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烙印(lào) 马厩(jì) 养尊处优(chǔ)
B.婆娑(suō) 庇护(bì) 命运多舛(chuǎn)?
C.一幢(dònɡ) 滴沥(lì) 通衢大道(qú)
D.馨香(xīn) 夙愿(sù) 不可估量(liànɡ)?
思路解析:A项中的“厩”应读“jiù”;C项中的“幢”应读“zhuànɡ”;D项中的“量”应读“liánɡ”。?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苍桑 府第 蕴藏 粉妆玉琢
B.灰烬 窒息 催毁 寥寥无几?
C.惟独 缱绻 般配 伶仃孤苦
D.遮蔽 座落 瘠薄 茕茕孓立?
思路解析:A项中“苍”应为“沧”;B项中“催”应为“摧”;D项中“座”应为“坐”,“孓”应为“孑”。?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B.德居斯太因侯爵曾对肖邦说,听他的音乐,“总感到是在同您促膝谈心,甚至,似乎是跟一个比您本人更好的人在一起,至少是,我接触到了您身上那点最美好的东西。”?
C.肖邦(1810~1849),全名弗雷德里克·肖邦,波兰著名音乐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包括15首波罗涅兹舞曲、56首玛祖卡舞曲……等在内的饱含爱国情感的优秀作品。?
D.在认真阅读、深入思考《肖邦故园》一文内容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课文是如何阐释肖邦的音乐创作与他的故乡和祖国的关系的??
思路解析:B项中最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C项中省略号的作用与“等”重复,应删除;D项中全句并无疑问语气,所以问号应改为句号。?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人们有时会在频繁的文化活动中碰到某些 从事或令人不安的现象,因而思想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了疑虑。?
(2)享誉世界的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自1830年 法国巴黎,此后再也没有能亲眼一见故园的风光和景致。?
(3)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 的组成部分。?
A.草率 作客 置疑
B.草率 做客 质疑?
C.轻率 作客 质疑
D.轻率 做客 置疑??
思路解析:“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做客”,拜访别人,自己当客人;“作客”,寄居他乡。“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
答案:A?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的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整个欧洲的音乐增辉。?
B.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
C.秋天的肖邦之家别有一番风味,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
D.当我们在他降生的那间凹形小室里看到一只插满鲜花或绿枝的大花瓶,会使我们想到那不是花瓶,而是一个源泉,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
思路解析:A项错在递进关系的分句次序颠倒,C项错在“肖邦之家”与“季节”之间搭配不当,D项错在全句缺少必要的主语。?
答案:B?
2.下列句中空格处应填入的三句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思路解析:解答本类题目不能脱离上下文语境。从上文看,惊呆“我”的是眼前的景象。句①的主语是“它们”,没有指明具体主体对象;句②中有“看”字,与上文重复:所以第一处只能选句③。结合下文“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一句,可知第三处选填之句应与它有紧密联系,所以只能选②。?
答案:A?
3.下列有关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肖邦故园》选取肖邦故园为切入点,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这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
B.第9~12段是本文的重点,作者选取了出生地、少年时代的探望故里、青年时代的故园告别、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和寄情于音乐几个片段,满含深情地表现了肖邦对故土的热爱。
C.在第22段中,作者调动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中的夏季美景,给人留下了直观、立体、综合和全方位的深刻印象。?
D.《肖邦故园》一文的景色描写很有特色:一是或远或近,或动或静,或面或点,手法多变,优裕自如;二是与音乐家的人生相融会,与音乐家对国家、民族的热爱相交织,使得景语自然成为情语,而情语又升华为一种精神的再现。?
思路解析:C项中作者在描写肖邦故园中的夏季美景时并没有运用到“触觉”。?
答案:C?
阅读下文,完成4~5题。?
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绚丽的大都会风光,频繁的旅行,丰富的经历,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创作灵感。但是,既然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遥远、寒冷的爱丁堡又怀念起“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我们就有理由想像,故乡的朦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而今,我们也怀着激动的心情瞻仰这些大树,这些灌木丛和这一片清凌凌的水。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玛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中的“这些画面”指的是怎样的画面?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流亡生活中复杂的生活画面。?
B.肖邦居住的遥远、寒冷的爱丁堡的景色。?
C.绚丽的大都会风光,频繁的旅行,丰富的经历。?
D.“这些大树,这些灌木丛和这一片清凌凌的水”所代表的故乡景色。?
5.作者在这一段的末尾说肖邦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既“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又“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评价?请结合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4.思路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区分清楚“雾”与“画面”分别指代的不同内容。从上文可以看出,“这些画面”应当指“故乡的景色”“儿时之国画面”,具体来说,也就是本段中“我们也怀着激动的心情瞻仰”的“这些大树,这些灌木丛和这一片清凌凌的水”。?
答案:D?
