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古诗词高分计划
统编教材高分通关
九年级上册解析版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基础闯关
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______ ,字 _____ ,号 ______ ,_______ (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_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 _______ ”。其代表作有《 _______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_________ 》等。
2.默写。
(1)《行路难》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而作者心中烦闷难以下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路难》诗中借用典故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行路难》诗中强烈的对比衬托诗人内心悲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B. 诗人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受阻、理想不得实现。
C.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D.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象征的手法,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现实主义的诗风。
★1▲1对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7题。(7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用意?
答:
2.对《行路难》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D.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
3.《行路难》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都写于李白在朝廷供奉翰林不到三年便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之时,两首诗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点?
答:
★中考精选
诗词默写
(2021·四川眉山市)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2021·新疆)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021·湖南长沙市)
3.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要用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现自己的自信与乐观。
(2020·四川自贡)
4.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020·湖北咸宁)
5.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来激励自己继续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心。
诗词赏析
(2020·广西百色市)
(二)古代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诗是乐府诗,形式上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表现出乐府诗的鲜明节奏。
B、诗的开头两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明理想破灭。前途渺茫。
D、诗的结尾,诗人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表现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6.这首诗的诗眼为“行路难”。请按照以下格式,找出表现“难”的一句诗,谈谈困难中李白的形象。(4分)
我从 的诗句中,读出了一个 的李白,因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基础闯关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2.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答: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1对读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江南逢李龟年》完成试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江南逢李龟年①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程九堂前几度用。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逄君②。
注:①[李龟年]唐朝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常在贵族豪门歌唱。“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卖艺为生。诗中的“岐王”“崔九”均是当时的显贵。②[落花时节又逢君]是指诗人安史之乱后与李龟年在江南相逢。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流露出诗人的伤感优愤之情,而颈联笔锋一转,既蕴含着 (1) 的人生哲理,又表现出 (2) 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沉郁中见豪放,堪称酬赠诗之上品。
2.两首诗都是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的有感而发之作。结合两首诗中的画线诗句,分别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答:
★中考精选
诗词默写
(2021·黑龙江)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021·山东)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贵州安顺市)
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内蒙古通辽市)
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1·海南)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0年陕西)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0年四川达州)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0年随州)
(4)“ ,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词赏析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阅读古诗,完成9-10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后人常用来揭示 的哲理。(2分)
10.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3分)
答: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基础闯关
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答:
2.词中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什么?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答: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
★1▲1对读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第14、15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 。
2.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
答:
★中考精选
诗词默写
(2021·四川自贡市)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2021·河北)
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020·江苏淮安)
⑤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湖南长沙)
(3)宋朝的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 , ” 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诗词赏析
(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古诗词赏析(3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B.上片望月,怀逸兴壮思,既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达词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在不能入眠的词人身上。
D.宋代胡仔《笤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古诗词高分计划
统编教材高分通关
九年级上册解析版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基础闯关
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______ ,字 _____ ,号 ______ ,_______ (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_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 _______ ”。其代表作有《 _______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_________ 》等。
【答案】(1)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代 “诗仙” “李杜”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2)《刘禹锡集》 刘禹锡 梦得 “诗豪”
【解析】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默写。
(1)《行路难》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而作者心中烦闷难以下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路难》诗中借用典故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行路难》诗中强烈的对比衬托诗人内心悲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2)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5)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6)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解析】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樽、珍羞、直、箸、溪、沧海”等字词容易写错。
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B. 诗人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受阻、理想不得实现。
C.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D.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象征的手法,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现实主义的诗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诗,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题,抓住各项的表述要点,逐项分析判断。答题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将选项中涉及到的内容精读并加以理解,找到选项中的错误所在。本题D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故选D。
★1▲1对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7题。(7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用意?
答:
2.对《行路难》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D.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
3.《行路难》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都写于李白在朝廷供奉翰林不到三年便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之时,两首诗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点?
