一的。
在判断探究实验的目的时,要注重分析对照实验组中的惟一变量是什么。
4.【答案】A
【解析】解: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所以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奥秘在于种子中存在胚。
故选:A。
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胚乳(储存营养物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5.【答案】D
【解析】解:A、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提高产量,正确。
B、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早春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并用地膜覆盖是为了保温保湿利于种子萌发,正确。
C、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正确。
D、给庄稼增施有机肥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物,错误。
故选:D。
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原料、施肥的目的、植物根的呼吸等知识分析解答。
种子萌发的条件、施肥的目的、光合作用是经常考查的内容,需要同学们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6.【答案】D
【解析】解:A、在早春播种后,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促进种子的萌发,A正确。
B、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B正确。
C、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的特点,“干透浇足”是依据了根生长的向水性特点,C正确。
D、对棉花摘心可以提高产量,是利用的顶端优势的原理,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的生长,提高产量,抑制了顶端优势,D错误。
故选:D。
种子在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移栽幼苗时最好在阴雨天,根部要土坨,在花开季节,必要时要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产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复习时,要做到知识的系统性,灵活性。
7.【答案】A
【解析】解: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下面是枝芽的结构示意图:
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可见,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故选:A。
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其实,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芽的结构及发育情况结合图记忆效果好。
8.【答案】A
【解析】解: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以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移栽时损伤了幼根和根毛,使根的吸水能力下降,导致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
故选:A。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
9.【答案】D
【解析】解:向日葵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其中子叶的作用是储存营养物质,所以我们平时吃的瓜子油,主要是从向日葵种子的子叶里面榨取的。
故选:D。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据此答题。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营养物质的储存部位不同。
10.【答案】C
【解析】解: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花蕊。花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包括花柱、柱头、子房,子房里有胚珠,可见C错误。
故选:C。
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
11.【答案】D
【解析】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可见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苹果、桃等果木的繁殖常采用嫁接技术,嫁接技术可以帮助尽快的更新果木的品种。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是关于嫁接内容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熟练掌握嫁接的知识,最好既能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题目,又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
12.【答案】B
【解析】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因此将水蜜桃的接穗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成熟后,其味为水蜜桃的味甜。
故选:B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①过程表示传粉,正确。
B、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②过程表示受精。
C、甲是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错误。
D、乙是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的数量决定种子的数量,正确。
故选:C。
图中①是传粉过程,②是受精过程,甲是子房,乙是胚珠。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筛管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将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脉被染成红色,说明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可见A错误。
故选:A。
树皮中含有韧皮纤维和筛管,筛管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形成层的细胞能够不断的分裂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木质部有木纤维和导管组成,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关键点: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15.【答案】D
【解析】解: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
故选:D。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运输水分的是导管,散失水分的是叶的气孔。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线。
16.【答案】C
【解析】解:A、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剪掉根尖的幼苗吸水能力下降,植物出现缺水症状,A不符合题意;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还有另一片子叶能够提供营养,最先不会出现缺氮症状,B不符合题意;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种子里的营养供给切断,无机盐的需要只能从营养液提供,而营养液缺氮,故能最先出现缺氮症状,C符合题意;
D、完整的幼苗,两片子叶仍有营养,不会最先出现缺氮症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
明确种子的萌发营养物质贮存的部位中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C
【解析】解: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而四个选项中,家蚕、蜜蜂、苍蝇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C选项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别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及实例。
18.【答案】C
【解析】解:ABD、蝗虫、螳螂、蟋蟀的发育都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黑长喙天蛾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与黑长喙天蛾的发育过程相同的是家蚕。
故选:C。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9.【答案】A
【解析】解:图中看出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同,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成虫主要以少量的花粉或植物汁液为食,A正确。
故选:A。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20.【答案】B
【解析】解: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所以“毛毛虫”与“蝴蝶”分别是昆虫发育的幼虫和成虫。
故选:B。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21.【答案】C
【解析】解: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故选:C。
蚊子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并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明显,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和过程。
22.【答案】D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用基因型Aa的枝条作接穗,成功嫁接到基因为aa的砧木上,在正常情况下,该枝条上结出了果实的果肉和接穗的一样,即Aa型。aa的几率为零,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是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无遗传物质的改变.
23.【答案】A
【解析】解:根据分析和图示可知,在第Ⅰ阶段鲜重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但干重由于种子没有萌发在第Ⅰ、Ⅱ阶段变化很小;在第Ⅲ阶段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被消耗,又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干重显著较少。
故选:A。
由于种子进行萌发首先要吸足水分,鲜重在开始快速增加,但干重变化不大,在第Ⅲ阶段有机物被大量消耗,所以干重显著减少。
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通过和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4.【答案】C
【解析】解:A、植物通过嫁接繁殖的新个体主要体现接穗的性状,A正确;
B、植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B正确;
C、农业生产中经常采用脱毒的方法选育出马铃薯的复壮品系,C错误;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植物新个体,D正确。
故选:C。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特点.
