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备课人: 审核人: 使用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节度使权利的膨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黄巢起义的原因、结果;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分析节度使势力的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培养分析问题和总结历史教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史实,体会腐败亡国的道理,由此认识当今反腐败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安史之乱及其影响。
难点: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的政治局面。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756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安史之乱后,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场动乱为什么会发生?它所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这场动乱为什么会发生 它所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展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
自主合作学习
精讲点拨
一、安史之乱 :
1、背景:
出示材料:
材料一: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镕造,又数百人。扬、益、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以奉贵妃献贺,因致翟居显位。——《旧唐书》
材料二: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新唐书》
材料三: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为相,身兼40余职,操纵朝政,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分别受封韩国、虢国、秦国夫人,杨氏一门“势倾天下”。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形成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等边镇。这些边镇控制的兵力达到 49万,而京师和内地的兵力只有8万。节度使势力极度膨胀,最终造成了唐王朝“外重内轻”的局面。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2、过程: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此次叛乱直到763年才被平定。
时间:755-763年;
叛乱的首领:安禄山、史思明;
安禄山和史思明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为帝,即唐肃宗。 唐朝将镇守西北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763年,叛军被平定。
3、影响:
材料一: 安史之乱对人民是一场浩劫,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流域,几乎一片荒凉。
材料二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材料三: 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影响: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公元875年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起兵。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与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起兵,响应王仙芝
朱温
朱温,原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将领,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区后五个权,南方地区出现南唐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皇帝都是掌握武力的武将。
特点: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1. 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C )
A.大泽乡起义B.隋末农民大起义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2.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C )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
3、 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D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4、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D )
①唐朝后期政治更加黑暗 ②灾荒连年 ③唐朝后期土地集中兼并严重 ④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无法生活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以下五个政权。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后唐②后晋③后梁④后周⑤后汉
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
(六)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出现了 “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唐朝走向了衰落。
安史之乱的发生,使盛极一时的唐朝走向衰落,导致接下来几百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板书设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落
安史之乱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
2、过程:
3、唐朝的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选与分立
1、五代十国
2、五代十国时期特点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