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第2课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第2课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20:2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2课时)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物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进入人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演示: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鸡嗉囊
小资料:
  透析袋或鸡嗉囊内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
  水、碘分子、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
  淀粉、蛋白质、脂肪是大分子物质。
透析袋
鸡嗉囊
1. 嗉囊内注入淀粉溶液;
2. 烧杯的水中滴加碘液。
实验一
1. 嗉囊内注入葡萄糖溶液;
2. 尿糖试纸插入烧杯的水中。
实验二
演示实验: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操作步骤 实验前现象 实验后现象
实验一 ①嗉囊内注入淀粉溶液 ②烧杯的水中滴加碘液 嗉囊内溶液白色
实验二 ①嗉囊内注入葡萄糖溶液 ②尿糖试纸插入烧杯的水中 尿糖试纸淡绿色
嗉囊内溶液变蓝
烧杯内水没有变蓝
尿糖试纸棕褐色
怎样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理解实验本质?
模型部位 人体部位
鸡嗉囊 小肠内壁(细胞膜)
嗉囊周围的水 血液(或细胞质)
注入嗉囊的淀粉(葡萄糖) 消化管中的食物
1. 淀粉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透过鸡嗉囊存在什么差异?
2. 淀粉分子能否通过人体的消化管呢?
在消化管内淀粉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才能通过消化管?
思考
淀粉分子不能透过鸡嗉囊,而葡萄糖分子可以。
体验活动:细嚼馒头
1. 馒头嚼时间长了有什么感觉?
2. 淀粉本身是甜的,那甜味是从哪来的呢?
3. 唾液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这样的变化?
思考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问题】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经过细细咀嚼后会变甜,馒头中的淀粉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什么条件有关?
【活动目标】
1. 设计并实施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方案。
2. 理解食物消化的含义。
【活动准备】
淀粉液、唾液、碘液、清水、烧杯、滴管、试管、水浴锅等。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收集信息】
  淀粉是一种大分子的糖类,无甜味。
   麦芽糖是一种小分子的糖类,有甜味。
  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这种变化与唾液分泌、牙齿咀嚼、舌的搅拌有关。
【作出假设】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设计方案】
  1. 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设置几组实验?
   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有什么差异?
   3. 为什么收集唾液之前最好先用清水漱口?
   4. 如何选择实验的温度条件?
   5. 如何判断食物中淀粉是否发生变化?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设计方案】
①用量筒分别量取2 mL淀粉溶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
②用量筒分别量取2 mL清水和2 mL唾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
③充分振荡两支试管,放入37 ℃温水中水浴约5~10分钟,同时取出两支试管,稍冷却
④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加2滴碘液,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滴加碘液) 结论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对照组) 淀粉液+清水 白色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白色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现象
【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滴加碘液) 结论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对照组) 淀粉液+清水 白色 变蓝 变蓝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白色 不变蓝 不变蓝
【分析及结论】
(1)现象分析:淀粉发生了变化的试管是 。
(2)得出结论:淀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
的结果。
【反思交流】
(1)对照组的实验材料、实验条件与实验组有什么不同?
(2)口腔内牙齿和舌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是什么?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组
对淀粉起消化作用
唾液中的淀粉酶
知识拓展
1. 实验温度为什么设计在37 ℃?
2. 生病发烧时为何食欲不振?
  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
   如图所示的实验,小明把4支试管放在37 ℃温水中10分钟取出后冷却,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若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选择的两支试管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B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