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的压强——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液体的压强——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8 20: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 液体的压强——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是因为液体( )
A.有重力 B.会流动 C.有固定形状 D.有一定体积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水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B.酒精的质量最小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D.它们的质量一样大
4.如图所示,小明用此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则下列现象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5.小明在家温习功课时,看到书桌上叠放着一摞书本(图甲),他联想到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若将杯中的水(图乙)看做一摞书,再将其中一本书当作自己,则会感受到:越在下层挤压越厉害。根据这种感受,可猜想液体压强具有什么特点( )
A.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液体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C.液体压强随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液体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烧杯底同一高度处有两点,已知两点液体压强相等,则甲、乙烧杯中液体密度大小关系为( )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 cm、5 cm深的水,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打开后( )
A.当水不流动时,中液面依然会高于中液面
B.当水不流动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所以容器底的深度均为6 cm
C.当水不流动时,两容器底所受压强之比为
D.当水不流动时,两容器底所受压强之比为
8.潜水员测得所戴潜水镜某点处水的压强为帕,它表示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_________为牛,该点的深度为_________米;若继续下潜,则该点水的压强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三峡大坝是集防洪、航运、发电于一体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坝体高185 m,最大蓄水深度175 m,坝体建有多个泄洪深孔,每个泄洪深孔大小为,通过开启闸门泄洪。蓄满水时深孔距水面平均深度为30 m,则每个泄洪深孔的闸门受到水的压力是_______N()。
10.小明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玻璃管、薄橡皮膜、刻度尺、烧杯和水(已知)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用薄膜扎好;
②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如图所示),测出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离分别为和;
④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插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明__________;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膜向上凸起程度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2)待测液体的密度_______。
11.小明跟着爸爸去游泳,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略微有些困难,越往深处感觉越明显,由此激发了他想研究水的压强特点的想法:
(1)图中是小明利用底部和侧壁套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倒入水后的实验现象,由此可说明________。
(2)如表是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时的几组数据。
序号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侧面 4.9
4 10 朝侧面 9.7
5 15 朝侧面 14.6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前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
②比较序号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早在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结果,他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撑破了。此实验不仅证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还由此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无关。
(4)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当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7000 m深度时,所受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g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液体会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2.答案:C
解析:过路涵洞、洗手间下水管、船闸都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下面受到水的压强大,拦河大坝应用的是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原理。
3.答案:C
解析:由题知,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由图可知,根据公式可知,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为,故A错误、C正确。盛酒精的容器上粗下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即;盛水的容器为柱形容器,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盛盐水的容器上细下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即,所以,即三容器内液体重力最大的是酒精,由公式可知,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酒精,故B、D错误。
4.答案:C
解析:A、C选项中,隔板两侧液体的密度不同,深度相同,盐水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由可知,盐水一侧产生的压强较大,即橡皮膜应向酒精一侧凸出,故A错误、C正确。B选项中,隔板两侧液体的密度不同,深度不同,左侧盐水密度大且深度大,故左侧盐水产生的压强大,橡皮膜应向右侧凸出,所以B错误。D选项中,隔板两侧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左侧酒精深度大,故左侧酒精产生的压强大,橡皮膜应向右侧凸出,所以D错误。
5.答案:A
解析:越在下层,其所处“深度”越大,而感受到“挤压越厉害”,即受到的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根据这种感受,可做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猜想。
6.答案:A
解析:由图知,所处的深度,而两点压强相等,即,由可知甲、乙烧杯中液体密度。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若将阀门打开后,容器构成连通器,因为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的液面高于的液面,所以将阀门打开,水从容器向流动,当水不流动时,中液而与中液面相平,故A选项错误;打开阀门后,两容器中的液面会相平,液面下降2 cm,变为,液面上升2 cm,变为,两容器底面所受的压强之比,故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8.答案:压力;10;变大
解析:水面下某处的压强为,它表示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为;该处的深度:;水的密度不变,若继续下潜,深度增加,由知,水的压强将变大。
9.答案:
解析:蓄满水时泄洪深孔的闸门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
由公式得,每个泄洪深孔的闸门受到水的压力:。
10.答案:(1)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越大
(2)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液体压强、密度等物理观念以及实验结论归纳、数据读取及处理等科学探究素养。
(1)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插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明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若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则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越大,因此薄膜向上凸起程度将越大;
(2)由图可知,薄膜在水中的深度,玻璃管内液体的深度;由薄膜变平可知,玻璃管内外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则。
11.答案:(1)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
(2)①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3、4、5
(3)液体质量
(4)
解析:(1)图中在底部和侧壁套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倒入水后,我们看到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都会凸起,由此可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
(2)①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橡皮膜的朝向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液体的深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物理学家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撑破了,此实验不仅证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还由此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质量无关;
(4)所受海水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