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大气压强——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3 大气压强——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8 20:0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3 大气压强——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 )
A.60 N B.600 N C.6 000 N D.60 000 N
2.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B.水往低处流
C.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D.用吸管吸饮料
3.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
B.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4.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玻璃管稍倾斜一些,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一些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水银柱的高度会增大
C.玻璃管内混进一些空气,则水银柱高度比原来低些
D.所用玻璃管内径越大,水银柱的高度越小
5.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 ,轻晃后迅速倒出 , 再马上盖紧瓶盖 , 立即浇上冷水 , 发现瓶子瘪了 ,如图所示 . 对其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瓶变瘪表明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气体压强
B.瓶变瘪表明瓶外气体压强变大了
C.瓶变瘪表明瓶内气体压强变小了
D.瓶变瘪表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6.大气压与海拔有关,在海拔3 000 m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降低________Pa,某地的海拔约2 000 m,粗略估算该地的大气压是________Pa。(大气压取)
7.如图,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来工作的,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最多可把水抽高________m;图中的出水口和圆筒构成一个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取取10 N/kg)
8.如图-1所示,是某学校科技节上展示的两件作品,小明为此作了以下解说:
(1)甲是简易的温度计,它是利用_______的性质而制成的。它的测温效果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______有关;所用的测温物质是煤油而不是水,这是因为煤油的______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玻璃管内液柱变化更为明显。
(2)乙是简易的气压计,当外界气压减小时,玻璃管内液柱的液面会______。
【提出问题】小华发现甲、乙的构造非常相似,提出乙是否也能做温度计使用?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把两装置中的小玻璃瓶同时没入同一热水中,观察到乙装置中玻璃管内液柱上升更明显,这是由于瓶内的______受热膨胀更显著,故乙也能做温度计使用。
【拓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人们很早就发明了如图-2所示的气体温度计,当外界环境气温升高时,该温度计中的管内液面会______。但由于受外界______、季节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所以,这种温度计测量误差较大。
9.阅读材料和实验,完成问题:
小明在生物课上学习“人体的呼吸”时知道,当我们吸气时,如图所示,胸部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小于体外的大气压强,大气压将新鲜空气压入肺中。于是他想了这样一个问题,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他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把某一医用注射器的活塞推至筒身的中部,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前端小孔,在注射器内密封了一定质量、温度的气体。先向筒内压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缩小,如图甲所示,感觉手指受到很大的压力。再向外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增大,如图乙所示,感觉到手指肚被吸进去一些。
通过以上材料和实验,可总结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具有以下关系: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________;体积越大,压强越________。
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完成下列问题:
(1)“吹不大的气球”。将橡胶气球放入一个完好的饮料瓶内,并将气球口反套在饮料瓶口上,如图所示;接着用嘴向气球内使劲吹气,瓶内的气球始终吹不大,这是为什么?(忽略温度的影响)
(2)“巧妙分离蛋黄蛋清”。请利用一空矿泉水瓶,尝试将图所示的鸡蛋蛋清蛋黄分离开,简述操作方法,并加以解释。
10.小明利用2 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本地的大气压值。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活塞推至针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动针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9 N。然后利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右端到刻度末端的长度为4 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______Pa。
(2)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Pa。
(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下列原因,其中一定不可能的是______。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4)小明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20 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将注射器小孔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4 6 8 10 12
120 80 60 48 40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________(不要求换算和书写单位),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________mL。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地球表面标准大气压约为,人体的正面面积约为,则大气对人体正面的压力约为,故选D。
2.答案:D
解析:A.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是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水往低处流是由于受重力作用与大气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C.注射时,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牛奶时,口腔内气压小于饮料牛奶瓶中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口内,这是有大气压的缘故,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A、C选项正确;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故B选项错误;实验时,玻璃管如果倾斜会使水银柱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D选项正确。
4.答案:AC
解析:将玻璃管倾斜一些,大气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也不变,但长度会变长一些,故A正确;往水银槽内多倒水银,不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水银柱的高度会不变,故B错误;若玻璃管中混进一些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则水银柱高度比原来低些,故C正确;将玻璃管内径增大,大气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不变,故D错误。
5.答案:B
6.答案:100;
解析:在海拔3 000 m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降低100 Pa,海拔2 000 m的某地气压降低,其气压:。
7.答案:大气压;10;连通器
解析: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根据可得,它能抽水的最大高度:。出水口和圆筒构成一个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所以构成的是一个连通器。
8.答案:(1)液体热胀冷缩;内径大小;比热容
(2)上升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气体
【拓展】下降;大气压
解析:(1)甲图相当于液体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测温效果与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内径大小有关,管子越细,温度计越精确。煤油的比热容比较小,因此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明显,更便于观察。
(2)外界大气压减小,而瓶内由于密闭气压不变,所以存在气压差,液柱的液面上升。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气体比液体受热膨胀更明显。
【拓展】当外界环境气温升高时,会导致管中的气体体积膨胀,液面下降。气体温度计的液面升降主要是由气压差引起的,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影响较大。
9.答案:大;小(1)用嘴向气球内使劲吹气,瓶内有密闭的气体,随着气球体积增大,密闭气体体积减小,对气球的压强增大,从而阻碍气球的体积增大,因此瓶内的气球始终吹不大。(2)手按压空矿泉水瓶,把瓶口紧贴蛋黄,松手后矿泉水瓶恢复形变,体积增大,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蛋黄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进瓶里。
解析:本题以生物学科知识为切入点,以“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实验归纳、结论应用、设计方案等物理观念和科学探究素养。总结、分析解答问题时注意理清“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的变化引起气体的压强的变化”,结合“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结论进行解答。
10.答案:(1)
(2)
(3)C
(4);4.8
解析:(1)活塞的横截面积为;当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9 N,题中提到“慢慢地拉动”,故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故活塞受到向右的大气压力等于向左的拉力,等于4.9 N,故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
(2)如图乙所示,压强为。
(3)对比两次数据,甲图测量值偏小,可能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读数偏小;或针筒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活塞除了受大气压力、拉力外还受到向左的筒内气体压力;活塞与筒壁间摩擦较大,活塞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会导致拉力变大,压强测量值变大,故不可能是C。
(4)由表中数据可知,故。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