5.思路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就是说要注意从原文中找寻回答的依据。所以“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原文说是由于“半世坎坷,命途多舛”“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所以说“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由于“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而且,它们“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只是表象,“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才是本质。?
参考答案:这两种评价并不矛盾。因为流亡的生活、丰富的经历、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给肖邦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新的素材,再加上离情愁绪的浸染,使得这最后一组玛祖卡曲“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而肖邦毕竟心怀故土,他的创作始终从祖国获得精神资源,所以我们还能从这组玛祖卡曲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所以还“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 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
(2)乍一看,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经,但是, 我们进一步观察, 不难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3)学习了《肖邦故园》一文,明白了肖邦的音乐创作与故乡祖国的深厚关系,今后 欣赏他的音乐的时候,我们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A.常常 只有/才 再
B.常常 只要/就 又?
C.往往 只有/才 又
D.往往 只要/就 再?
思路解析:“往往”与“常常”都表示事情不止发生一次,“往往”更倾向时间相隔较长;“只有/才”“只要/就”都表示条件关系,“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再”与“又”都表示事情或行为第二次发生,“再”表示的是接下来会发生(将来时态)。?
答案:D?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看这孩子年纪轻,可是说话办事的条理性特别强,头绪再复杂的事情,他汇报起来总是有条不紊,头头是道。?
B.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C.他在孩提时代就立下了要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这也成为他后来的几十年里刻苦钻研并学有所成的巨大的精神动力。?
D.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的同学,一旦身处独立的环境,自理能力严重欠缺的毛病立刻暴露无遗,有的甚至因此而中断了自己的学业。?
思路解析:“孩提”意为“2~3岁的幼儿、幼童”,“孩提时代”即指人的幼年时期。用在C项语境中,显然不合情理。?
答案:C?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3~4题。?
(甲)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乙)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如今既没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一切都成为往事了。??
3.(甲)文表现了肖邦故园春天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概括。???
4.(乙)文中说“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结合全文,分条简析这其中的原因。???
3.思路解析:文段共3句话,文字少,信息量也不大。前两句分别描写“栗树”“樱花”的情状,第三句则用两个比喻对春色进行了概括。不难看出,原文中能表现春天特点的词语,应当锁定在第三句,符合要求的也就是“娇嫩”“温柔”“轻盈”三个词语。?
参考答案:(1)娇嫩;(2)温柔;(3)轻盈。(任选两个即可。)?
4.思路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或叫“提示”):一要“结合全文”,就是将这里冬天的特点与文章要表现的主旨、要抒发的情感联系或对照起来思考;二要“分条简析”,就是至少包括两点内容,且在语言表达上要简明扼要。本文明写“肖邦故园”,实写肖邦对故土、对祖国的眷恋和挚爱,而这分情感是借助音乐来传达的,所以瞻仰肖邦之家,聆听肖邦之曲,能让人感到是在与他“促膝谈心”,也因此,故园可能会颓废,音乐只会永恒;故园也许孤冷,音乐却永远温暖。?
参考答案:(1)这里有“四野茫茫,白雪覆盖”,“树木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的美丽景致。(2)这里冬天的静寂反衬出长存世间的音乐的美好。(3)这里冬天的寒冷孤寂反衬出聆听肖邦的音乐从而“和肖邦促膝谈心”的温暖。(写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2005年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5~10题。?
回望昨日的感伤?
①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②茨威格正是以感伤的目光回望着过去的时光,并以这样的笔调为我们撰写了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③我读过作者的不少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烁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总是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透彻描写和细腻的笔触而叹服。记得在一部中篇小说中,他描写过一个赌徒的手。在他的笔下,那只手就仿佛是一个生命,血管、指头的细微变化,被他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动感。从那之后,那只手我再也不可能忘记。?
④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茨威格同样显示出他小说家的才华,但同时更增加了他所擅长的思辨性。这本书的副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非常贴切地表明了他的特殊身份和这部作品的特点。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相反,他将对整个欧洲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故事的描述之中。这样,读他的书,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作为一个著名文人,他眼中的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⑤文化,自始至终萦绕在茨威格心中。他留恋生于斯长于斯的维也纳,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圣地。它有着博采众长的愿望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殊敏感,它把那些最不一致的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使他们彼此逐渐融洽。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宽容的文化环境之中,没有陌生感和排斥感,已经在情感上属于这里。正如茨威格所说:“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成为一个超民族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的公民。”在他看来,维也纳文化是西方一切文化的综合,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昔日的文化辉煌已不复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这个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从此就陷入了野蛮之中。?
⑥茨威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业已爆发的时刻被迫远离祖国的。他所离开的,不仅仅是他所熟悉的街道、建筑,不仅仅是小提琴流淌出的旋律,而且是在他看来欧洲赖以存在的文化价值。难怪他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只是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忧患意识,更是一个文人的深沉忧虑和思考,而浓郁的感伤将这一切笼罩。?
