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名师习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名师习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8 15: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04
名师点拨
03
自主学习
02
读图学文
01
考点描述
05
随堂训练
06
链接中考
08
思维导图
07
天盘归纳
课标要求 中考考点
①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②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改革的主要过程,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作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
上图是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的场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     ,带来
    ,   均有很大提高。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民的劳动热情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政策。改革首先从     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   ,促进  。
3.时间:     。
  1978年  
 农村经济发展
 生产积极性 
  农村  
  改革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概况:
(1)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
     ;
(2)到1983年,     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5.特点:建立在     基础之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土地公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6.作用:
(1)激发了     ,带来了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     开辟了一条新路。
  实现现代化  
  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民的劳动热情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1)农村改革的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
     涌向     ;
(2)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要求加快以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时间:1984年全面展开。
3.中心环节:     。
  增强企业活力  
  城市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城市  
  农村  
4.内容:
(1)改革所有制结构:把原来单一的     ,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改革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     ;
(3)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
     的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经营责任制  
  政企分开  
  公有制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使
     在     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  
  市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易错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
2.易错字: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选择题
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下列哪一选项的歌谣(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2.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3. “大包干给小岗村带来了大发展,其成功源于群众地方政府与中央之间的有效互动,中央的政策稳了农民的心,地方政府的支持壮了农民的胆。”小岗村“大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创办乡镇企业
C
4. 4.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人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
因是( )
A.集中统--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D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实行土地公有制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A
6.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效后,带动了城市改革。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公私合营
C.发展乡镇企业
D.加强宏观调控
A
7.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8.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近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二、材料题
9.材料: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写 “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写“B”;材料没有涉及的,写 “C”。
①人民公社制度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④农村改革前和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B 
 A 
 C  
 A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影响。
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0·贵州黔东南)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表中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其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推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B
时间 粮食产量
1980年 5.02亿千克
1981年 6.76亿千克
1982年 7.15亿千克
2. (2021泰安市9.)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
A.翻身解放 B.对外开放
C.公私合营 D.联产承包
D
3.(2020·四川广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C
4.(2020·四川乐山)如图反映了1978年-1982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
5.(2020·四川乐山)某同学通过《人民日报》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位“冒富大叔”不姓冒,名叫彭秋杨,喜欢即兴创作“顺口溜”:……方法一改就变灵,种田种地自做主,勤劳耕种增收入。这个顺口溜称赞的是( )
A.土地革命 B.地主减租减息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6. (2021牡丹江、鸡西19.)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多快好省”
④“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D
二、材料题
7.(2020·重庆B节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是党和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指出小岗村农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影响。
答:表现:1978年,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影响: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种建立在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农村改革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