答:
【答案】 6.B
7.同:都抒发了诗人功业难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苦闷。
异:《行》面对挫折,仍然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宣》面对挫折,略显消极,有避世思想。
★中考精选
诗词默写
(2021·四川眉山市)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2021·新疆)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021·湖南长沙市)
3.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要用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现自己的自信与乐观。
(2020·四川自贡)
4.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020·湖北咸宁)
5.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来激励自己继续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心。
【答案】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词赏析
(2020·广西百色市)
(二)古代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诗是乐府诗,形式上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表现出乐府诗的鲜明节奏。
B、诗的开头两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明理想破灭。前途渺茫。
D、诗的结尾,诗人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表现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6.这首诗的诗眼为“行路难”。请按照以下格式,找出表现“难”的一句诗,谈谈困难中李白的形象。(4分)
我从 的诗句中,读出了一个 的李白,因为
【答案】
15C
16.示例一:我从“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1分),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1分)。因为面对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2分)
示例二:我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1分),读出了一个内心迷茫(惆怅)、前途艰难的李白(1分)。因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隐喻诗人仕途的艰难(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基础闯关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2.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答: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1.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痛苦而又孤寂。
2.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3.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1▲1对读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江南逢李龟年》完成试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江南逢李龟年①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程九堂前几度用。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逄君②。
注:①[李龟年]唐朝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常在贵族豪门歌唱。“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卖艺为生。诗中的“岐王”“崔九”均是当时的显贵。②[落花时节又逢君]是指诗人安史之乱后与李龟年在江南相逢。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流露出诗人的伤感优愤之情,而颈联笔锋一转,既蕴含着 (1) 的人生哲理,又表现出 (2) 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沉郁中见豪放,堪称酬赠诗之上品。
2.两首诗都是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的有感而发之作。结合两首诗中的画线诗句,分别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答:
答案:
1.(1)答案:新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 (2)答案:积极乐观
2.答案示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晋人王质的典故写出自己遭贬谪时间之久,
表达对世事变幻、物是人非的感慨。“落花时节又逢君”中选取“落花”这一典型意象,暗示了安史之乱后国势的衰颓凋敝,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巨变、人事沧桑的喟叹。
★中考精选
诗词默写
(2021·黑龙江)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021·山东)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贵州安顺市)
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内蒙古通辽市)
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1·海南)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0年陕西)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0年四川达州)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0年随州)
(4)“ ,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案】(2021·黑龙江)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021·山东)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021·贵州安顺市)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021·内蒙古通辽市) 怀旧空吟闻笛赋
(2021·海南)病树前头万木春
(2020年陕西)沉舟侧畔千帆过
(2020年四川达州) 沉舟侧畔千帆过
(2020年随州)(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词赏析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阅读古诗,完成9-10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后人常用来揭示 的哲理。(2分)
10.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3分)
答:
【答案】9. (2分)乐观(旷达)进取、积极向上;新陈代谢(或者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
10.(3分)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向秀闻笛声思嵇康作《思旧赋》,王质观棋,棋局终了,斧柄朽烂,已过百年(1分)。写出自己孤身归来,友人多已离世的境况(1分),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悲痛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提到典故,理解典故,说出情感各得1分,计3分。
赏析一处典故,后面意思对的给2分;
赏析二处典故,后面意思不恰当的给2分。
提到典故手法,未解说含义,有情感的,给2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基础闯关
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答:
2.词中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什么?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答: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
【答案】1.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伤、欢乐、离别、相逢的变迁,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的变化,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词人受到月的启发,惆怅的心情得到慰藉,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3.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1▲1对读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第14、15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 。
2.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
答:
【答案】1.月亮
2.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A句体现出词人感悟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B句写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
★中考精选
诗词默写
(2021·四川自贡市)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2021·河北)
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020·江苏淮安)
⑤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湖南长沙)
(3)宋朝的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 , ” 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答案】(2021·四川自贡市)千里共婵娟
(2021·河北)高处不胜寒
(2020·江苏淮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20·湖南长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赏析
(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古诗词赏析(3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B.上片望月,怀逸兴壮思,既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达词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在不能入眠的词人身上。
D.宋代胡仔《笤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答案: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