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物中考分类汇总专题四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生物中考分类汇总专题四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2-03 20:1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四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
考点1 种子的结构
1.(2012·福州)菜豆种子的子叶数量是
A l片 B 2片 C 3片 D 4片
1、B 菜豆是双子叶植物,其种子中的子叶数量为2片。
2. (2012·重庆涪陵)制作面包的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种子结构中的:
A.胚 B.胚芽 C.胚乳 D.子叶
2、C 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面粉就是主要由胚乳加工而成的。
3.(2012·江苏盐城)“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是描述花生的谜语。其中“白胖子”是指
A.果皮 B.种皮 C.种子 D.胚
3、D 麻屋子、红帐子和白胖子分别描述的是花生的果皮、种皮和胚。
4.(2012·浙江杭州)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右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
A.来自空气 B.来自土壤
C.来自种子 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
4、C 种子萌发初期指的是种子的胚发育出根、芽的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种子自身子叶或者胚乳中,待长出第一片绿叶后,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机物开始来自光合作用。
考点2 种子的萌发
1. (2012?山东菏泽)某同学为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设计如下探究方案:将两份等量的大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培养皿中,均置于30°C和水分适量、空气充足的环境下,一个给予光照,另一个放在黑暗中。10天后,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子无生命B.环境温度太高 C.光照不适宜D.实验时间太短
1、A 种子萌发的条件有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需要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需要的内部条件是种子必须是完整的、活的、有生命力的。实验中外部条件都具备,种子不能萌发,可能是种子死亡了。
2.(2012·山东潍坊)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及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依次是
A.子叶 胚芽 B.子叶 胚根 C.胚乳 胚根 D.胚乳 胚芽
2、C 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内,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3.(2012·福州)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下列几类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能萌发的是
A煮熟的种子 B.被虫咬掉胚的种子
C正处于休眠期的种千 D保存完好的种子
3、D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必须是完整的、活的,并且不处于休眠期。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力了,被虫咬掉胚的种子不完整,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不能萌发,这些种子都不能萌发。
4. (2012·湖北黄冈)根据图①一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 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 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
D.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
4、C 吸气过程中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a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能够满足植物呼吸作用的需要,所以,植物不用从外界吸收氧气即可生活,植物是从a点以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菜豆种子萌发时,还没有长出叶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全部来自种子子叶中的物质分解供给,这时,种子中的有机物会因呼吸作用消耗而减少,当种子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后,植物体中的有机物才增多。
10.(2012·广东东莞)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
培养皿(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0%
0
90%
0
(1)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 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 构成对照实验。
(3)培养皿放入一定数量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
(4)甲与丙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
(5)若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 组,幼苗是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
答案:(1)3(2)甲丙(3)减少误差(4)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5)甲、胚
解析:根据表中设置条件的不同,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3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和乙(水分不同)、甲和丁(温度不同)、甲和丙(光线不同)。实验中如果设置1粒种子,具有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甲和丙都具备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一般外界条件,如果仍然不能萌发,则可能是种子萌发内部条件不具备,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内部条件有:种子必须是完整的、活的,不处于休眠期。幼苗已经长出了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必需有光照,所以,甲组条件是比较适合的。幼苗的茎和叶是由胚的胚芽发育来的,根是由胚根发育来的,连接茎和根的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所以,幼苗是由胚发育来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11.(2012·湖南湘潭)某组同学以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的条
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温度(℃)
湿 度
空气
种子数(粒)
发芽率(%)
A
26
潮 湿
充足
50
96
B
5
潮 湿
充足
50
2
C
26
干 燥
充足
5
0
D
——
(1)请你指出该组同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改 。
(2)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 组
进行对照实验。
(3)用A、B两组作对照时,所探究的问题是 。
(4)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增设一组实验D,请完善这组实验:

(5)在适宜的条件下,A组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
11.答案:(1)C装置只有5粒种子,容易产生偶然性;也应该为50粒种子??