25.【答案】B
【解析】解:A、本实验只是在25℃的条件下进行不同含水量探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并不意味着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A错误。
B、由图中种子发芽率数值可知:在环境温度为25℃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所以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B正确。
C、在环境温度为25℃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当水量约为80%时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81%,所以该植物种子并不是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C错误。
D、该探究实验没有涉及到氧气不同种子萌发率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D错误。
故选:B。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从表格中看出,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种子含水量的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种子含水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本题对“适量的水分”中的“适量”作了进一步的探究。脱离了以往考查的思路,考查立意较好。
26.【答案】① 成熟区的根毛 导管(或输导组织) 分生 芽轴 胚珠 ④ 子叶 ③ 胚根
【解析】解:(1)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即植物根中①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把这些物质通过植物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2)图甲是植物的芽,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3)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4)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种子的体积变大,重量增加;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随后,大豆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③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故答案为:
(1)①成熟区的根毛;导管(或输导组织)。
(2)分生;芽轴。
(3)胚珠。
(4)④子叶; ③胚根。
观图可知:图甲是枝芽的结构,图乙中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图丙中①花粉粒、②花粉管、③子房、④胚珠,图丁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
解题的关键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27.【答案】4 子叶 3 胚芽 BC 保护根毛 水和无机盐 传粉
【解析】解:(1)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当种子萌发时,4子叶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芽、胚轴、胚根利用。1胚根发育成根,2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3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发育成菜豆幼苗[Ⅰ]茎和叶的结构是3胚芽。
(2)我们知道根的不断生长主要在根尖,是由于C分生区不断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和B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使得根不断长长。根毛区是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移栽樟、桂花等园林植物时,幼苗根部带土坨目的是保护根毛,利于植物的成活。
(3)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所以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
(4)果实大多是异花传粉.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果树大多是虫媒花,虫媒传粉因阴雨天气,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传粉不足,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
故答案为:(1)4;子叶;3;胚芽。
(2)BC;保护根毛。
(3)水和无机盐。
(4)传粉。
图中菜豆种子的结构是:1胚根,2胚轴,3胚芽,4子叶;菜豆幼苗中I是茎,II是根;叶的结构中,①上、下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气孔;根的结构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看图结合题意答题。
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种子的结构及发育知识,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要理解掌握。
28.【答案】花粉管 ⑦ 胚 ② 胚乳 双受精 呼吸 胚根 ④ 胚芽 ② 胚乳 胚乳 磷
【解析】解:(1)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粒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生出3花粉管,花粉管穿过1柱头、2花柱,伸入子房,到达6胚珠;花粉管的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其中一个与5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另一个精子与5中央细胞结合成受精中央细胞,将来发育成胚乳,这种受精方式为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方式。
(2)萌发时,细胞呼吸作用增强,乙图中的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丙图中A茎和叶是由乙图的④胚芽发育而成。②胚乳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3)2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5)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所以在丙的开花、结果期,应多施加含有磷成分的肥料。
故答案为:
(1)花粉管;⑦胚;②胚乳;双受精。
(2)呼吸;胚根;④胚芽;②胚乳。
(3)胚乳。
(4)磷。
图甲中1柱头、2花柱、3花粉管、4卵细胞、5极核、6胚珠、7子房壁;乙图中1果皮和种皮、2胚乳、3子叶、4胚芽、5胚轴、6胚根、7胚;图丙中A是茎和叶、B是连接根和茎的部分、C是根,解答即可。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
29.【答案】②③ 形成层 a 接穗 无性生殖 完全变态发育
【解析】解:(1)由分析得知①是植物的嫁接、④是胡萝卜的组织培养都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②是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③是蚊的发育过程,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②图表示嫁接,嫁接时应当使a接穗和b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3)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利用无性生殖原理,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4)蚊子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它的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②③;
(2)形成层;a接穗;
(3)无性生殖;
(4)完全变态发育。
图中①是植物的嫁接,②是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③是蚊的发育过程、④是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30.【答案】C 分生 B 伸长 分生 1 幼叶 2 芽轴 A 成熟 导管 筛管 3 芽原基
【解析】解:(1)(3)枝芽的结构和作用如下:
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根尖中的[C]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B]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而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叶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是由图二中的[1]幼叶和[2]芽轴发育而来的;图三中枝条的侧芽是由图二中的3芽原基发育而来的。
(2)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物。所以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图一中A成熟区的细胞来吸收,再经茎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故答案为:(1)C分生;B伸长;分生;1幼叶;2芽轴。
(2)[A]成熟;导管;筛管。
(3)[3]芽原基。
图一中A成熟区、B伸长、C分生区、D根冠;图二中1幼叶、2芽轴、3芽原基,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知道枝芽是一个未发育的枝条,将来发育成枝条和叶,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可结合枝芽与枝条的发育图来分析。
31.【答案】① 成熟区 根毛 卵细胞 受精卵 种子 胚珠
【解析】解:(1)图一中①是成熟区,有许多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部的根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不减弱植物根的吸水作用。
(3)图三表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9]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做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4)10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故答案为:(1)①成熟区。
(2)根毛。
(3)卵细胞;受精卵。
(4)种子;胚珠。
观图可知:图一中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图二中1花药,2花丝,3柱头,4花柱,5子房,6胚珠;图三中8中央细胞,9卵细胞,7花粉管。图四⑩种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根尖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等知识点。
32.【答案】3 作对照 充足的空气 不能 变量不唯一 胚不完整、胚无活力或休眠期
【解析】解:(1)(2)甲乙的唯一的变量是水,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水;乙、丙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温度;乙、丁唯一的变量是空气,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空气.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满足了种子萌发所有环境条件的装置是乙装置,因而在该实验中对其他组均起到对照作用.
(3)表中甲与丁有水分和空气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4)种子萌发除了需要环境条件外,还需要自身条件,即种子是活的、完整的,不处于休眠期的,如果①中有1粒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是死的不完整的或处于体眠期的。
故答案为:(1)3;作对照
(2)充足的空气
(3)不能;变量不唯一
(4)胚不完整、胚无活力或休眠期(无完整有活力的胚)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种子萌发不仅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等.
科学探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