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名师习案】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名师习案】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8 15: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04
名师点拨
03
自主学习
02
读图学文
01
考点描述
05
随堂训练
06
链接中考
08
思维导图
07
天盘归纳
课标要求 中考考点
①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②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标志着
“     ”的结束。
  文化大革命  
“铁人”     
焦裕禄被人民称颂为“     ”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年,中共八大在     召开,分析了当时国内的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从     变为
     。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  
  先进的工业国  
  落后的农业国  
  主要矛盾  
  北京  
  1956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     年。
(2)评价和影响: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
     的愿望。但导致了1959—1961年,我国     发生严重困难。
(3)原因: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国民经济  
  经济落后状况  
  1958  
4.调整:
(1)八字方针:     。
(2)开始时间:1961年。
(3)影响: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工农业生产得到     ,呈现
     的新面貌。
  物价稳定、市场繁荣  
  恢复和发展  
  基本完成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二、“文化大革命”
1.时间:     年。
2.内容:(1)口号:     。
(2)指挥部:     。
(3)表现:     。
3.结束: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年,     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江青  
  1976  
  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中央文革小组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966—1976  
4.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     ,造成了     。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     和
     受到践踏,国家主席     遭到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的最大冤案。     和
     陷于混乱。
5.反思与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要不断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生产秩序  
  社会  
  刘少奇  
  法制  
  民主  
  巨大的损失  
  挫折  
三、建设成就
1.内容
(1)工业: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建成:     两大钢铁基地;     油田、     油田、  油田,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发展。
(2)交通:     等铁路。
  兰新、兰青、包兰  
 大港
  胜利  
  大庆  
  武汉、包头  
(3)科技成就: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试爆成功;
1965年,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     ;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     ——东方红一号;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    。
  籼型杂交水稻  
  人造地球卫星  
  氢弹  
  结晶牛胰岛素  
  原子弹  
2.影响: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体系和     体系,为     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英雄模范人物:“铁人”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共同体现了当时人们     的精神。
  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雷锋  
  焦裕禄  
  王进喜  
  现代化建设  
  国民经济  
  工业  
1.易错点:“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启示容易混淆,要区分两者的影响及启示。
2.易错字:法制、籼型杂交水稻。
一、选择题
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做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C
2.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3.“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 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文化大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D.土地改革的意义
B
4.中共八大提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的依据是( )
A.党的纲领
B.国内的主要矛盾
C.人民的要求
D.苏联的经验
B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缺少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躁冒进的失误。下图中反映的是哪一失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恢复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
B
6.“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残酷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C
7.如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56—1976年的严重失误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 )
①经济发展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 
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要稳中求进,多积累发展经济的经验 
④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领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二、材料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呵!请同志们重读一遍这张大字报和这个评论。可是在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
“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文化大革命”。
材料三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天安门诗抄
(2)材料三中的“雄杰”是指谁 为悼念“雄杰”而爆发的群众性运动是什么
周恩来。四五运动。
材料二 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
----叶剑英1967年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天安门诗抄
(3)材料二、三中铿锵有力的词句,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思想感情
粉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共同愿望。
一、选择题
1.(2020·贵州黔东南)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C
2.(2020·贵州黔西南)从如图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D
3.(2020·河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河南林县人民经过几年苦战,开凿太行山,引漳河水入境,修建了“人造天河”红旗渠,彻底告别“水缺贵如油”的历史,创造了人间奇迹。这体现了林县人民( )
A.防风治沙的决心
B.助人为乐的品格
C.国际主义的视野
D.艰苦奋斗的精神
D
4. (2021牡丹江 鸡西19.) 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多快好省”
④“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D
5(2021苏州市12.)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
是( )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A
6.(2019·湖南株洲)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以表彰他( )
A.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B.发明了籼型杂交水稻
C.自主研制人造卫星 D.研制原子弹爆炸成功
7.(2019·山东聊城)“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句颁奖词称赞的是下列哪一人物(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邓稼先 D.钱学森
B
B
8.(2019·四川南充)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
A.大庆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长征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D
二、材料题
9.(2020·贵州黔东南节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成功,体现了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精神。1964年,在我国西部戈壁,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又取得了哪一项重大科技成就,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答:原子弹。
(2)【抗疫精神】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以钟南山等为代表的全国人民都发扬了抗疫精神。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曾涌现出被誉为“铁人”和“党的好干部”的英雄模范典型,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名字。
答:“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3)【学习感悟】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答:①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②要牢记使命,爱国奋进。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