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3 19: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蔺县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客观题,每题3分,共48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桌帷(wěi) 盥手(guàn) 阜盛(fù)   厢庑(wú)
B. 马嵬(wéi)   渚清(zhǔ) 懵懂(měng) 畏葸(xǐ)
C. 敕造(chì)   歆享(xīn) 榫头(shǔn) 模样(mú)
D. 角(jiǎo)色 猿猱(náo) 宵柝(tuò) 逡巡(qūn)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绦(tāo) 屏(bǐng)除 症(zhēng)结 狼吞虎咽(yān)
B.谄(chǎn)媚 监(jiān)生 按捺(nài) 放浪形骸(hái)
C.露(lù)面 染坊(fáng) 浸(qìn)染 皮开肉绽(zhàn)
D.摇曳(yè) 鞭笞(chī) 搭讪(shàn) 安步当(dàng)车
3.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通缉 荒谬 脉博 和蔼可亲
B.寒喧 萧瑟 浮躁 门庭若市
C.纨袴 馋嘴 籍贯 百战不殆
D.膏梁 诡秘 篡权 矫糅造作
4.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杀戮 栈道 缘分 蜂涌 遍体鳞伤
B.谬种 蹂躏 朔漠 气概 间关莺语
C.厮混 潦倒 艰难 苍海 百无聊奈
D.杜纂 聘礼 鄙薄 沦落 楔而不舍
5.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 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2)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 了。
(3)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 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A.委屈 疑虑 以致 B、委曲 疑虑 以至
C.委屈 疑惑 以至 D。委曲 疑惑 以致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得体的一句是 ( )
A.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B.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我只有不耻下问,向您求教。
C.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换房子的事情我一定鼎力相助。
D.我刚刚搬家,室内摆设略显单调,挂上您送的这幅油画,一定会蓬荜生辉。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贾宝玉与其与地位低下的丫鬟厮混,也不愿见贾雨村那样势力恶俗的官场中人,是其叛逆性格中最突出的表现。
B.李商隐在自我困境中徘徊,无法大声呐喊,只能把自己的千千心结,尽藏在那些呕心沥血的诗里。
C.在夏季游戏之中,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
D.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左右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
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早期作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而有“文学硬汉”之称的海明威表现“硬汉性格”的作品则是《老人与海》,并因这部作品于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冰山原则”。
B.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穷困潦倒。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
C.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以沉郁顿挫为主要艺术风格。因其诗歌忧国忧民和格律严整而被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登高》被誉为“七言律诗第一”。他和元稹倡导了唐代新乐府运动,明确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与温庭筠齐名“温李”的李商隐,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因受牛李党争的影响,长期遭受排挤,潦倒终身。《锦瑟》的主题有“悼亡说”“自伤身世说”等,《马嵬》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前者多用典,后者用对比来作辛辣的讽刺,把批判的锋芒对准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到13题?
???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11. 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1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9分)
范增论
苏 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擢以为上将 提拔
B、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假托(义帝)的名义
C、稍夺其权 稍微
D、义帝必不能堪 忍受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然则当以何事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知几其神乎! 其孰能讥之乎?
D、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汉战争时,刘邦的谋士陈平施反间计,离间项羽与谋臣范增的关系,使得范增离开项羽。本文就是对这件史事展开的一篇评论。
B.苏轼认为范增没有及时离开项羽,因而他是贪恋荣华富贵的浅陋之人。
C.苏轼认为项氏的兴起是因为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诸侯背叛他,是因为他杀了义帝。
D.作者先简述范增离开项羽的事实经过,接着在赞同范增应该离开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范增离开项羽的最佳时机应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第Ⅱ卷(共102分)
四.完成下列各题(共22分)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3分)
译文:
⑵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3分)
译文:
(3)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3 分)
译文
18.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3分)
(1)满纸荒唐言, 。 ,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红楼梦》)
(2)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6)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7)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8) ,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其二)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9.苏轼《海棠》花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发情感时用了什么手法?(4分)



20.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是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2分)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 “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这半日雪珠儿了。”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去了。”宝玉笑道:“我多早晚儿说要去了?不过拿来预备着。
……
薛姨妈便令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李嬷嬷便上来道:“姨太太,酒倒罢了。”宝玉央道:“妈妈,我只喝一钟。”李嬷嬷道:“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那怕你吃一坛呢。想那日我眼错不见一会,不知是那一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儿,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的我挨了两日骂。姨太太不知道,他性子又可恶,吃了酒更弄性。有一日老太太高兴了,又尽着他吃,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吃,何苦我白赔在里面。”薛姨妈笑道:“老货,你只放心吃你的去。我也不许他吃多了。便是老太太问,有我呢。”一面令小丫鬟:“来,让你奶奶们去,也吃杯搪搪雪气。”那李嬷嬷听如此说,只得和众人去吃些酒水。这里宝玉又说:“不必温暖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
????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
……
?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心甜意洽之时,和宝黛姊妹说说笑笑的,那肯不吃。宝玉只得屈意央告:“好妈妈,我再吃两钟就不吃了。”李嬷嬷道:“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隄防问你的书!”
宝玉听了这话,便心中大不自在,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黛玉先忙的说:“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嬷嬷不知黛玉的意思,因说道:“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你这算了什么。”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薛姨妈一面又说:“别怕,别怕,我的儿!来这里没好的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唬的存在心里,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都有我呢。越发吃了晚饭去,便醉了,就跟着我睡罢。”因命:“再烫热酒来!姨妈陪你吃两杯,可就吃饭罢。”宝玉听了,方又鼓起兴来。?
(选自《红楼梦》第八回,有删节)
21.林黛玉到梨香院,一看到宝玉,就说:“我来得不巧!”其弦外之音是什么?试赏析。(4分)



22.薛姨妈、薛宝钗、李嬷嬷等人都反对宝玉喝(冷)酒,她们的理由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由此可见,三人劝宝玉的动机也是不同的,她们的动机各是什么呢?(6分)
薛姨妈的理由:
动机:
薛宝钗的理由:
动机:
李嬷嬷的理由:
动机:
23.“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一句中,此指代什么?林黛玉奚落他什么?宝玉没有“回复之词”,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6分,1+2+3)



24.在宝玉喝(冷)酒这一事中,林黛玉先没有像众人一样劝阻,而后又干脆极力怂恿,这前后分别表现出林黛玉什么性格来?(6分)



七、写作: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50分)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是一种感动,“江州司马青衫湿”也是一种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有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立意自定。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要有生活气息,要有真情实感。

2012-2013学年度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