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
下页
上页
第五单元戏剧舞台
17屈原(节选)
知识点①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
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知识点②背景链接
此剧本写于1942年,正
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
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
府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
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
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
原》,以“借古讽今,古为今
用”的手法,批判国民党反动
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
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
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
知识点③主题解说
屈原呼唤与歌颂风、雷
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
了屈原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
怒和摧毁黑暗的期望,也表
达了屈原对光明未来的热烈
追求。
知识点④疑难探究
分析作者笔下屈原的
形象
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
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
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
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
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
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
形象
字帖临摹
哗众十取十宠
四基础积累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伫立(chu)
睥睨(ni)
犀利(x)
炫目(xuan
B.迸射(beng)稽首(j
忏悔(chdn)
木梗(geng)
C.鞭挞(da)
罪孽(nie)
污秽(hui)
驰骋( cheng)
D.踌躇(chou)雷霆(ting)咆哮(pao)
商於(yu
【解析】A.伫立(zhu);B.稽首(q);C.鞭挞(t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斗争,起到
了借古讽今的作用
B.翠湖公园花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拖泥带水,纷纷前来领略昆明秀
美的湖光山色。
C.班会课上,他哗众取宠,出众的口才令大家十分佩服
D.剧本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解析〗B.“拖泥带水”是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C.“哗众取
宠”指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D.“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
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均与语境不符。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戏剧的情节和小说的情节是一致的,都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B.中国戏曲角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等几种类型,“生”是男性角色,
“旦”是女性角色
C.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
说明组成。其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岀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
说明性的文字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
请赐教”,他人送已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解析】A.戏剧情节是由一个个场面连贯而成的,情节随着场面的次第转移
而不断发展。
凹综合运用
4.下面是微信朋友圈中好友关于端午节的留言,请你也仿写一句
甲:艾叶清香扑鼻来
乙:粽子香甜惹人爱
丙:龙舟激越江上赛
丁:示例:香包玲珑腰间戴
5.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在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到,
我国现在戏曲剧种仅267个,比新中国成立时减少百余个,而现存的戏曲居
种仅一半有业余演出,60多个现有剧种没有音像资料保存,许多地方剧种正
在走向消失。他还指出,中国戏曲艺术遗产的保护,应该成为中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受
到保护的戏曲剧种已达92个
示例:中国戏曲剧种锐减,急需加大力度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