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5.2.1 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同步课件(25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5.2.1 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同步课件(25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8 18:0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课时1 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 必修二
新知导入
俗话说:“雷雨发庄稼”。人们也发现,在常受雷电打击的高压线附近的土壤中氮肥较多,作物生长较好。有人估计,每年因雷电制成、并落到地面的氮素高达4亿吨。
新知讲解
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气
(1)氮元素的存在
最外层有5个电子,不易失去5个电子,也不易得到3个电子,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新知讲解
自然界中,氮元素主要以氮气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新知讲解
(2)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稍低与空气,难溶于水,熔、沸点低。
思考:实验室如何收集氮气?
新知讲解
(2)氮气的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是,如果在: 高温、高压、催化剂或者放电等条件下,可以和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请同学们尝试写出“雷雨发庄稼”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新知讲解
N2 + 3H2 —— 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氮气还能够与镁、氧气等物质在高温、放电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
N2+O2 2NO
放电或
高温
=
N2+3Mg Mg3N2
点燃
=
像这样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新知讲解
2.氮的固定
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新知讲解
3.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新知讲解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水溶性 密度
NO 无色 无味 气体 不溶于水 比空气略大
NO2 红棕色 刺激性 气体 易溶于水 比空气大
新知讲解
2.化学性质
【实验5-5】
在一支50mL的注射器中充入20mLNO,然后吸入5mL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观察现象。
现象:无明显现象
新知讲解
打开弹簧夹,快速吸入10mL空气后夹上弹簧夹,观察现象。
振荡注射器,观察现象。
现象:无色气体变红棕色
现象:红棕色气体变无色
结论:NO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写出以上实验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工业制硝酸
新知讲解
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
新知讲解
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
新知讲解
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
新知讲解
三、酸雨及防治
煤、石油和某些金属矿物中都含有硫,在燃烧或冶炼时往往会生成二氧化硫。
在机动车发动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条件会使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
新知讲解
1.酸雨的形成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其pH约为5.6,而酸雨的pH小于5.6。
新知讲解
2.酸雨的危害
1、对人体直接危害,首先是它的刺激性,其次是它会形成硫酸雾,其毒性比SO2大,能浸入人的肺部,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生长;
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渗入地下,可引起地下水酸化,酸化后的地下水中铝、铜、锌、镉等对人体有害金属元素的含量会偏高。
新知讲解
改善燃料种类,积极开发新能源;
对煤(其中含硫为0.3%-5%)进行脱S处理,如选洗加工、综合开发、;
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对排放的烟进行固S处理以回收SO2;
种植能够吸收SO2的有关树木(如臭椿、垂柳、柳杉)等;
3.酸雨的防治
课堂练习
1. 下列对NO、NO2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不是酸性氧化物
B.NO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不能由N2和O2直接化合而得到
C.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D.NO、NO2都有毒,且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B
2. 在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中,被氧化的氮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氮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
A、1:3 B、2:3
C、1:2 D、2:1
B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