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双减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双减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8 16:5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悲悯情怀。
D.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风雨不动/安如山 B.俄顷/风定/云/墨色
C.身上衣裳/口中食 D.牛困/人饥/日已/高
3.下列对诗歌《卖炭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系向牛头充炭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怒号(háo) 挂罥(juàn) 塘坳(ào) 俄顷(qǐng)
B.布衾(qīn) 丧(sàng)乱 见此屋(xiàn) 大庇(bì)
C.突兀(wù) 广厦(shà) 辗冰辙(niǎn) 两鬓(bīn)
D.口称敕(chì) 两骑(jì) 红绡(xiāo) 系牛头(xì)
二、填空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何所营   ②黄衣使者   
③驱将   ④系向牛头充炭直   
⑤长夜沾湿何由彻   ⑥俄顷风定云墨色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⑧归来倚杖自叹息   
7.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川,在   西郊浣花溪旁建了这座“茅屋”,后人把这里叫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是   。2·1·c·n·j·y
三、综合题
8.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加。
(1)【听音台】阅读材料,拟写新闻标题。
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致敬中收官。节目历经3个月,12期,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与观众共同分享了68名嘉宾的人生感悟,6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它用优美的文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继《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朗读者》节目再次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说话吧】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王波同学表现不佳,请你与他分享至少两种朗读技巧:
①   。
②   。
(3)【读书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母亲啊,天上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诗句出自   。
材料二:“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吧,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选段中他是   。www.21-cn-jy.com
(4)【写作间】依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是一种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夏天炎热的告别;   ;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四、诗歌鉴赏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1cnjy.com
(1)“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者飘转沉塘坳”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出了暴风对茅屋的   。21·cn·jy·com
(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21·世纪*教育网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   
10.拓展阅读
晴①
杜 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释】 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1.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 , 天上接行杯④。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释】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乾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②迥:渺远的样子。③下榻:指留宿处④行杯:传杯饮酒。⑤回:回荡,摆动。www-2-1-cnjy-com
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做简要分析。
答案部分
1.A
2.D
3.C
4.C
5.A
6.谋求、需求;指太监;助词,用于动词之后;同“值”,价钱;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停;遮盖、覆盖;倚靠2-1-c-n-j-y
7.成都;杜甫草堂;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8.(1)《朗读者》第一季收官
(2)要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要注重停顿,读出节奏
(3)《繁星·春水》(或《繁星》);祥子(或骆驼祥子)
(4)飘飞的雪花是对秋天萧瑟的告别;亭亭的荷叶是对春天落花的告别
9.(1)描写;破坏
(2)安史之乱这一背景下老百姓苦难的生活;抒发诗人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10.(1)[示例]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山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2)[示例]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之情。
11.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轻松愉快的心情。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