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传统节日
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
当人类已经登上月球,发现月亮上没有嫦娥、没有广寒宫、没有桂花树,也没有玉兔,只是一个荒芜的空间,为什么我们还是要过中秋?
——民间文艺理论家 刘魁立
壹
—解
解读
一、中国节——解
考古研究发现,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原就有专门观天象、定历法、 治农事的机构,所以中国传统历书的名称就叫“黄历”。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尚书》
一、中国节——解
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节日
农业文明的产物
一、中国节——解
时间 特点 表现
先秦 萌芽 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民间鬼神信仰的基础上。
汉 基本定型 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成为全民或全国性的节日。
魏晋南北朝 交融 民族大迁徙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庆文化的融合。
唐宋 高峰 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养生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
明清 大发展 明代沿海经济大发展,一些以个体农户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冷淡,游乐性继续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的纵向发展
—结
联结
贰
二、中国节——结
民俗文化
敬神驱鬼
二、中国节——结
民俗文化
崇佛敬道
佛教 佛祖成道制粥舍众 腊八粥
道教 玉皇大帝 土地公
二、中国节——结
民俗文化
民间娱乐
舞龙
踩高跷
重阳打仗
二、中国节——结
民族交融
春节在少数民族中也极为流行,如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回族、东乡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傈族、佤族、拉枯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苗族、布依族、壮族、侗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瑶族、毛南族、京族、黎族、畬族都过春节。
汉族春节已与各民族习俗结合,每个民族又有自己的春节特点。
二、中国节——结
民族交融
二、中国节——结
中外交流
端午节:还在争甜咸?各国奇葩粽子申请出战!
粽子作为端午节庆食物之一,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不过最原始的粽子其实没有任何馅料,只是将黍米包进粽叶里保存。后来黍米发展成糯米,馅料也根据地域不同发展出了各种“门派”,甜党和咸党才由此引发了战争。
日本的茅卷
越南的方块粽
二、中国节——结
中外交流
春节—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
先秦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
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
唐宋元明,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
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49年后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
二、中国节——结
中外交流
观看视频:春节习俗聊一聊!
二、中国节——结
中外交流
二、中国节——结
中外交流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春节歌谣
分享一下:你的家乡习俗
二、中国节——结
中外交流
杰出
叁
—杰
三、中国节——杰
如何传承创新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民族文化的物化,民族精神的内化。
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习近平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
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三、中国节——杰
如何传承创新中国传统节日?
国家层面:
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与元旦、五一、国庆等一起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序列。
主要的中华传统节日,包括全部少数民族的主要节庆文化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4日,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成功,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业设计
个人层面:
端午—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
提示:
设计LOGO
古诗
传说
原创诗歌
原创漫画
谢谢观看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七年级下册)
单元: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题:第22课 活动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
1. 课程定位:
本课是一节关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课。这节活动课富于知识性、趣味性,同时本课还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价值观等方面阐释,集中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适应初中学生喜欢在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心理特点。
课程内容:
(1)知道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发展:有些节日是适应人类自身发展而出现的,有些节日是农业经济的产物,有些节日具有宗教信仰的色彩。许多传统节日可追溯远古时期,商周以后不少节日成为礼俗,变成国家祭奠仪式。秦汉时期,节日基本成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节日的文化内容不断充实。宋元以后,有的节日成为礼仪,娱乐性的活动。
(3)学习传统节日的分类:岁时文化,汉族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涉及领域包括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礼仪,天文气象,宗教,娱乐等。
(4)正确看待节日文化:中国的节日文化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了解传统节日,有利于认识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课程实施:
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来进行课堂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爱家人情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到学习之中。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
以113页的“活动任务”的“以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为题,突破教材内容,重构教材内容,以历史核心素养指导下确定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分析天文-历法-节日的关系。
时空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演变。
史料实证:不同类型的史料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历史解释:运用图片、史料、地图、文献资料等大量史料,引导学生探寻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演变以及新时代如何传承创新中国节。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00字以内)
教学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及演变
教学难点:如何传承创新中国传统节日
五、教学过程(1600字左右)
(一) 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部分节日,提问,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简单设问,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二)正课讲授
1.中国节——解【解读】
(1)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农业——天文——历法——节日(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设计意图:以图片和史料展示出,从农业起源,人们通过观测天象,有了对季节和节气的划分,再到出现节日,并为节日赋予不同的意义,总结出中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农业文明。
(2)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
运用表格的方式,和教师的讲述,总结中国传统节日的纵向发展,突破本课重点。
设计意图:表格能够清晰直观的展现出中国传统节日在历朝历代的发展和演变,有助于学生形成时空观念。
2.中国节——结【联结】
(中国传统节日的横向发展,丰富中国节的内涵。)
中国节与民俗文化的联结:
图片展示,中国传统节日中,关于敬神驱鬼、崇佛敬道、民间娱乐的相关习俗。
设计意图: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在今天,要么是省略简化,要么是习以为常,用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比较生动形象,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风俗背后的文化含义。
中国节与民族交融的联结:
以春节为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很多少数民族也庆祝春节,但也有各自的民族节日。
设计意图: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少数民族的节日和习俗也要介绍和了解,并传递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信仰的理念。
中国节与中外交流的联结:
今天东亚和东南亚的许多重要节庆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渊源关系,如端午节、春节。
①端午节:粽子大比拼
②春节: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
简单介绍春节的演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聊一聊春节习俗。
近年来,春节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节日,也是连接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共同精神纽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来进行课堂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爱家人情感。
3.中国节——杰【世界文化的杰出代表】
出示材料: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习近平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总结:
(1)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物化,民族精神的内化。
(2)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3)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传统节日?
国家层面:过有仪式感的节日,保护好传统节日。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与元旦、五一、国庆等一起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序列。主要的中华传统节日,包括全部少数民族的主要节庆文化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个人层面:过创意中国节,过有特色的中国节。
设计意图:本课作为活动课,在学生活动之后,要及时总结和引导到我们本节课的内容和主题上,此时回归到本课最初的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也能有所感悟,知道如何传承创新中国的传统节日。
4.作业设计:手绘端午书签
谈谈你的书签设计思路,如logo的选择,有何寓意,落实到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物化,民族精神的内化。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承接上述的总结部分,是学生从实践中得出理论,再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希望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
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图片格式)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解————结————杰
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
民俗文化(清明节)
民族交融(端午节)
中外交流(春节)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