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习题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8 13:5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
下页
上页
诗句默写
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最能表达主旨的
句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表达对和平安宁
生活的回味和怀念的句子是: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有力地展示了
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的句子是:被白发
欺人奈何
4.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中点明主
旨的句子是:古今幽恨几时平!
二、阅读理解
(一)定风波
苏轼
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
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
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5.上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
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
6.词人对于在雨中漫步是怎样看待的 由此可以看
出他怎样的心态
词人认为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在雨中漫步比骑马
还要轻快,这风雨并不可怕。由此可以看出他泰然
自若、悠闲自得的心态
7.“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照应小
序中哪一句
已而遂睛。
8.词的未尾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兩
也无晴。”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独特感悟 表现
了词人怎样的性格
词人的独特感悟是: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又
何尝不是如此!一切政治风雨都会过去,经历了狂
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表现岀
词人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及其超脱的人生观。
(二)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匕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
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
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9请分析这首词的写作思路
上片以“忆”字领起,点明题中的“忆洛中旧游”之
意,回忆当年豪饮欢乐的生活画面;下片折回现实
叙“夜登小阁”的所见所闻,抒发二十多年世事沧桑
之感
10.试分析下片中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片“二十余年”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及自
身沧桑变化的感慨;“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两
句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洞察世事、淡看烟云
的旷达之情。
(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
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
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1.词人在这首词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了
奇妙的想象。请作简要分析
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词中展开了
奇妙的想象:以金波四射的转轮比月之圆,以重新
饜光的飞镜喻月之新,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
求教如何对付白发的欺侮,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
里长空,俯瞰大好河山,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
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1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直下看山河”“斫
去桂婆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词人感叹“白发欺人”,是抒发壮志未酬的忧伤;
“直下看山河”表达了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斫去桂
婆娑”寓有铲除一切黑暗势力的宏愿。
(四)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
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
幽恨几时平
1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句“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吹断马嘶声”,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
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了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的
场景,更写出了人被隔绝在荒凉之地的感觉
14.这是一首边塞词,这首词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词作通过刻画“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边塞
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凄
凉中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古今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