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1.小华乘坐从杭州飞往北京的客机,根据飞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暖层→对流层
C.对流层→外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 D.横断山脉一线
3.臭氧层分布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4.我校开展了“七都环岛毅行”活动,当天气温为,其中最有可能出现在当天的( )
A.早晨8时 B.日落前后 C.午夜 D.日出前后
5.某同学从浙江省出发,途经江苏省、山东省到达哈尔滨市,一路上他感受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和南方生活习惯不同 B.各地海拔不同
C.各地距海洋的远近不同 D.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
6.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气压随高度增加
C.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对流层中的天气复杂多变
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方向
C.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8.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9.如图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 C处沿海降水多
B.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 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 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10.温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20年10月1日多云转晴,全天气温18-27℃,西北风2~3级,当前相对湿度25%……”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气压下往往是晴天 B.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14时
C.西北风是指吹向西北的风 D.相对湿度越小降水概率越小
11.下列有关大气的描述中正确有是( )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37℃,各种农作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
C.空气会不断地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
D.台风中心气压往往很高,形成狂风降雨天气
12.下列四幅全年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13.下列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影响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准噶尔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天津比较湿润——纬度位置
B.南回归线附近的玉龙雪山终年积雪——纬度位置
C.南海西沙群岛终年如夏,东北三省冬季漫长——海陆位置
D.青藏高原纬度不高,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14.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二、填空题
15.已知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如图所示,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2800米,A地的气温为20℃,且此地区山顶处常年刮西风。根据以上信息推测B地气温是_______,B和C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
16.如图。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3300米,且A处长年刮东风。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1)已知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理论推算A和B两地温度差为______℃。
(2)B和C地相比,C地降水较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若要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______(填字母)
18.2020年5月29日杭州正式入梅。下表信息为杭州入梅后5月30日至6月5日的天气要素。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 6月3日 6月4日 6月5日
中到大雨 多云转阴 阴 小雨转小到中雨 小雨转中以大雨 小雨转阴 阴转中到大雨
19-22℃ 19-22℃ 19-22℃ 19-22℃ 19-22℃ 19-22℃ 23-29℃
东风3-5级 西北风3-5级 南风4-5级 南风3-5级 东南风3-5级 北风3-5级 南风3-5级
(1)表中所描述的是______(填“天气”或“气候”)现象。
(2)杭州这几天在______(填“低”或“高”)气压控制下。
(3)6月3日是东南风,指的是______(填“来自”或“吹向”)东南方向的风。
三、探究题
19.读“北京,武汉,广州,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完成;
(1)根据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年较差,将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个城市分别是:A 、B 、C 、D ;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量集中在 季;
(3)我国南北方的雨季早晚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时间 。
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下同)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________垂直运动。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各线段的气流运动方向。____
(3)大气各层中,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________。由此可知,若想较快地冷却一盒牛奶,应将冰块放在牛奶的________(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__。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_,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__。
(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__。
四、简答题
2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现测得地气温为0℃,则地气温约为_____℃。
(2)地和地相比,______地降水更多,其处在_____(填“迎风坡”或“背风坡”),更容易冷凝成云。
(3)在处不易煮熟食物,是由于______。
23.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图甲所示季风的影响下,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为______;
(2)图乙描述的是我国东部城市广州、上海、哈尔滨的气候,其中表示广州的是______(选填字母),该地夏季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
(3)A与C气候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5 ACBDD 6-10 BCDBC 11-14 ADDB
15. 5℃ C地
16. 18℃ B地位于迎风坡,C地位于背风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降雨多
17.B
18. 天气 低 来自
19.
20. 向上 向下 上冷下暖 上方
21. 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陕南:山地、谷地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 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 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
22. 24℃ D 迎风坡 A地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23. 气温高,降水充沛 C 台风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海陆分布不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