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15:1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
1.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是民歌《对花》中的唱词。《花》就是把两朵花相对轻碰。你认为对花的目的是( )
A.保护花蕊,以免被虫咬 B.刺激花瓣,让花开得更鲜艳
C.搜集花粉,以免浪费 D.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2.茶花是宁波市市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有光泽,花形艳丽缤纷,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茶花是被子植物
B.花是茶花的营养器官
C.利用嫁接繁殖优良茶花品种属于无性生殖
D.细胞是茶花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马铃薯块茎上长出的芽体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出芽生殖
B.试管婴儿最初的生长过程在体外进行,这种技术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C.西瓜里之所以有许多种子,是因为西瓜开花时,每朵花上有许多雌蕊
D.大豆的茎是由萌发的大豆种子胚中的胚轴发育而来的
4.一个饱满的花生果实有两粒种子,则此花生果实的形成至少需要子房、胚珠、花粉和精子的数目依次是(  )
A.1、1、2、2 B.1、2、1、2 C.1、2、2、4 D.2、2、2、2
5.“多莉”羊的诞生打破了高等动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的传统观念。以下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多莉”羊相同的是(  )
①试管婴儿②扦插柳树③嫁接水蜜桃④组织培养蝴蝶兰⑤细菌繁殖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6.将多肉植物的叶插入土壤,一段时间后老叶长出根和新叶,成为新植株。关于这种繁殖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性生殖
B.可保持母体的优良遗传性状
C.繁殖速度快
D.可培育新品种
7.云霄枇杷以肉质细嫩,口味香甜等优点而著称,关于枇杷及其繁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枇杷果实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
B.香甜的汁液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C.枇杷果实内有多粒种子,说明枇杷花的一个子房里含多个胚珠
D.采用嫁接方式来繁殖果树,属于无性生殖
8.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C.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生殖方式
D.③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9.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  )
A.改变遗传物质,能大幅改良后代的性状
B.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C.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10.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为无性生殖的是(  )
①细菌分裂 ②青霉产生孢子 ③用带芽体的块状马铃薯种殖 ④嫁接 ⑤蝗虫交尾 ⑥试管婴儿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11.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细菌的分裂生殖 B.蘑菇的孢子生殖
C. 玉米的种子繁殖 D.桃树嫁接
二、填空题
12.温州市某地每年4月千亩桃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如图为桃花和桃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桃子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图二中①和②构成果实,①主要是由图一中[ 3 ]________发育来的。
(2)一果农发现他栽的桃树中,在一株桃树上结出的果实特别大且甜.他想在现有的一些桃树上结出特别大且甜的果实,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3.如图是花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从图可知,按照传粉途经进行分类,该植物的花属于___________。
(2)我们食用的桃子的[A]果皮由图中的[⑤]___________发育而来,不食用的[B]种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种子中的胚由子房中的___________发育来的。
14.在马铃薯和番茄苗长到约60厘米时,取番茄苗的地上部分与马铃薯苗的地下部分结合在一起,就培育出一种“新植物”——番茄薯:根部长马铃薯枝头结番茄。
(1)这种培育“新植物”的方式属于植物营养繁殖中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分根 B.压条 C.扦插 D.嫁接
(2)一个番茄果实中有很多粒种子,说明其发育过程中一个子房内有很多个________。
15.青藏高原有一种蝙蝠,它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头花蓼等植物的根,当幼虫感染了某种真菌后会僵硬而死,继而真菌菌柄从它的头部长出,吸取虫体营养,这就是冬虫夏草.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与蝙蝠蛾是______(选填“相同的”或“不同的”)。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市场上多数种类西瓜的食用部分是果肉,但有一种特殊栽培种类——“瓜子西瓜”的种子特别大,适合用来制作瓜子。 另外,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圆形西瓜会被塑造成方形,这种外形引人注目的“方形西瓜”会受到某些人的喜爱。 材料2:在运输和贮藏新鲜蔬菜水果的过程中,调整包装箱内空气的组成比例,可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
(1)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________发育而成。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________西瓜。
(2)若将甲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在乙品种果树的植株上,则嫁接存活后的枝条上将结出________品种的水果。
17.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5 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6 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
(1) 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
(2) 其中1号盆和3号盆组合可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___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 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明发现爷爷果园里的苹果树、梨树、桃树都开花了,许多蜜蜂忙忙碌碌地采蜜。好好奇的跟踪一只小蜜蜂,发现它从苹果花飞到梨花中,一会又飞到桃花中。小明产生了疑问:这样桃树上为什么不会结出苹果和梨呢 植物体要结出果实是不是定要授给相同植物的花粉呢
(1)小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选择了一些还没有完全盛开的苹果花,将这些花平均分为A、B、C三组又将它们的雄蕊去掉了,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小明分别采集了一些苹果花、梨花和桃花的花粉,小心的将它们分别涂在A、B、C三组花的雌蕊柱头上。并用透气袋子将这些花分别一一包好。
(4)若生长顺利,最终可以发育成果实的应是___________组花,其余两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若要得到更可靠的结论,小明还应该怎么做 _______
19.周末,小明发现爷爷果园里的苹果树、梨树、桃树都开花了。小明发现许多蜜蜂忙忙碌碌地采蜜,他好奇地跟踪了一只小蜜蜂,发现它从苹果花飞到了一朵桃花中,一会儿又飞到梨花中。小明想:这样苹果树上是不是会结出桃子,桃树上会不会结出梨呢?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于是他产生了疑问:植物体要结出果实和种子是不是一定要授同种植物的花粉呢?
(1)假如他要用实验解决自己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 小明选择了一些还没有完全盛开的苹果花,将这些花平均分成了A、B两组,又将这些花的雄蕊去掉了,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3)然后,小明又分别采集了一些苹果花花粉和桃花花粉。将苹果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桃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根据假设可以预期,能够形成果实的一组应该是_______,设计另一组的意义是_______。
(4)这种实验不能只用两朵花,也不能只做一次实验,还不能只限于用一种植物进行实验,其中的科学原理是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5DBBCB 6-10DBDBC 11C
12. 子房壁 嫁接
13. 异花传粉 子房壁 ⑥ 胚珠 受精卵
14. D 胚珠
15. 有性生殖 不同的
16. 胚珠 圆形 甲
17.(1)营养繁殖;(2)温度 1 4
(3)死亡(4)存在 马铃薯块太少
18. 植物体要结出果实需要授给相同植物的花粉 防止植物自花授粉 A 对照 多次实验,收集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19. 植物要结出果实和种子一定要授同种植物的花粉 防止自花传粉 A组 对照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