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8 14:44:43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统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
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导入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它们的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大众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课程导入
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文明带来的是痛苦还是福祉?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历对我们有何启示?
——人口增长、城市化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
——城市病、环境污染、贫富分化
二、工业化国家的剧痛
——大众教育、改善环境、缓和矛盾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
目 录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人口增长
根据下图说说工业革命对工业化国家的影响?
探究
人口增长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
1.促进生产力发展;
2.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3.社会稳定。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舒小昀《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探究
1.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
2.带来社会的隐患
人物扫描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对当时英国人口快速增长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他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人口增长到生活资料仅能维持人类生存的极限时,社会就会出现饥馑、战争和疾病。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劳动力结构变化
分析图表中,英国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究
时间 农业雇佣 人口 工业雇佣
人口
1801年 170万 140万
1841年 —— 330万
1871年 180万 530万
——整理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劳动力结构变化
分析图表中,英国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究
1839年,英国的419560名工厂工人中,有242296名妇女,妇女占一半多。1861年,英国还没有一个女护士,也没有一个女职员;到1891年,女护士已达53000多名,女职员也有17000多名。恩格斯调查了412个工厂,发现每个工厂都有二三个靠妻子劳动过活的男子。
——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
2.越来越多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分析材料,英国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究
2.越来越多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城市化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探究
时间 英国离开农业的人口总数
1751-1780 7.5万
1781-1790 7.8万
1801-1810 13.8万
1811-1820 21.4万
1821-1830 26.7万
——整理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城市人口增加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城市化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探究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1880年,世界最大城市伦敦的人口达到400万,在一个世纪内增长340%;巴黎达300万,增长345;俄国圣彼得堡增长300%;维也纳增长490%;柏林增长872%。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二、工业化国家的剧痛——城市病
阅读P25“相关史事”,过快的城市化有什么问题?
探究
相关史事
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铺、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
  美国大城市处理污物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城市人口増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狭窄而幽暗,许多居民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
缺乏统一的规划
城市卫生环境差
二、工业化国家的剧痛——环境污染
附近的酿酒作坊、硝皮作坊、洗染作坊和其他工厂污染了河水,使空气中浓烈的人畜便溺气味之外又增加了污染的气味。市区烟囱林立,吐出带硫磺味的农浊黑烟。人们疾病丛生。
——克莱顿·罗伯茨 《英国史》
机器时代的“享受”
环境污染严重
二、工业化国家的剧痛——社会分裂
材料说明工业化带来什么问题?
探究
贫富差距加大
1801年,1.1%最富有的人占有国民总收入的25%,到1812年,1.2%最富有的人就取得35%的国民收入。
1867年,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
——郭家宏《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及其化解策略》
二、工业化国家的剧痛——社会分裂
材料说明工业化带来什么问题?
探究
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工人们……感性上认为,机器是他们遭受苦难的原因,他们把满腔愤怒集中于机器,他们采取的斗争方式就是捣毁机器,这场捣毁机器运动因传说人物卢德而被称为“卢德运动”。
社会矛盾尖锐,工人反抗斗争激烈
二、工业化国家的剧痛
4.社会矛盾尖锐,工人反抗斗争激烈
1.人口快速增长
2.城市缺乏统一的规划,卫生环境差
3.环境污染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总结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控制人口数量
工业化国家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探究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民开始有意识地控制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9世纪60年代结婚的妇女平均有6个孩子,而到了90年代则平均只有4个孩子。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控制人口数量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推广大众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工业化国家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探究
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推广大众教育
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作用:提高了欧洲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改善城市环境
工业化国家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探究
鼓励各城镇在当地建立健康委员会以改善贫民窟、下水道、屠宰场和供水系统的状况。
——1848年英国《公共卫生法案》
强制规定每座新房子必须有自来水和排水设备。
——1875年英国《公共卫生法案》
1890年英国通过《住房与城市规划法》责成地方政府关闭潮湿的地下室 ,拆毁不透气的房屋… …在伦敦有10万个租户住在由国家建造的清洁卫生的住室里。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改善城市环境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治理环境污染
工业化国家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探究
治理环境污染
时间 法令(节选)
1863年 英国议会通过第一个《工业发展环境法》
1874年 第二个《工业发展环境法》
1906年 《制碱法》
1926年 《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
1930年 《道路交通法》
1953年 《大气清洁法》
1974年 《污染控制法》
1990年 《环境保护条例》
1995年 《环境法》
2008年 《气候变化法》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缓和社会矛盾
工业化国家如何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探究
时间 立法(英国)
1802 《工厂法》 对工作环境的卫生和保障学徒童工的个人卫生标准;对工作时长作了规定
1871 《工会法》 正式承认工会的合法地位,并承认工会有代替雇员同雇主谈判并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力
1872 《雇主与雇员仲裁法》 确立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1897 《雇员灾害赔偿法》 确立工伤赔偿制度
保障工人权益,缓和阶级矛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小结
巨变
剧痛
人口增加
劳动力结构变化
城市化
人口压力
贫富差距加剧
城市病
俱进
控制数量、提高素质
缓和矛盾
加强建设、改善卫生
治理环境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启示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启示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启示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启示
谢谢观看教学设计(2500字左右)
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 九年级上册)
