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七年级下册)
单元: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题: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教学分析
1.本课隶属于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但是明朝中后期政治上的僵化和腐朽,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致使明朝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兵入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古代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本课由三部分组成: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2.本课的内容要点是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洲入主中原。在认知方面,知道明朝政治的腐败与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在掌握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能够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识读《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流民图》(局部)、《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等图片资料,以及教材正文和补充内容,分析概括明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而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还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并最终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进步。
3.本课的三个子目内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从时间上看,三部分内容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层层深入。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后的清军大肆扫荡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史料、图片等,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分析方法,形成唯物史观。
2.通过提炼有关信息,概述李自成起义的经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一段历史,将历史发展带入到时间空间之中,形成时空观念。
3.通过合作探究,基于所掌握的材料,分析明朝灭亡的必然性,认识到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在危机和竞争中生存,获得历史的启示和经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2.难点:了解明朝灭亡前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知道明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17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严重危机。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图文展示:中国古代历史纪年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中国古代历史纪年表中指出明朝的位置,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明朝所处的时代范围。同时,结合纪年表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的特点:统一王朝、封建社会末期,自然而然的启发学生思考,一个曾经如此强大的帝国,为何会走向崩溃?从而进入到本课的学习。
2. 正课讲授。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结合《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和《流民图》(局部)分析明朝中后期的政治风气和社会状况,引导学生认识到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纵情享乐,疏于朝政;大臣们结党营私,勾心斗角。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削弱,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盘剥百姓,皇室、贵族、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农田。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和家园,成为流民。而明朝的统治者非但没有救济灾民,还不断的加派和催征赋税,导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起起义。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结合时间线,讲述李自成起义的经过。李自成的起义之所以能推翻明朝统治,除了起义军的英勇善战,还有赖于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本环节培养学生讲述历史的能力,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统治者只有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标出满洲兴起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李自成起义虽然推翻了明朝,但他自己最后也失去了民心,没能长久的统治北京城。清朝入关有其偶然性,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通过改革增强了满洲的国力,也对后人提供了一定的历史经验。
设计意图:正课讲授环节,学生活动都是基于学习任务展开,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在不同的主题中,依据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探究问题的设置难易搭配,具有梯度。
3. 课堂总结。
将本课的知识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复述本课要点。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小结,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也培养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课外探究作业
对比崇祯之死和查理一世之死,分别给两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中国的历史发展置于世界历史的洪流中,通过对比,了解到此时中国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为下一单元和八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图片格式)
PAGE(共10张PPT)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A
B
任务一:在中国古代历史纪年表中指出明朝。
延续了统一的局面
统一的时间较长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C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任务二:讨论概括《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反映了怎样的政治风气?《流民图》(局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两种现象之间有何关联?
不理政事,尽情享乐,四处游玩
好神仙
懒惰
奢侈浪费
在位30天
爱好木工
多疑惑
“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
——《明清史料》甲编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旱灾的情形
杨东明《饥民图说——饿殍满路》
杨东明《饥民图说——全家缢死》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陕西起义
进军____:
攻克____:
攻克____:
明朝灭亡:
原因:明朝政治腐败,统治黑暗;陕西天灾人祸不断
提出“___________”口号
1644年初,建立_______政权
1644年4月
崇祯帝自缢,结束了明朝276年的统治
中原
西安
北京
均田免赋
大顺
任务三:补充完整李自成起义的经过,并口述出来。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杀牛羊,
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616年
1635年
1636年
八旗制度
皇太极新政
任务四:梳理满洲(清朝)兴起的线索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
土地兼并严重
赋税苛重
陕北连年灾荒
社会动荡
李自成农民起义
1644年
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清军入关
李自成农民
起义失败
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任务六:请结合本课所学内容,依据一定的逻辑联系将以下知识点填入正确的框内。
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苛重,陕北连年灾荒
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1644年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清军入关
社会动荡
李自成农民起义
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崇祯皇帝自缢处(煤山,今景山)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