(2)A和C (3)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6℃、潮湿、无空气、50粒种子(四个内容少写一项不计分)
(5)种子胚被破坏、胚已死亡、种子正在休眠期(答对一个即计分)
解析:(1)探究性实验应该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只由一个变量,除了这一个变量之外,其它量要都相同,所以,C装置也应该为50粒种子,如果用5粒种子,数量太少,容易产生偶然性。(2)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变量为水分的多少,所以,应选A和C。(3)用A、B两组作对照时,变量为温度,所以,该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4)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实验变量为空气的有无,除没有空气外,其它条件应和对照组A相同。(5)A组具备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如果种子没有萌发,则可能是种子自身有问题,如种子胚被破坏、胚已死亡、种子正在休眠期等。
考点3 根的结构与功能
1. (2012?山东烟台)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种农作物的根(如右图),你认为这种作物是
A.小麦B.玉米C.大豆D.高粱
1.C 小麦、玉米、高梁是单子叶植物,其根系是须根系,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其根系是直根系,图中展示的根由主根和侧根组成,属于直根系。
2. (2012·山东潍坊)右图表示以玉米的幼根为实验材料,设计的探究实验:将幼根成熟区以上部分标记为a区(2cm),成熟区标记为b区(lcm),成熟区以下部分标记为c区(0.5cm),一天后测得该幼根增长了约3cm,此时a、b、c三区的长度依次约为
A. 5cm, lcm, 0.5.cm
B. 2cm, 4cm, 0.5cm
C. 2cm, 1cm, 3.5cm
D. 3cm, 2cm, l.5cm
2、A 根尖由尖端向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分生区能分裂增生使细胞数目增多,从而使根伸长,伸长区能使细胞伸长,从而使根伸长,根生长过程中,分生区随着细胞的分裂、生长,逐渐演变为伸长区和成熟区,所以,成熟区以上部分逐渐变长,而根尖的各个部分长度基本不变,所以,一天后幼根的长度为A。
3.(2012·福州)植物体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分别是
A根毛、导管 B导管、根毛 C根毛、根毛 D导管、导管
3、A 植物体靠根部的根毛吸水,靠茎内的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4.(2012·江苏盐城)“滩涂能种菜,海水能灌溉。”这是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曼托夫勒的预言,如今在盐城沿海滩涂上已逐渐变成现实。盐碱地上的植物能强烈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根毛细胞吸胀作用大 B.根毛细胞液浓度大
C.根毛细胞呼吸旺盛 D.叶肉细胞蒸腾作用强
4、B 植物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水分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的溶液,而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很高,所以,能从盐碱地上的土壤中吸收水分生长的植物,其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必须很高。
考点4 芽的结构与发育
1.(2012?山东烟台)6.取一段带叶的冬青枝条,将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切开枝条发现变红的部位是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1.C 在茎的结构中,能运输水分的结构是导管,导管位于木质部,因此切开枝条发现变红的部位是木质部。
2.(2012?山东泰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所说的“绿丝绦”是下列哪一结构直接发育成的( )
A.种子 B.芽 C.叶 D.花
2. B 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绿丝绦”是植物的茎和叶。
3.(2012?山东泰安)岱庙里的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3. D 树干是植物的茎,茎内坚硬的部分是木质部,烂掉的“树心”是木质部的一部分。
7.(2012·湖北恩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一一观
光农业的形式。山区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发展生态农业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可以在荒
山上种植各种果树和茶叶,培育园林绿化树种、花卉、盆景,还可以在房前屋后、塑料大棚
中种植各种瓜果、蔬菜。不施用农药和化肥,适当增施有机肥,可种出无毒无害的农产
品。每当春暖花开之时、或是硕果累累的秋天,游人如织,游玩采摘尽兴之后,还有无公
害绿色食品享用,深受都市人青睐。
(1)步人生态园区,会被塑料大棚中的反季节蔬菜所吸引。清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的角度考虑,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提高了蔬菜 作用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蔬菜的 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想感受清新的空气,请到生态园区来。这里有最大的“空气净化器”一一绿色植物,
能很好的维持生物圈中的
(3)来到盆景花卉区,你会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一位游客忍不住在桅子树上剪下一段带
叶的枝条,先将其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再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照晒至叶脉微红,最后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只有 被染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来运输的。由此他联想到植物在开花结果期间需水量增大,吸收作用加强,此时所吸收的水分将主要用于植物的 作用。
(4)据了解,该生态园内的树木、花卉、盆景只能适度出售并及时补种,以防原有生态系统的 被破坏。
7.答案: (1)保温 光合呼吸 (2)碳一氧平衡 (3)木质部 导管(或木质部中的导管,只填“木质部”不得分) 蒸腾 (4)稳定性
解析:(1)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保温,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温度可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绿色植物能很好的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3)将带叶的枝条插入红墨水中,观察到茎的木质部变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来进行蒸腾作用。(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过量出售苗木,如果不及时补种,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5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2012·山东潍坊)含钾无机盐能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若对下列植物施肥,应适当增加含钾无机盐的是
A.诸城板栗B.青州蜜桃C.寿光水果黄瓜D.潍县萝卜
1、A 含钾的无机盐的作用是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板栗内含有大量的淀粉,所以,需要钾相对较多。
2.(2012·山东济宁)2014年山东省运动会将在我市举办,为当好东道主,园林工人正美化、绿化山东济宁城,右图所示正在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
2.B 植物体是靠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植物茎中的木质部里,所以四个选项中正确的应该是B。
3、(2012·广东东莞)关于植物吸收、运输和利用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
B.茎内运输水分主要靠导管来完成
C.蒸腾作用失水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3、D 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4.(2012·安徽巢湖)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A. 输导组织 B. 营养组织 C. 分生组织 D. 保护组织
4、A 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后,枝条吸收的红墨水经过枝条内的输导组织——导管输送到植物的枝和叶。
7.(2012?山东聊城)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图一所示),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图二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变红的结构是_________,图二中变红的结构是[ ]_________。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_________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图二中的[3]是_________,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_________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形成[ ]_________。
(3)该实验中,将带叶的茎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让叶片上的气孔_________,以利于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植物的_________作用,缩短实验时间。
7.答案:(1)叶脉(或叶片)、[2]导管(或[5]木质部) 导管(2)形成层、分生、[4]韧皮部。
(3)张开、蒸腾
解析:(1)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茎木质部内的导管能把茎吸收的红墨水由下向上运输到叶中,再由叶脉中的导管运到叶的其它部分。(2)图二中的形成层能分裂产生大量的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属于分生组织。(3)气孔是气孔进出叶片的“门户”,也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窗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