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了解物候的有关知识,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圈点勾画法”,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并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3、通过本文的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内容要点,理清说明顺序,学生能够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体会“说明事物要有条理,有主次,有详略”的特点。
2.掌握本文说明方法及作用。品味鉴赏本文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增强语言感悟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法、圈点勾画批注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提两点希望可以吗?
生:可以。
师:第一点,希望同学们注意力集中;第二点,希望同学们勇于展示自己,积极回答问题。能做到吗?
师:好,上课。先来看几幅图片,他们都揭示了一种将要发生的自然现象,有谁知道是什么?(屏显图片。)
生1:要下雨了。
师:你通过什么判断的?
生1:第一幅燕子飞得很低,这预示着要下雨了;第二幅小鱼跃出水面透气,这也是要下雨的表现;第三幅蚂蚁搬家,也是一样,这些现象都预示要下雨了。
师:非常好,大雨来临之前,燕子、小鱼、蚂蚁的种种表现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现在,我们就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去学习探究《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作者。)
二、着眼全篇,感知内容
师: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想想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默读课文时我们要注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
(生默读课文。)
师:读完了,想想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生2:“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师: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生3:这就好像大自然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师:好,还有吗?
生4:“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这些都表明秋天来了。
生5:“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古代的劳动人民把这些自然现象称作是物候。《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既然文章要介绍的是物候知识,为什么不以“物候”或“物候学”为题,而要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
生1:作者把物候知识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更能吸引读者,引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师:你说得真好,作者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用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向我们介绍物候和物候知识。那么这篇说明文都介绍了哪些有关物候的知识呢?请结合课后第一题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作适当的批注,完成问题。
(生跳读课文,作批注。)
师:小组交流一下刚才学习的成果。
(生小组交流。)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下这几个问题。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生1:“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像前面说的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师:这位同学发现了表述当中的问题,但是还没有说清楚。像前面说的这些自然现象,是什么现象,应该具体举出两个例子,这样就更明白了。谁能再说说?
生3:像“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表述吗?
生4:像“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生5: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师:很好,那什么是物候学呢?
生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生2:我觉得应该说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的。
师:你打算怎样概括呢?
生2:“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师:大家同意哪一种概括
生(众):第二个。
师:我也认为第二个同学说得有道理,那我们就按第二种方法概括吧!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那么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生1:“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师:你找得非常准确,有什么方法吗?
生1:因为这一段的开头一句就是“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后面又写着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师:很好,抓住了关键的句子,这样解决问题既便捷又准确。来,看看第三个问题,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生2:“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师:这些内容分布在不同的段落,你是怎么一下子找到的?
生2:因为文章第6段,总的就提出“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之后各个段落的第一句就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师:真是有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呀!希望大家平时读书时,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培养抓关键词句的能力。那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呢?
生3:文章倒数第2段都是。
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这说明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领悟能力很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归功于作者,是他有条有理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来看第二项学习任务。
重点研读,理清结构
整篇文章表现出严密的结构层次和严谨的说明顺序。下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可以从文章整体到局部到细节进行多层次的分析。
师预设小组探究交流的内容:
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四、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1、这四部分的内容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展开的?
(明确:先提出说明现象,再说明内在的本质原因和意义,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第一段按“春、夏、秋、冬”的时序进行描述与说明。第二段中举例的时序性极强: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第三段按从古代到近代的顺序说明了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条理、顺序都很清楚。
3、重点研读课文的第6~10段,完成研讨的话题。话题:试根据课文内容阐释这一部分的结构与顺序都非常有条理,十分讲究说明顺序。
(同学们自读课文,展开讨论,形成看法,师生对话。)
师生研讨的内容可能有以下几点:第6段是一个设问句,其实就是“总说”。“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由主到次地表现了“分说”。这一部分呈“总分”结构,条理十分清晰。
本文重点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表现了这一部分明晰的层次与顺序。
“首先”一段,说的是北寒南热的普遍现象,所以放在第一位。“第二”一段,说的是同纬度沿海和内陆地区物候现象差异,范围小多了,所以次之。“第三”一段,说的是山区、同一个地点物候现象的高下差异,范围更小,因此再次之。“此外”一段,说的是要经过长久的时间之后才能观察到物候现象的差异,于是放在最后。所以,这一部分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逻辑顺序非常严密,条理非常清楚。
三、细处品析,体味语言
作者有条有理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在语言方面也独具匠心。本文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1:准确。
师:从哪些语句上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点勾画你找到的信息,有了自己的观点后,请在组内交流。
(生阅读思考,并勾画自己的所得。师巡回指导。)
师:通过同学们的合作学习,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发现的句子。
生2:文中用了很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第7自然段“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20天”、“10天”,用具体的天数表达得很准确。
师:是的,运用具体的数字可以让说明变得准确,所以同学们以后写说明文的时候,比如你要介绍一下这张课桌,你就可以列数字,课桌长、宽、高是多少厘米(教师边说边比划),这样写出来就准确了。所以列数字是使说明准确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还有吗?
