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8 12:5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比较阅读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一、作者
苏轼 辛弃疾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 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一、作者
苏轼 辛弃疾
三次贬谪 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 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东坡还朝、外任。(1085~1093) 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 哲宗长大成人,为新党党徒挟制。 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 青少年时代: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南侵,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起义军
步入仕途:被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一、作者
苏轼 辛弃疾
爱国
壮志难酬
人生起落:
仕途坎坷:
“乌台诗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思想复杂
儒家的积极入世;
道家的超脱出世;
佛家的四大皆空。
外儒内道:
淳熙七年(1180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再次任知隆兴(今江西南昌)府兼江西安抚使。
同年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此后二十年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鹅湖之会后,辛弃疾又陆续出山两次做官。绍熙五年(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
嘉泰三年(1203年)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知镇江府时,曾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
二、时代
北宋(苏轼) 南宋(辛弃疾)
北宋(960~1127)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经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之时,由于外族的进攻及统治者的无能,使得社会千疮百孔。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元佑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南宋(1127年-1279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三、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京口北固亭怀古乐
苏轼作诗赋,表达对新法不满,被人诬陷为诽谤朝政而下狱。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
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在此期间,写就一词二赋。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ūo)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tūo)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
三、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京口北固亭怀古乐》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四、诗歌体式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咏史词:怀古
词牌名:念奴娇
地点:黄州赤壁
派别:豪放派
咏史词:怀古
词牌名:永遇乐
地点:京口北固亭
派别:豪放派
五、意象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阕描写哪几种景物?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江山如画
大 江
乱 石
惊 涛
“雪”
(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意境:雄浑壮阔
五、意象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有何作用?
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烘托当年赤壁之战壮阔场面;
烘托下片所写的周瑜的英雄形象
作用:即景言事
字词 特点 修辞 角度 基调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 穿
惊 拍
卷 雪
高峭险怪
狂澜奔腾



比喻
夸张
汹涌澎湃
气势磅礴
雄浑壮阔
六、意象特点 (品味诗人写景中用字的妙处)
七、典故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词中用典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佛狸祠
廉颇
思慕周瑜
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
本词中,周瑜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物?请同学们找出
诗中具体描写周瑜的句子,
分析其形象。
  
小 乔 初 嫁—
雄 姿 英 发—
羽 扇 纶 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周瑜
年轻有为 风流倜傥
威武英俊 气宇不凡
风度翩翩 娴静儒雅 
指挥从容 战功卓著
个 人 档 案
周 瑜 苏 轼
年 龄
婚 姻
外 表
职 位
际 遇
周瑜:
年龄:34
婚姻:小乔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婚姻: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个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