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件2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件2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8 13:12:34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统编人教版
一、盛世前的荒凉
河南:“满目榛荒,人丁稀少”
——《皇清奏议》
江南:“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①清朝建立之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
山东:“地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
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
——《清世祖实录》
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
——《明清史料》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想 一 想
一、盛世前的荒凉
面对清初的社会经济状况,清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复经济?
(请结合课本P96、学案进行思考)
措施:
①统治者鼓励重视农业

东皋一犁雨,布谷初催耕。 绿野暗春晓,乌犍苦肩赪。 我衔劝农字,杖策东郊行。 永怀历山下,往事关圣情
材料 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摘自《清世宗(雍正)实录》
二、盛世繁华
面对清初的社会经济状况,清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复经济?
云南布政使司发给
沙立目的开荒执照
二、盛世繁华
1.措施:
①统治者鼓励重视农业
②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执照上写明了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其坐落于打麦冲;四至范围:东到河、南到□(这个字漫漶不清)、西至树林、北至山脚,对这块地永远免收赋税。
二、盛世繁华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组别 内容 农 业 (1、2组) 手 工 业 (3、4组) 商 业 (5、6组) 人 口
(7、8组)
措 施
发展的表 现
影 响
启 示 伙伴们



二、盛世繁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表现:
年 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 493 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 837 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材料1:
材料2: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大力兴修水利,减少水旱灾害
——出自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
材料3:
材料4:
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粮食产量提高
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品种增加
二、盛世繁华
农业组
耕地面积的增加
水利工程的修建
粮食产量的提高
经济作物的扩大
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表现
分析农业恢复、发展的影响。
(对手工业和商业、对清朝前期经济、对社会)
原料
商品
商品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二、盛世繁华—手工业的发展
乾隆粉彩镂空瓷瓶
乾隆黄地青花穿花龙纹天球瓶
清紫色云龙杂宝纹妆花绸单蟒袍
(江宁织造博物馆藏)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手工业工场
手工业工场
集体劳作,分工合作。
生产目的:以售卖为主
工场特点:规模大人数多,出现雇佣关系
家庭手工业
生产目的:自用为主,
多余产品进行售卖。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记工受值。
二、盛世繁华—商业的发展
《前门街市图》(局部)
清《盛世滋生图》(局部)
①繁荣商业网的形成。
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及全国性市场
②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北京、苏州、盛泽镇、汉口
③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晋商、徽商)
二、盛世繁华—商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积极作用:劳动力增多,有利于经济发展;抵御外敌
二、盛世繁华—人口增长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十八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 8.26亩
雍正十二年 8.13亩
乾隆四十九年 2.51亩
①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突出
三、盛世危机
材料1
根据以下材料分析人口过快增长会带来哪些问题?
材料2 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的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第19课P100内容》
材料3 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沉淀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不得不起来抗争……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
——《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
②环境破坏,水土流失
③衍生社会问题与危机,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盛世危机
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所带来的问题,给当今中国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1.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2.保护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调整行业产业结构;
3.坚持教育强国,创造就业机会。
三、盛世危机——反思
伙伴们



人口增长
统治者重视农业
劳动力 促进
阻碍 持续发展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农业发展
商业发展
手工业发展
本课回顾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1840年
1662年
1723年
1736年
1796年
1821年
雍正
康熙
乾隆
康乾盛世
直到18世纪,当时正处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多民族国家统一大大巩固。如果只把它和汉、唐、元、明作纵向比较,而不进行世界的横向性比较,中国封建社会看起来仍具有活力,仍在继续发展,18世纪的中国确有值得称道的巨大成就。
——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世界

盛世辉煌还是落日余晖?
四、知识拓展
迟滞的帝国
中国
西方







康熙时代的中国,虽然许多病根已经长期隐伏,呈现于世界的却是盛世。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历史证明,选择的不同,命运也会不同!
我们从历史中走出来,展望今天……
谢谢观看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七年级上册)
单元: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题: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教学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 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标要求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材内容分为三个子目,即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个部分联系紧密。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础;同时它们又共同成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为清朝前期的兴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本课子目从社会动乱的结束到清朝前期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与繁荣,在农业与手工也发展的基础上又促进了商业繁荣发展。进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快速增长,出现了繁荣局面。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七年级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课有丰富的文字和图片史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提供大量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梳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及史料的补充学生了解清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和表现,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2.通过设疑讨论、分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4.通过对清朝盛世中隐藏的危机进行延伸和分析,结合今天的国家发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2. 难点:辩证的看待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出示图片和材料
河南:“满目榛荒,人丁稀少”——《皇清奏议》
江南:“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王象之《舆地纪胜卷》
山东:“地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清世祖实录》
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 ——《明清史料》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①清朝建立之初社会发展状况如何?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
设问:面对清初的社会经济状况,清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复经济?
(请结合课本P96、学案进行思考)
2. 正课讲授。
出示图片《耕织图》(局部)
材料1 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材料2 《云南布政使司发给沙立目的开荒执照》及古诗《耕》。
过渡:正是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农业,为后来的经济繁华奠定基础。那么盛世中的经济繁华有哪些表现呢?
二、盛世繁华
出示图片和材料(学案)
对学生进行分组(农业组、手工业组、商业组、人口组)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及学案上相关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总结经济发展的表现。
老师总结:
农业: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手工业发展
商业:商业繁荣
人口:人口增长
出示材料并设问: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呢?
过渡:从人口增长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在盛世的背后已然隐藏着危机。
三、盛世后的危机
出示材料:
直到18世纪,当时正处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多民族国家统一大大巩固。如果只把它和汉、唐、元、明作纵向比较,而不进行世界的横向性比较,中国封建社会看起来仍具有活力,仍在继续发展,18世纪的中国确有值得称道的巨大成就。
——戴逸《18世界的中国与世界》
康熙时代的中国,虽然许多病根已经长期隐伏,呈现于世界的却是盛世。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设问:此时的世界发生着什么变化呢?中国与西方有什么差距?此时清王朝到底是盛世辉煌还是落日余晖?
引申:历史证明,选择的不同,命运也会不同!我们从历史中走出来,展望今天……
3.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盛世前的荒凉、盛世繁华和盛世危机三个方面学习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从中国历史的纵向来看,康乾盛世确实具有活力。但从世界的横向比较,我们的盛世就黯然失色了。
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图片格式)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