生3:还有第5自然段“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这里也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法。
师:列数字的说明法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那我们看看里面具体的数字。刚才的“20天”、“10天”,就是具体的数,而你说的“十天左右”、“五六天”并不具体呀。
生3:这里说“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这么多花差的天数不能都一样,所以说十天左右,这样表达才会更准确。
师:是的,这些数字看似不准确,其实这样才是最准确的,这就是说在对这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讲话要留有余地,比如说文中第8段中“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度”,能不能把“约”字去掉?
生4:不能。因为没有进行过准确的测量,只好估计,这样更准确。
师:同学们领会得很快呀!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两种表现形式:精确的语言和模糊的语言。本文的语言除了准确性,还有什么特点?
生5:很生动,题目不说“物候”或“物候学”而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
师:是的,生动也是本文语言的特点之一。下面就请同学们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默读,静静地思考,把你想到的及时写到课本中去,做好批注。我们在分析语言时角度很多,可以从运用词语的角度,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等。(生读书思考。)
师:哪位同学想和大家交流你的思考成果?
生1:第1段中的“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很生动,它用拟人方法,写得很生动形象。
生2:“燕子翩然归来”写出了燕子的轻快敏捷。
生3:“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生4:“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为过冬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师:从刚才几名同学们的展示中,我们看到了,语言生动的文章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另一个是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请同学们寻找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
生5:“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人的感情。
师:文章除了运用两字词语外,还运用了一些成语,比如“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等,请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积累。下面请同学们齐读1-2自然段,让我们在优美的语言中品味美妙的物候世界。(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师:我们说一篇科普文是给人知识的,所以它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即便是生动的说明,也要做到这一点。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学以致用,走进生活
竺可桢就是这样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作为我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他的物候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并端正写上“局报”两字。除了这些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劳动人民也是最好的研究者,他们不仅仅从书本上找经验,更从生活中总结经验,积累了很多谚语。
1、你知道哪些有关物候的谚语?能不能说说这些谚语传递的物候现象?
生1:鱼跳水,有雨来。
生2: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生3: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生4:麻雀囤食要落雪。
生5: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师:刚才几位同学回答的谚语中,物候现象显而易见,这给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的,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8页,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
师:你能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吗?(生思考。)
师: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1:人间到了四月的时候,各种花都开尽了,山上寺院的桃花刚刚盛开,经常怨恨春天回去了,不知不觉走到了这个地方。
师:前两句解释得很好,后面两句理解的角度不对。“恨”在文言当中不是怨恨的意思,而是伤感的意思。这首诗写的是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生恍然大悟。)
师:你能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吗?
生1: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师:你还能举例说明影响物候的四个差异吗?
生1:青藏高原山上白雪皑皑,山下青草依依,这也说明高下的差异。
生2:新疆,冬天比内地冷,夏天比内地热。这是由于经度的差异。
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也能找出科学的依据。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一个疑惑,你能把它解决一下吗?(屏显。)
玉兰和红杏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生纷纷举手。)
生3: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北京比广州的纬度高,所以春天来得晚,玉兰花开的也就晚。
师:你说得真好。看来通过大自然的语言,我们了解了这些物候现象,并且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小试牛刀: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以“春、夏、秋、冬”为序,写一首小诗。教师举例:
大自然的语言
燕语呢喃
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金蝉高声鸣叫
告诉人们夏天到了
菊花露出了笑脸
那是金色的秋天
雪花纷纷扬扬
寒冬已经来到了人间
同学们写作,课堂交流,教师评点。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总结总结。
师:今天我们做到了解了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品味了说明文的语言并掌握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知识,最后能做到把我们学到的物候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专心研究,也许你就会成为未来的科学家。感谢同学们的合作!下课。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大自然吧!热爱生活,发现大自然的美吧,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现象 本质
逻辑顺序
主要 次要
物候
语言 准确生动
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等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学习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而“大自然的语言”是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2.走进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3.相关资料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簌簌( ) 匿迹( ) 农谚( ) 翩然( )
(2)yùn( )育 méng( )发 róng( )化 海táng( )
2.解释词语:
①翩然: ②孕育:
③销声匿迹: ④载途:
3.给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果实的时期。
(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________的物候知识。
(3)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_______避免。
(4)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________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5)物候学________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
A.养育 丰盈 可以 要求 记录
B.培育 丰厚 可能 适宜 记载
C.生长 许多 能够 影响 记载
D.孕育 丰富 可能 适应 记录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
(2)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3)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问题探究】
5.速读课文,然后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6.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文章首先介绍________,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________,接着说明________,最后说明________。
(2)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________顺序,________顺序,________顺序。
本文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________,为什么?