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课题: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本课是主要学习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包含三部分内容: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这些“社会变化”,不仅仅是承接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涉及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一部缩影。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课标要求是“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本课子目有很好的体现。社会进步: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城市化;社会问题: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些重构: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
化,有积极的,比如人口增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也有消极的,比如城市病、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工业化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解决问题,比如控制人口数量、改善城市环境、缓和社会矛盾等。这也为我们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
1.了解工业革命后,英、法、美、德等国在人口数量和劳动力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了解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解读材料,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2.了解大众教育出现的背景,理解社会发展推动教育发展,教育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发展。培养唯物史观。
3.让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梳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00字以内)
1. 重点。
城市化是本课的重点。什么是城市化?怎么体现城市化?城市化有何影响都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也是本课重点。
难点。
本课的知识点比较零散,整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其难点。可以指出:人口增长加快了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广大工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被资本家攫取。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却日益贫困,贫富分化加剧。
五、教学过程(1600字左右)
1. 新课导入。
同学们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它们的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大众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文明带来的是痛苦还是福祉?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历对我们有何启示?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2. 正课讲授。
本课分为三个篇章: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讲述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二、工业化国家的剧痛,讲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讲述早期工业化国家是如何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
一:工业化国家的巨变——人口增长
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4页“英、法、德、美四国人口增长”图,结合课文我们知道,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法德美的人口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工业革命为什么能促进人口迅速增长呢?请同学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是从哪些方面促进人口增长的。“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的经济基础”,概括起来,就是“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疾病、瘟疫、饥荒有所减少”,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社会的医疗水平、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也是人口增长的一大要素,社会相对稳定,避免了战争造成的人口伤亡。
接下来的问题是,人口迅速增长,好还是不好呢?其好处,是显而易见,人口大量增长,满足了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人口爆炸式的增长,也带来很多的问题。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对此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人口增长到生活资料仅能维持人类生存的极限时,社会就会出现饥馑、战争和疾病。
工业化国家的巨变——劳动力结构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工业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劳动力结构也随之变化。从第一个材料,我们看到,1801到1901这一百年间,英国农业人口的比重由36%下降到9%,工业人口比重却由20%上升到46%。第二则材料列举的是绝对数值,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的农业人口数量上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工业人口从140万增加到530万。也就是是说,工业革命期间,新增人口大量流向工业。也说明了工业在这一时期内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除了体现在各产业人口的变动外,性别的变化也很明显。妇女越来越多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半边天”,这也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工业化国家的巨变——城市化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原先处于分散、彼此隔绝或联系不大的人口,动员、集中在一些城市、城镇当中,使他们之间相互配合地进行“社会化大生产”,使他们拥有共同的经济生活,使他们的社会交往、政治文化关系,变得极其密切相关,这就是“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可以通过人口流动的数字加以说明。英国的两组数据,很好的反映了其城市化的过程。其他国家城市化也在进行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城市容纳的人口急剧增加,说明城市的规模也在急速扩张。
二、工业化国家的剧痛——城市病
但是急速扩张的城市,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工业革命前,这里人口仅有1万左右,1786年之后的15年间,就建立起50个纱厂,工厂和工人的棚屋几乎将旧城区包围。由于城市过快发展,缺乏总体设计规划。城市布局显得凌乱无序。城市交通、供水、居住、卫生条件很差,许多城市没有下水道,垃圾、粪便成堆,严重污染了居住环境,损害居民的身体健康。课文“相关史事”对此有介绍。这也是工业化带来的伤痛。
工业化国家的剧痛——环境污染
从两则材料,同学们,这反映了的是工业化带来的哪个问题?是
的。环境污染。
二、工业化国家的剧痛——社会分裂
同学们观察漫画,在财富的跷跷板上,资本家一人的体重超过了
很多工人的总和。工业革命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大多数被资本家装进了口袋,工人阶级日以继夜的工作,却仅仅能够维持生活。贫富差距扩大。
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工人们感性上认为,机器是他们遭受苦难的原因,他们把满腔愤怒集中于机器,他们采取的斗争方式就是捣毁机器,这就是“卢德运动”。这说明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人激烈反抗不公平的命运。而把矛头对准机器,也说明早期的工人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对资本家的剥削认识不足。
总结起来,人口过快增长、城市病、环境污染、阶级矛盾激化等等,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伤痛。早期的工业化国家又是怎么疗愈这些伤痛的呢?
工业化国家的俱进——控制人口数量
材料可以看出,其措施是欧洲国家有意识地控制人口数量。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推广大众教育
怎么解决社会生产的劳动力难题呢?答案是提高劳动了素质,推
广大众教育。德国、英国、法国都先后开始了大众教育。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生产用到更多机器,要求产业工人具备相应的生产知识。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概括起来,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缺乏规划、卫生条件差的问题也得到解决,比如英国,就通过各项立法,强制要求改善城市的环境。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抽水马桶、电灯、电梯、水泥制造技术、钢筋混凝土技术、地铁、有轨电车等也极大了改变了城市的环境。
环境问题也收到各国的重视,各国纷纷立法保护环境。
三、工业化国家的俱进——缓和社会矛盾
在工人的不断斗争之下,资产阶级也做了一些让步。立法保障工人权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3. 课堂总结。
总结起来,工业化给社会代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有的也带来了伤痛,各国也都在发展的过程中着力解决发展的伤痛。
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也有很多的启示,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重视城市卫生建设,重视发展成果的共享,这即是早期工业化国家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给世界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国和世界,都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图片格式)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