⑦写完这部回忆录后不久,茨威格就告别了人间,那是1942年。他未能看见希特勒的覆灭,未能看到他的祖国重又恢复文化的创造。今天,当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现代化媒体手段向全世界现场直播时,亿万听众沉醉在文化的魅力之中,而他所亲身经历的苦难,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回响。?
⑧然而,不管时间流逝如何匆匆,《昨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永恒的价值。它会使我们想得更多,更深。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我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情细细阅读茨威格的这部作品。他的忧虑,他的感伤,深深地触动着我。?
⑨当下个世纪人类回望这个世纪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5.第①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 。?
6.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原因是什么???
7.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茨威格创作的《昨日的世界》是以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B.茨威格怀着伤感创作《昨日的世界》,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了祖国。?
C.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是一篇颇具感染力的人物传记。?
D.本文标题与《昨日的世界》具有内在的呼应,寄寓了作者被往事深深触动的情怀。?
8.第⑦段提及“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为了抒发作者 的情感。?
9.《昨日的世界》“有着永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0.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说些什么?(100字左右。)??????5.思路解析:“体无完肤”在文中首先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这可以由中心语“沧桑之感”得知,而且其基调是“伤感和悲观”,因为茨威格所过的是“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流亡的日子”。而内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也正是他“远离欧洲大陆”后自杀身亡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6.思路解析:解答本题的信息区域在原文的第⑤段,先是总体解说原因:“它有着博采众长的愿望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殊敏感,它把那些最不一致的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使他们彼此逐渐融洽。”再分别由“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一句领起具体的说明。因此,只要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即可。?
参考答案:(1)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
(2)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7.思路解析:从文中来看,第④段明确指出“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所以A项错误;由第①段可知,二战使他失去了文化温馨也是作者创作《昨日的世界》的原因之一,所以从书中能了解到“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B项说法不够全面;C项“人物传记”的说法错误,因为从第④段可知,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茨威格“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贯穿其中的是“对整个欧洲命运的思考”,“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答案:D?
8.思路解析:文中第⑦段写到:“写完这部回忆录后不久,茨威格就告别了人间,那是1942年。他未能看见希特勒的覆灭,未能看到他的祖国重又恢复文化的创造。”显然,文章特意提及“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为了对比茨威格当年流浪巴西饱受没有文化温馨的苦难,以此表达了一种对茨威格过早离世而“未能看见希特勒的覆灭,未能看到他的祖国重又恢复文化的创造”的深深的痛惜遗憾之情。?
参考答案:对茨威格未能看到法西斯的覆灭而痛惜?
9.思路解析:正如文中第④段所说,《昨日的世界》作为一部回忆录,茨威格“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贯穿其中的却是“对整个欧洲命运的思考”,“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所以“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只是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忧患意识,更是一个文人的深沉忧虑和思考”。?
答案示例:字里行间渗透着茨威格对二战时期人类不幸遭遇和欧洲文化衰落的思考与忧虑。?
10.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既有助于大家深入理解文章表现的主旨和所寄予其中的深沉情感,抒发自我的阅读感悟,也有利于鼓励我们发表个人的见解,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就问题的解答而言,重点在于表达感悟或加以引申,如谈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或谈珍惜和平,或谈光明战胜黑暗。当然,要注意语言简明,层次井然。?
答案示例:当昨日的话题愈益古老,当昨日的硝烟逐渐消散,当昨日的世界日渐模糊,我们的记忆却应当永远保持清晰,为的是不再让“茨威格”们忧虑和感伤,为的是不再让那一段噩梦般的昨日重现。?
?
11.为下面一篇报道编拟一则标题。(不超过12个字。)?
一枚阿丽亚娜5型火箭2月13日北京时间5点03分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按计划成功地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阿丽亚娜空间公司宣布说,火箭升空大约30分钟后,分别将一颗由西班牙和美国共同研制的军事通信卫星及一颗微型科学实验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由欧洲航天局开发的新型阿丽亚娜5型火箭具有10吨重推力,是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最大推力火箭。2002年,该型火箭第一次发射以失败告终。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该型火箭将重返世界火箭发射市场。?
标题
思路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这样几个要点:一是能涵盖主要信息(如“火箭顺利升空”“火箭在目前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二是语言要精练通顺(即不超字数、不出语病),三是要采取主谓式结构,不使用点号。?
参考答案:世界最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或:成功发射)??
12.(2005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10个字。)?
螃蟹妈妈对儿子说:“我的孩子,你别再横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回答说:“好妈妈,一点儿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学着做。”螃蟹妈妈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样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思路解析:很显然,揭示寓意的关键之处在最后一句。细品文段,可以看出,材料的主体对象是“螃蟹妈妈”,她的表现分为两个方面:先是劝说儿子“直爬”,后是在儿子要求下作示范而失败。抓住了这些要素,答题也就有了准星,而不致说出“事实胜于雄辩”“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能强人所难”等等似是而非的寓意来。?
参考答案:身教胜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