(3)精读课文6~10段,思考后讨论: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7.本文运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仔细阅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说说它们的作用。
8.比较阅读,将1、2两段与下面的文字作比较,体会说明的生动性。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具体说说1、2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提示: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主题阅读】
北极昆虫的绝技
①在北极地区,由于环境严酷,气候恶劣,昆虫的种类要少得多,总共也不过几千种,主要有苍蝇,蚊子,螨,蠓,蜘蛛等。其中,苍蝇和蚊子的数量最多,占昆虫总数的60%—70%。
②大的动物和鸟类,可以靠身上的长绒毛抵御严寒,但昆虫却永远只能赤身裸体。那么,它们怎样才能度过北极严酷的冬季呢?实际上,绝大多数昆虫,在一年当中大约有9个月的时间身体都处在冷冻状态,它们生存于土壤,泥巴或沼泽里,和周围物质冻在一起。我们知道,冰是一种晶体,但是,如果昆虫的身体结晶的话,就有可能扭断它的脉管从而破坏其肌体。为了防止这一点,北极的昆虫们演化出了一种绝技,就是它们能够自动地将其细胞中的水分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有效地避免结晶。还有北极的牛蝇,是一种极可怕的寄生昆虫,它将卵下在驯鹿的绒毛里,孵化出来之后即钻进驯鹿体内,顺着血管周游全身,长大之后又回到驯鹿的脊梁骨附近,穴没而居,而且开了一个天窗,以便呼吸新鲜空气,直到长成之后钻出驯鹿体外,进行新的一轮繁衍生殖。按理说,小驯鹿细嫩鲜美,又无防御能力,是最好的美食佳肴,但牛蝇却从不攻击它们。因为如果牛蝇在小驯鹿身上产卵繁殖,虽然要容易得多,但却有可能导致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种,到那时,牛蝇本身也就难以生存下去了。小小的牛蝇,竟早在人类数十万年之前就懂得如此深奥的道理,不得不引起人类去深思。不仅如此,牛蝇在每群驯鹿中下卵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它们使受卵驯鹿的头数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也尽量避免在一头驯鹿身上下卵过多。如果在一群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驯鹿群的灭绝。而如果在同一头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其死亡,或者由于体弱而被天敌吃掉。这样,它们的后代也就会随之同归于尽了。
③生活在北极的昆虫,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特殊的困难。毕竟北极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昆虫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探测器,能在相当远的距离,准确无误地遥感到人和动物身上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顺藤摸瓜,群起而攻之。而人类所用的红外线探测器,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不仅庞大笨重,而且所显示出的图像还模模糊糊。若与小小的蚊子相比,人类落后了不知有多少个世纪。至于那些蛾子和蝴蝶们,是怎样相距遥遥就能谈情说爱,就更使生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了。
④在北极的陆地上进行野外工作,最可怕的东西是黑蝇。它们有非常灵敏的嗅觉,老远就能闻到人的气味,便立刻成群结队地飞来,“嗡嗡”叫着,轰炸机似的,使人心惊肉跳。因为即使你穿再厚的衣服也没有用,它们那钢针一般的嘴,连脚上的老皮也能叮透,然后深深地扎进你的肉里,吸食你的血液。与此同时,还吐出一种毒液。被叮咬之处,凸起一个大泡,肿胀疼痛,甚至溃烂,那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⑤在北极,昆虫的世界就是这样奇妙。
10.(1)生活在北极的大多数昆虫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第②段中“如此深奥的道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点对人类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介绍的北极昆虫的绝技中,我们可以得出一条什么自然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sù nì yàn piān
(2)孕 萌 融 棠
2.(1)载(zǎi)记载 (zài)装载
(2)翘(qiáo)翘望 (qiào)翘尾巴
3.①动作轻快的样子。②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③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④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4.D
5.(1)拟人
(2)比喻
(3)拟人
6.(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7.(1)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因为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8.(1)有的从说明事理的需要来举例,如为了说明物候现象而举出的丰富多彩的四季变换情况;
(2)有的例子有明确的针对性,如为了说明物候的作用(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作者举出北京地区在1962年因没有注意到山桃、杏花花期推迟而使农业受到损害的例子。
(3)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举了两个例子。为什么这一处举两个例子呢?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只举一个,具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4)“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5)“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出内陆要迟若干天。
作者运用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把不容易说清楚的道理说得明白。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
(2)“苏醒”一词,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10.(1)北极严寒;昆虫找不到自己进攻的对象(或昆虫找不到赖以生存的食物)。(2)它们自动降低细胞中的水分,避免结晶;用红外线探测器或用敏锐的嗅觉来寻找食物的来源(或寻找进攻的对象)。
11.(1)牛蝇不在小驯鹿身上产卵繁殖,是因为这样做可能导致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种,到那时牛蝇本身也难以生存下去。
(2)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12.举例子。举牛蝇的例子说明昆虫如何抵御北极的寒冷;举蚊子的例子说明北极昆虫如何寻找进攻的对象。
13.适者生存(或:只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就能生存下去。或: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练就适应变化的绝技,才能生存下去)。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