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弹力——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8 20:0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 弹力——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
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
2.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时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B.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C.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D.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测量范围的力
4.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 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 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 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 )
A.4 N、0 B.0、4 N C.4 N、4 N D.8 N、8 N
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A.弹簧对手的拉力 B.弹簧受到的重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手对弹簧的拉力
6.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各用力5 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 N B.5 N C.0 N D.上述均不对
7.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及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则应为( )
A.1:2 B.2:1 C.2:3 D.3:2
8.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________(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________N,分度值为________N,读数为________N。
9.羊角球因跳跳球身上“长有”两个手柄而得名,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骑在羊角球上玩耍。假设此时小朋友竖直向下压羊角球,羊角球发生_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便产生弹力,弹力的方向是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受力物体是________。
10.小明用水平力将轻质弹簧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弹簧产生的所有弹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手用10 N的力压气球,气球会变形,画出气球对手的弹力的示意图。
12.小明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实验。如表是小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
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总长度/cm 6.0 7.2 8.4 9.6 10.8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2 2.4 4.8 6.0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表中的空白处。
(2)在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
(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支持你上述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一个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
(6)在对本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你觉得运用图像分析的优点有哪些?(说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B符合题意;其他三个现象中发生形变的物体均不能恢复原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否则会造成测量错误,故A正确;为测量准确,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所以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测量,也可以倾斜测量,故B错误、C正确;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会造成测量不准,甚至损坏弹簧测力计,故D正确。
4.答案:C
解析:改为两人拉弹簧后,其一人和墙一样起到了固定弹簧的作用,弹簧伸长量不变,所受的拉力也不变,还是4 N,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两个人的拉力均为4 N。
5.答案:A
6.答案:B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挂钩一端受到的拉力大小;由题知,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受的力均为5 N,处于静止状态,挂钩一端受的力为5 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
7.答案:B
解析: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解得。
8.答案:是;0~5;0.2;2.6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刻度是均匀的;从图可以看出,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量程是0~5 N,此时指针指到第13个格,故示数为。
9.答案:弹性;竖直向上;小朋友
解析:小朋友竖直向下压羊角球,羊角球发生了弹性形变,羊角球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小朋友)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小朋友对羊角球的压力与羊角球对小朋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羊角球对小朋友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10.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弹簧被手指按压后,受到手指的压力和墙面的压力,保持静止状态,则弹簧必然对手指和墙面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就是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11.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气球对手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向上,作用点在手和气球接触的部分,大小为10 N。
12.答案:(1)3.6(2)如图所示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4)图像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5)弹簧测力计(6)用图像分析实验数据更直观明了(或可以了解变化趋势;可以得到其间任意伸长量对应的拉力大小等)
解析:(1)通过观察表格中数据可知:拉力每增加0.5 N,弹簧的伸长量就增加1.2 cm,则当拉力为1.5 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描点连线即可;(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4)由图像可以看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正比例函数图像;(5)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此实验结论应用在我们所学过的弹簧测力计这一测量工具中;(6)用图像分析实验数据更直观明了;可以了解变化趋势;可以得到其间任意伸长量对应的拉力大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